通过校刊打造研究氛围

2019-03-24 04:25李银环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校刊培智刊物

教育走进了新时代,教师这个所谓“教书匠”的要求也就有了更高的标准,也许“育人师”更符合这个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与称呼。“育人师”,不仅要会教书、教好书,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教,怎样教的更好,在不断创新中 “给生以渔”、“给生以仁”。因此“新时代”需要我们老师要不断的学习再学习,研究再研究。而这样的育人师不是需要一个、一批,而是整个教师团队,只有这样才可能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一个学习型研究团队的打造成为学校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要打造这样的团队,不仅需要教育、学习、带头、号召、制度等,更需要一种氛围,一种自觉的力量。《通州特教》这个诞生在新时代的培智校刊就成为了创造这种氛围、产生这种力量的一个重要载体。

一、人人能“发言”——创建研究的“气场”

《通州特教》校刊创建于2013年,一学期一刊,主要面对对象就是培智学校的教师。该刊物由“李银环劳模创新工作室”主创,成员主要是各学科骨干,也是学校科研的中坚力量。其创刊宗旨就是“实现培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残障学生,更好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显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为发挥校刊平台作用,我们对校刊的板块进行了细致划分,主要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教师随笔。展现老师们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想体会。第二板块:图片新闻。展现一学期以来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和相关成果。第三板块:教育教学。这也是校刊的主体部分,又分为:特教管理、班队教育、教学研究、康复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融合教育等内容,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增加“活动采摘”等栏目。

可以說,《校刊》内容几乎囊括了学校方方面面工作,并且学校通过学校网站随时向老师们征集各个板块的内容,让所有老师都有在刊上“发言”的渠道和机会。

我们校刊的负责人就说过这样的话:“校刊,就是咱们通州培智生活的一种忠实记录。”“每期校刊,串起来就是一部学校改革发展的历史。”“每位老师都能在校刊中找到自己,并看到自己在一期期中成长!”“这些专属我们的记忆都凝聚成了手上那一本本精美的报刊上,它承载了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值得我们去珍藏。”

总之,这样一个人人能发言的版块设计,为每一个老师创造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一个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同时校刊由此也成为学校凝聚各方思想、观点、与实践经验的吸铁石、小宝库。

二、人人发“好言”——确定研究的“立场”

发“好言”,就是保证“发言”的质量。“李银环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刊物的负责团队,成员都根据自己实际工作进行了栏目分工,对征集的稿件进行认真、细致的挑拣、修改、完善,适时和相关作者进行沟通,保证在内容和文字上的质量,尤其是把老师当中有创新的想法和做法展现出来,不限多也不嫌少,不限长也不嫌短,在“发言”的基础上保证发“好言”。

为促进发“好言”,学校把老师们参加区级以上的获奖征文作为优选文章,由主管科研领导及时向工作室提供获奖信息,让每一篇好文章都能有和老师们见面的机会。

我们征集“好言”,并不是只靠“等”,还需要我们去寻找或发现“好言”,让这些好言更快更及时的收集上来。一次,我们听一位年轻教师的一节达标汇报课,在内容设计上很有自己的想法,相关校刊负责人,就找到他,让他写一篇“我的达标课的设计”的文章,并把它收录在我们的校刊上。像这样的“发现”还有很多,如:“教研活动给我的启示”、“我知道了特殊教育的特殊之处”“我谈谈我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一些做法”“课堂上如何利用好家长”等等,“发现”已成为校刊发“好言”的一个重要来源。

“好言”的质量要求,增强了校刊的威信度、可读度。这里有好经验、好做法、新技能、新理论、新启示……有人说,土生土长的东西更具生命力。在与身边同事们成果分享中感受到也学习到特殊教育发展的新成果,同时也从中找到差距,更好努力。

三、人人想“发言”——形成研究的“情场”

校刊作为一个刊物需要把老师们的做法、思想、观点用文字的而形式表现出来,而这表现需要“时间”、“精力”等的付出,而这样的付出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研究的基础。让老师们甘愿付出、自觉付出,不仅仅需要其个人的认知,还需要团体环境等的推动。

一方面,我们通过各种版快的设计,通过寻找与发现,让老师们有了发言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还通过《刊物》“奖励”“发言”的老师们。

这种奖励一种是把发表的精美刊物及时发送到老师们手里。另一种就是与学校的奖励机制挂钩,每到期末科研加分项,把能在校刊上上发表的老师进行加分,甚至还加分到学年评级、骨干评定等机制中。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的把一些优秀成果推荐,参加区级以上的评优。

这样的“奖励”让老师们对于校刊“投稿”有了更多的热情,也促进了老师们坐下来用笔记录和思考自己的工作,逐渐形成了一种思考与研究氛围,推进了学校总体科研工作的进展。

校刊,最得益的是老师们。在这方沃土、这块园地、这个舞台上,老师们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很多老师通过校刊,已经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科研骨干。有一位教师说:“每一次把想法、情感和看法诉诸笔端时我都能从中得到一份收获。”有一位年轻教师说:“校刊的写作让我的研究更加关注每一节课堂、每一件小事。”

总之校刊在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扮演着不可忽色的角色,推进学校科研工作以及培养“育人师”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校刊的作用不仅仅于此。透过校刊,你还了解学校的总体状况,看到学校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看到学校科研改革的成果以及学校特色与文化,它就是学校的一张科研“名片”、特色“名片”、文化“名片”,是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

猜你喜欢
校刊培智刊物
以课例《牧童谣》为载体培智学校优质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刊物贺词
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好作文评语
用文字贮藏教育深情
微信公众号对校刊影响分析
聋生与培智生同处特校的利与弊
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教学
读者论坛等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