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什县阔西塔西钒磷矿矿体特征对比分析

2019-03-25 00:02邢庆军
新疆有色金属 2019年6期
关键词:布拉克砂质硅质

邢庆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 乌鲁木齐 830000)

1 区域地质特征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地层》划分方案、近年邻区1∶5 万区域地质调查及其它地层综合研究新成果,详查区属于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塔北缘-北山地层区、柯坪-库鲁克塔格地层分区之柯坪地层小区(图1)。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地层及第四系。其中下寒武统萨尔布拉克组(∈1sr)在区内广泛出露,该层为区域含钒磷地层,为一套浅海相、滨海相沉积。

图1 新疆岩石地层区划图

根据新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近年邻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综合研究新成果,详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塔里木陆块(Ⅱ级)之塔里木北缘隆起(Ⅲ级)之柯坪陆缘盆地(Ⅳ级)。

主要以褶皱和断裂为主,地层受北东—南西方向背斜控制,倾向西、北西,倾角10°-15°。

区域内岩浆岩发育于上震旦统苏盖特布拉克组,主要为基性火山岩,并发育少量基性岩脉。在详查区内侵入岩极不发育。

2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内出露地层较为单一,主要为寒武系下统萨尔布拉克组,北西部出露少量中上寒武统阿瓦塔格组、南部出露少量苏盖提布拉克组。出露的岩性为一套滨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

矿区地层受北北东-南南西方向阔西塔西背斜控制,该背斜核部位于矿区Ⅰ号和Ⅱ号矿体间,整体走向大致为145°,西翼Ⅰ号矿体地层倾向西、北西,倾角很缓,10°-15°,地层整体平缓;东翼Ⅱ号矿体地层倾角较陡,倾向55°左右,倾角40°-70°。该背斜受后期区内规模较大的F2逆断层破坏。

此外,区内钒矿层多见有层间规模较小的揉皱构造,致使矿层厚度在局部明显变大。

矿区断裂构造大致可分为北西-南东向和北东-南西向两组,其中北西-南东向断裂为区内的主干断裂,对区内矿体的展布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3 赋矿层特征

区内钒矿层赋存于萨尔布拉克组中段(∈1sr2),矿层由(灰)黑色硅质岩薄层与土黄色砂质、粉砂质泥岩组成。二者呈互层状产出,硅质岩与砂质泥岩相比厚度相对较大,且硅质岩厚度由上至下有变薄趋势。硅质岩为黑色,主要有燧石、蛋白石组成、裂隙较为发育,多为铅锤方向、沿层里面褐铁矿化相对较为明显。砂质泥岩为土黄色,质软,易破碎,多呈颗粒状、粉末状,遇水显可塑性,该层由上至下,其厚度有增加趋势。该砂质泥岩为钒矿赋矿层位,其品位由上至下有增加趋势。

钒矿层上部为含黑色硅质岩条带白云岩,白云岩呈灰白色,其间夹杂的黑色条带状硅质岩在该层位中上部较厚,不定向分布,多数延续性较差,并且性脆。细晶-中晶中厚层白云岩夹不规则条带硅质岩,厚度2-3m,局部厚度可达3-5m,该层同时也是本区矾矿层位找矿的标志层。

4 矿体特征对比分析

矿区内共圈定钒矿体2 条(层),编号分别为Ⅰ号、Ⅱ号钒矿体。二者间隔距离小于1公里。本年度通过野外工作对Ⅰ、Ⅱ号矿体进行对比分析后,共有以下几点发现:

(1)Ⅱ号矿体与Ⅰ号矿体相比,矿体倾角变化较大。Ⅰ号矿体倾角整体较平缓,介于5°-15°,局部近水平;本次圈定的Ⅱ号矿体倾角在55°-75°间。

(2)Ⅰ号矿体底板为磷矿层,厚度在10-30 厘米之间,二者异体共生且界限清楚。Ⅱ号矿体底板为硅质岩,厚度约3.0 米,但在钒矿层中间局部夹有薄层状磷矿层透镜体,且延伸极不稳定。

(3)Ⅰ号矿体厚度在1.0-3.5m、平均厚度1.73m,Ⅱ号矿体钒矿层出露厚度达12 米,厚度变化极为明显。

(4)Ⅰ号矿体顶板为一套含有灰黑色硅质岩条带的白云岩,可作为直接的找矿标志;本次Ⅱ号矿体顶板未见有硅质岩条带,而直接为薄层状白云岩。

5 结论

通过以上发现,可初步推断:Ⅱ号矿体与Ⅰ号矿体成因类型相同,赋矿层位均由灰黑色硅质岩与土黄色砂质泥岩组成,且呈互层状产出。但成矿环境应有所区别,可通过后期地质工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布拉克砂质硅质
不同成因砂质黄土物理力学特性和湿陷性评价研究
德国:一所能将“后进生”教好的学校
硅质结核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综述
河北省砂质岸线修复现状及思考
旺苍地区灯影组层状硅质岩类孔洞充填特征
基于砂质海岸带海水入侵模型试验分析研究
浙江杭州地铁砂质地层深基坑土压力分析研究
东昆仑温泉沟地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适彼乐土
江布拉克雪中郁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