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9

2019-03-25 23:08王菲
纺织科学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纤维材料院士纺织

面对新技术与新环境,我们的产业生态正在发生重构

11月22日,纺织领域新增两位院士的新闻令人欢欣鼓舞。这也是继2013年之后,纺织领域时隔6年再添院士。

本次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朱美芳长期从事纤维材料的功能化、舒适化和智能化研究,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推动了我国纤维质量由低到高、产业由大到强的重大进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陈文兴也是一直从事纺织纤维材料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涤纶工业丝熔体直纺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是全球涤纶工业丝生产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是中国从化纤大国走向化纤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成果。

一代纤维、一代产业,新材料作为制造业各重点领域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两位院士的当选既是对他们以往工作的肯定,同时也代表着我国的纺织材料研究在某些领域已经走在了国际前列。

回眸2019年,另一个让我们骄傲的时间节点是1月8日。“废旧聚酯高效再生及纤维制备产业化集成技术”与“高性能特种编织物编织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两个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前者紧扣我国循环经济建设战略需求,创建了再生聚酯纤维技术的“中国方案”;后者则担当起纺织纤维在国防军工领域以及重要民生需求的“幕后英雄”。

2019年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重要节点。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70年来,在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中,纺织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行业形成了全球体量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如今,纺织工业能够解决的问题已不仅仅是穿衣盖被的需求,而是包含了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科技、绿色、时尚的行业属性愈发明显。

2019年以来,国际贸易与投资低迷,世界经济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今年9月,我国对美出口全面下滑,对欧洲、日本两大传统市场也有所下滑,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却实现了4%的增长。纺织服装行业作为“一带一路”的积极参与者,利用国际资源的方式开始由“产品走出去”“产能走出去”向“资本走出去”“品牌走出去”延展,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力量。

再来看消费,据统计,消费已经连续5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无论是今年“双十一”再创历史新高的2684 亿元交易额,还是第二届进出口博览会711.3 亿美元的累计意向成交额,都让我们看到了国内市场的消费潜力。在消费升级趋势下,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成为主旋律,这就要求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的质量,围绕需求链重新构造供应链。

此外,2019年还是5G 商用“元年”以及区块链与传统产业融合加速的一年,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将为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效率红利”。面对新技术与新环境,我们的产业生态也正在发生重构,纺织服装企业必须加快智能转型,将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之中。

wangfei@cta.com.cn

猜你喜欢
纤维材料院士纺织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澳洋纺织
院士寄语
隔热纤维材料的隔热机理及其应用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先进纤维材料战略布局
院士速递
静电纺丝制备PVA/PAA/GO三元复合纤维材料
硫磺改性聚丙烯纤维材料及其流变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