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财政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问题及建议

2019-03-25 01:31姚莉
财会学习 2019年7期
关键词:电子支付

姚莉

摘要:“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体制。同时要求,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完善覆盖所有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做到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的有机结合。这一趋势为支付电子化管理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国库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实现所有财政收付数据网络自动化传输,实现财政资金支付电子化管理。因此,大力推进财政资金支付电子化管理已成为地方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基层财政;电子支付;改革问题建议

一、基层财政国库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现状

按照省统一部署,县级财政部门于2005年陆续启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省、市、县、乡各级财政自上而下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和统一的预算执行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在其基础上又完成了部门预算改革、公务卡改革、政府采购改革、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改革、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近几年,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生支出、扶贫支出、重点项目支出等支出不断加大,纳入财政预算执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资金规模也随之增大。因此,对财政资金支付的高效性、安全性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基层财政部门按照上级财政构建的集中支付大框架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又相继引入了CA身份认证制度,扶贫资金动态监控,乡镇财政直接支付半电子化等,整合了部分系统服务器资源,降低了财政资金支付的风险性,提高了财政资金支付效率。

二、国库集中支付模式存在问题

(一)纸质凭证传递成本高、效率低、风险大。一是当前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主要依靠纸质凭证衔接各个业务管理环节,随着财政资金支付总量的增长,整个清算流程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特别是大部分乡镇离县城路途较远,往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行政運行成本;二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经常因制度执行不到位和信息不对称,纸质凭证传递给违规使用财政资金以可乘之机。近几年发生的财政资金安全案件,大都与伪造纸质凭证和公章有关,而且伪造手段高明。这些案件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当前支付管理模式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满足当前信息化管理背景下对资金安全方面的要求。

(二)降低了三方对账及清算效率。目前三方对账主要通过人工勾兑,票据多,业务量大,程序重复繁琐且容易出错。人行、代理银行、国库清算的划款凭证需要每日在16:30点之前送达人民银行,人民银行支付系统17:00截止前进行清算。代理银行的划款凭证需要财政核对汇总签章,人民银行也需要核对额度信息,同时三方之间的票据也需要人工传递,每日要留出时间传递单据、核对信息和进行清算,从而导致代理银行对每日的支付业务办理时间有所限制,一般每日只能在十二点或两点之前去代理银行办理支付业务。

(三)票据及原始凭证管理存在安全隐患。当前支付模式下纸质票据以及纸质凭证主要使用人工签章及传递,原始凭证和资料经支付机构审核后也全部退还给预算单位,缺少痕迹化管理,由于改革后预算单位新招录会计水平参差不齐,对内控重要性认知不够,执行也不到位,容易出现一些管理漏洞。

(四)电子化档案管理水平低,安全性差。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大多业务从线上运行,因此,按照信息化管理统一要求,基层财政部门也设置信息管理中心,配备专人负责。但由于大部分县区领导对财政信息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基层财政部门缺乏专业的、高素质的电子化档案管理人才,不利于电子化档案的收集、整理、汇总、查阅。

(五)财务人员对财政信息化建设认知不够,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伴随集中支付的不断改革,各单位财务人员变更频繁,部分单位甚至不是专业会计人员来从事财务工作,造成对会计相关政策和操作流程不熟悉,影响支付电子化整体进程。

三、改革背景下支付电子化的建议与措施

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的大背景下,基层财政部门要加快推进财政与代理银行、人民银行、预算单位间支付与信息交换的网络化、电子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加强制度建设,改进并完善业务操作流程。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可行性强的电子化支付实施方案和业务管理制度,例如电子化印章管理,电子化管理系统建设、电子化接口规范等等一系列配套规章和制度;其次要重新梳理支付业务流程,通过嵌入电子化支付管理模块和不相容岗位授权,将原来相对独立分散的内部控制,依靠固化的流程、规则及信息安全技术串联成一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控流程,确保任何角色都无法单独完成财政资金支付交易,最大限度的堵塞了财政资金管理漏洞,加强了廉政风险点防控建设。

(二)取消纸质凭证流转,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实施电子化支付后,不需要专门印制纸质凭证,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预算单位只需通过预算执行系统发送电子数据就可以进行资金转账及清算,一笔业务从录入到支付成功仅需要大约5分钟时间,极大缩短了支付周期,人行、代理银行、国库之间也不再需要进行电子信息与纸质单据的人工核对。预算单位可以不受才能在工作日全天候进行线上业务办理,才能真正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财政资金运行效率。

(三)要建立以电子凭证库为核心的财政国库电子支付支撑系统。以取消纸制凭证单据为切入点,实现全流程电子凭证管理,目前财政直接支付原始凭证审核主要通过柜面审核,若仅仅实现支付的电子化,不能实现原始凭证附件上传,是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流程电子化,因此,必须同步加快原始凭证附件上传模块的开发与应用,实现凭证实时审核、实时支付。随着支付电子化管理的实施,任何人尤其业务干部基本上没有条件违规拨付资金;即使出现违规情况,信息系统也会及时发现;原始凭证可随系统永久保留,真正做到有据可查,且可预防人为修改、更换原始凭证的可能性,从而从整体上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

(四)要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升国库管理水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会计模式相融合的产物,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发挥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的优势。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可以有效解决“集中化管理”所带来的“效率”和“区域”的限制;极大程度上实现人工核算到会计电算化核算的转变;有效消除了财政、人行、代理银行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实现信息共享;从根本上解决了乡镇银行网点少、清算时间受限等制约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瓶颈。从整体上提升国库管理水平。

(五)要不断修订和完善电子化档案管理办法。各地基层财政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虽然也进行了不断的创新与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及电子化进程的加快,会计信息化水平也不断提高,这就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不断修订和完善电子化档案管理办法,加强档案管理,为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六)要加强县乡两级单位财务人员及代理银行的业务培训,使其全面了解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的意义,提高单位财务人员对资金支付安全性及规范性意识,系统掌握支付电子化业务和操作流程。通过现场指导、微信交流、内网实操等途径帮助预算单位及代理银行熟练掌握电子化操作规程,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电子化支付改革,不仅仅是简单的取消纸质凭证,其实质是一次财政业务的变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库业务审核方式、账务处理方式、凭证管理方式、印鉴管理方式等都将随之变化,这就要求财政要建立动态校验、电子验章、自动对账、全程跟踪、环环相扣的新型业务管理形式。逐步实现业务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支付业务办理,提高财政资金拨付自动化水平,提升预算执行效率;通过电子支付手段,真正实现环节管理到链条管理的过渡,提升财政资金支付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搭建安全支撑体系,为财政国库其他业务系统和办公系统无纸化提供安全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慧.对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规范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8 (22).

[2]王亚,刘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于预算单位视角[J].财经界,2018 (01).

猜你喜欢
电子支付
第三方支付平台研究
在电子商务中如何保护消费者的权利
普惠金融体系下我国电子支付发展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浅谈基于RFID的移动电子支付安全
电子支付的风险与防控
O2O电子商务模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银行卡业务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探究
电子货币的发展对金融行业的挑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