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困境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2019-03-25 01:32孙默含毛荣锦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困境建议

孙默含 毛荣锦

摘 要:随着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不断增加,如何保证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逐渐成为重要的教育问题。我国先后进行政策改革,但仍有入学难、升学难的现象尚未解决。困境原因一方面是流入地政策不规范、教育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农民工群体自身的现实局限。分析认为,建立合理的户籍制度,改革入学和升学政策,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县镇学校发展,是未来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困境;建议

农民工在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经过近几年的政策改革,虽然随迁子女受教育状况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许多现实困境。本文基于项目调查数据和访问记录进行分析,从宏观方面阐述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教育的总体态势和现实困境,并对其背后原因进行分析,对进一步提升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总体态势

总体来看,随迁子女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集中于中小城市,学段集中,小学比例高于初中,但比例差距逐年缩小。据《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1],我国农民工总量持续增加,而在省外流动的农民工群体中,输入西部地区的农民工人数增长最快,增速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占新增农民工的一半以上。农民工的数量和分布趋势变化决定了随迁子女的数量和分布范围,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城市随迁子女的总体态势。应符合农民工的数量、分布情况。另外,小学阶段的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一直高于初中阶段。但近年来,初中阶段农民工子女的随迁比例不断增长。[2]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

1.入学困难,手续繁琐

由于流入地学位数量无法满足所有随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为解决学位的分配问题,许多城市采取不同机制分配入学资格。如积分制要求学生家长出具一系列农民工子女入学材料,根据家长提供的证件进行赋分,取得分高者优先录取,招满即止。

总体来讲,各地区随迁子女入学材料的要求具有一致性,即倾向于招收在本地生活稳定的学生,但不同学校又有相异性。综合来看,材料准备过程中涉及的政府部门种类繁多,过于复杂繁琐的申请手续对农民工而言无疑是巨大障碍。

2.成绩瓶颈,升学率低

有学可上只是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第一步,而成绩和升学率才是体现教育质量的指标。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学习适应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体现为流入地学校实行分班分坐,有意将其与本地学生区分开来;另一方面,随迁子女确实在基础知识、学习习惯方面与本地学生存在差异,并普遍伴随着随迁子女的心理问题。上述多种因素共同表现为随迁子女在学校生活中的瓶颈现象,以及升学率的相对低迷。[3]

三、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困境原因

1.入学材料不统一,家校信息不对称

由于城市内的外来务工定点学校的入学材料和招收机制各不相同,存在评价机制多样、评价权重不一,学校自主裁量权过大的问题。[4]许多农民工有盲目携带子女进入城市的倾向,但他们难以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工作,因此容易造成集中申报少数定点学校的情况,导致自身陷入无学可上的困境。

2.流入地政府教育资源不足,教育利益冲突

我国的教育资源紧张,流入地难以满足本地需求,但仍要划分出一定教育资源供随迁子女使用,其实质上是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的教育资源的竞争。从市場经济的角度看,供不应求的教育市场势必会使教育成本逐渐抬高,而农民工对教育成本的敏感度较高,很可能会因为成本增加而辍学失学。

3.家长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首要驱动是经济收入,并非教育条件。家长在学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对于随迁子女而言,一方面家长没有足够精力和时间分配给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标准普遍较低。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了随迁子女的基础知识水平低于本地学生,尤其见于初中学段;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学校成绩的进步,极易产生恶性循环。

四、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就学的政策建议

1.建立符合人口流动需求的户籍制度

我国户口种类关系到教育问题。农业户口带来经济利益,但其与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长期居住在城市的现状相冲突,也不符合引导农民工稳定生活的取向。因此,对传统户籍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别有助于随迁子女在城市获得同等的教育机会。[5]

2.规范随迁子女入学材料政策

由于流入地学位有限,因此对申请入学的随迁子女进行筛选有其必要性。统一和规范入学材料和入学申请手续,有助于保障随迁子女合法权益。首先,入学政策指向要与中央政策相一致,保证入学政策有机统一流入地发展利益和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不得借用材料审核排斥学生。另外,政策必须要与城市承载能力和随迁子女身份相适应。

3.促进随迁子女升学政策与高考政策改革

随迁子女的高中升学政策与本地户籍学生的高考利益息息相关。在高校分省定额招生的前提下,随迁子女进入本地高中就等于挤占了本地考生的高考利益。高考是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的指挥棒,因此改革升学政策和高考政策是必由之路。

4.加强建设随迁子女家校沟通机制

由于农民工有其工作和身份的特殊性,学校有必要加强对农民工家长的培训,建立家校沟通机制,通过公开宣传、单独交流等方式帮助家长建立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家庭氛围。

5.加快乡镇学校建设

教育资源的严重缺乏是随迁子女入学困难的重要原因。城市资源的再开发已十分困难,因此应挖掘县镇教育潜力,提高县镇学校接收能力和教学质量,以分流城市过多教育需求,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供需不均的现实矛盾。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2018-04-27.

[2]邬志辉,李静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J].教育研究,2016,37(09):19-31

[3]卢立涛,袁丽,高峰.我国当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发展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基于文献的考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1):18-20.

[4]雷万鹏,汪传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合理性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32(24):7-13.

[5]陈慧,田东林,金成.关于农民工子女学校教育问题的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05):11-15.

作者简介:

孙默含,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本科生;

毛荣锦,男,汉族,贵州遵义人,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卓越人才实验班)本科生。

注:本文受到华东政法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资金支持。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困境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