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土促根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2019-03-25 15:17张中原付胜昔付翠丽李艳霞
粘接 2019年6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张中原 付胜昔 付翠丽 李艳霞

摘要:为验证松土促根剂在我区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小麦生长的越冬前、返青期、灌浆期分别用“湿筛法”测定0-20cm土层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用“环刀法”测定各处理耕层的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同时计算土壤孔隙度,用“烘干法”定土壤实际含水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采用NH4Cl-NH40Ac法测定.试验测定结果表明:松土促根剂能促进了土壤团聚体的生成,降低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提高了土壤田间持水量,提高了土壤含水量,促进了小麦根系的生长,改善了小麦的成产因素,增加了小麦产量。

关键词:松土促根剂,应用效果,田间小区试验,成产因素,小麦产量

中图分类号:TQ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2019)06-0060-05

目前麦田旋耕整地仍是小麦生产上普遍的耕作方式,由于连年旋耕,已造成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上升,土壤保肥保墒能力下降,再加上长期不合理施肥造成土壤板结,既不利于小麦根系下扎,又使土壤耕层的物理性状逐渐变差,严重影响了小麦生长及其产量。我区属豫东黄淮平原,是河南省主要的小麦生态类型区,土壤板结已是近年来小麦增产的限制因素之一。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2017~2018年度在河南省睢-县安排了松土促根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试验,为验证松土促根剂在河南省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采用的松土促根剂是河南省火车头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发明的专用产品ARd-star松土促根剂,其性能特点主要是利用土壤水激活改良剂的有效成分,通过土壤的物理化学吸附作用,使土壤形成更多的空隙,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和肥水渗透能力,从而打破土壤坚实度,破除板结,疏松土壤,加深耕层,活化根层土壤;跟层土壤内所含的多种营养元素也可有效被植物吸收利用,从而改善根层营养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1材料和方法

1.1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7年10月-2018年6月安排在睢县董店乡刘阁村刘志刚地块内。供试土壤为砂土,质地轻壤。前茬作物为玉米,亩产400kg/亩。前茬作物亩施肥量:氮(N)20kg+磷(PaO5)2.5kg+钾(K2O)3.5kg。耕层土壤基础养分:有机质14.6g/kg,全氮0.96g/kg,有效磷(P2O5)20.6mg/kg,速效钾(K2O)78mg/kR,PH8.2。供试作物为冬小麦,品种为矮抗58。供试松土促根剂(总活性物质>1%,Zn+Mn+Fe>5%,水不溶物<5%,水分<6%)由河南省火车头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2试验方法

本试验设3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37.5m2(12.5m×3m)

处理1:常规施肥+亩底施松土促根剂1kg;

处理2:常规施肥+与处理1同期亩底施等养分的微量元素;

处理3:常规施肥。

试验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施肥为:亩底施配方肥50kg(25:15:6),2018年2月24日小麦返青期亩追施尿素10kg。试验地于2017年10月5日施人底肥旋耕12cm,划分小区,将供试松土促根剂、等养分的微量元素等均匀撒人相应小区耙平,10月6日播种,亩播种量14kg,2018年6月3日收获。试验除按方案要求的底施松土促根剂、等养分微量元素外,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小麦大田生产。

1.3试验观测项目与方法

在小麦生长的越冬前、返青期、灌浆期分别用“湿筛法”测定0~20cm土层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用“环刀法”测定各处理耕层的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同时计算土壤孔隙度,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实际含水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采用NH4Cl-NH40Ac法测定.小麦根系干物质的测定,在每个试验小区随机选取3个取样点,分别在冬小麦越冬前、返青期、灌浆期,用直径8cm的根钻在行与行间中心处取根样(重复3次),取样深度为0-15cm;所取根样带回实验室分别装入直径0.150cm尼龙袋中,清水漂洗,除去杂物与死根,75%烘干,计算体积质量。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分析,于成熟期去边行后(32.14m2)实收计产,按其产量换算成单位面积籽粒产量,并按常规统计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同时,取lm双行样本观测产量构成要素等。

2 结果分析

2.1底施松土促根剂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2.1.1底施松土促根剂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底施松土促根剂促进了土壤团聚体的生成。从表l可以看出,底施松土促根剂处理l与亩底施等养分的微量元素处理2相比,越冬前期,返青期、成熟期0-20cm土层水稳团聚体分别提高了0.67%、0.72%、0.87%,提高幅度分别为5.2%、5.5%、6.6%。亩底施等养分的微量元素处理2与常规施肥处理3相化,越冬前期、返青期、成熟期0-20cm土层水稳团聚体分别提高了0.03%、0.06%、0.06%,提高幅度分别为0.2%、0.5%、0.5%。

2.1.2底施松土促根剂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底施松土促根剂降低了土壤容重。由表2可以看出,底施松土促根剂处理1与亩底施等养分的微量元素处理2相比,O~20cm土壤容重在越冬前期、返青期、成熟期分别降低了0.05g/cm3、0.10g/cm3、O.13g/cm3,降低幅度分别为4%、7.9%、10%;亩底施等养分的微量元素处理2与常规施肥处理3相比,在越冬前O~20cm土壤容重相同,在返青期、成熱期0-20cm土壤容重均降低了0.01g/cm3,降低幅度均为0.8%。

2.1.3底施松土促根剂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底施松土促根剂提高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从表3可以看出,底施松土促根剂处理1与亩底施等养分的微量元素处理2相比,越冬前返青期、成熟期0~20cm土层内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分别提高0.53me/100g、0.78me/100g、0.96me/100g,提高幅度分别为6.0%

8.5%、10.3%.亩底施等养分的微量元素处理2与常规施肥处理3相比,越冬前、返青期、成熟期0-20cm土层内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分别提高0.01me/100g、0.23me/100g、0.24me/100g,提高幅度分别为0.1%、2.6%、2.6%。

2.1.4底施松土促根剂对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影响

底施松土促根剂提高了土壤田间持水量。从表4可以看出,底施松土促根剂处理1与亩底施等养分的微量元素处理2相比,0-20cm土层的田间持水量,在小麦的越冬前、返青期、成熟期相比提高幅度分别为5.1%、5.4%、5.5%;亩底施等养分的微量元素处理2与常规施肥处理3相比,0-20cm土层的田间持水量,越冬前相同,返青期、成熟期提高幅度均为0.2%。

2.1.5底施松土促根剂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底施松土促根剂提高了土壤含水量。从表5可以看出,底施松土促根剂处理1与亩底施等养分的微量元素处理2,越冬前、返青期、成熟期0-20cm土层内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0.75%、0.83%、0.77%提高幅度分别为5.1%、6.0%、5.3%:亩底施等养分的微量元素处理2与常规施肥处理3相比,越冬前、返青期、成熟期0-20cm土层内的土壤含水量基本相同。

2.2底施松土促根剂对小麦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2.2.1底施松土促根剂对小麦根系的影响

底施松土促根剂促进了小麦根系的生长。从表6可以看出,底施松土促根剂处理l与亩底施等养分的微量元素处理2相比,越冬前、返青期、成熟期小麦根系干重分别增加8.0219g、262.5618g、274.0417g,增幅分别为28.3%、32.4%、25.0%。亩底施等养分的微量元素处理2与常规施肥处理3相比,越冬前、返青期、成熟期小麦根系干重分别增加0.1288g、0.74g、0.839g,增幅分别为0.5%、0.7%、1.8%。这说明施用松土促根剂有利于增加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单位体积土壤根系干重,为小麦高产、稳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2.2.2底施松土促根剂对小麦成产因素的影响

底施松土促根剂改善了小麦的成产因素。从表7可以看出,底施松士促根剂处理1与亩底施等养分的量元素处理2相比,株高增多1.9cm,穗长增加0.6cm,亩穗数增加1.9万穗,穗粒数增加0.9粒,干粒重提高1.9g;亩底施等养分的微量元素处理2与常规施肥处理3相比,株高增加0.1cm,穗长增加0.1cm,亩穗数增加了0.16万穗,穗粒数增加0.2粒,干粒重相同。底施松土促根剂增加了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产量三要素更加协调。

2.3底施松土促根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底施松土促根剂增加了小麦产量,由表8可以看出,底施松土促根剂处理1与亩底施等养分的微量元素处理2相比,平均亩增产44.1kg,增产率为12.9%;亩底施等养分的微量元素处理2与常规施肥处理3相比,平均亩增产3kg,增产率为0.9%。

对小区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9),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采用P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见表10),处理l与处理2、处理3之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2与处理3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小麦亩底施松土促根剂1kg,与亩底施等养分的微量元素相比,提高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提高了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含水量,促进了小麦的根系生长,明显提高了小麦的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平均亩增产44.1kg,增产率12.9%,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在目前我区小麦种植长期、普遍采用旋耕耕作方式下,底施土壤调理剂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打破土壤坚实度,破除板结,疏松土壤,加深耕层,活化根層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改善小麦成产因素,提高小麦产量,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