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辨治肝火犯肺型小儿咳嗽临床研究

2019-03-26 03:53姚燕琴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肝火炎性证候

姚燕琴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22

慢性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病症,其临床症状以咳嗽为主,反复发作,对患儿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故临床上需对其进行积极治疗[1-2]。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在小儿咳嗽中也逐渐得到应用[3]。本研究收集肝火犯肺型小儿咳嗽患者50例,采用中药内服治疗,并与常规西药治疗50例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从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小儿咳嗽患儿中随机抽取100例肝火犯肺型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咳嗽的中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年龄为5~12岁,其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了解,同意参与,并签署知情协议。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采取计算机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5~12岁,平均8.75±3.24岁。观察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6~12岁,平均9.12±3.06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2011年《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中肝火犯肺型咳嗽诊断标准[4]:咳逆上气,阵发,随着情绪波动而增减,咳时面红目赤,胸胁胀痛,伴有心烦易怒、口干口苦,痰量少,痰质黏稠,难以咳出,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数。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修订的《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5]:主要症状为咳嗽;急性发作期可见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浓度异常增高;双侧肺部听诊可闻及呼吸音粗重,伴肺部罗音;肺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纹理增粗。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采取常规止咳祛痰治疗,给予患儿盐酸氨溴索颗粒口服,每天1.2~1.6mg/kg。

2.2 观察组:在常规止咳化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方内服治疗。基础药方组成:柴胡、芍药、枳实、炙甘草、栀子各6g,半夏、瓜蒌、紫苏叶各12g,厚朴9g,桔梗、木香、僵蚕各8g,茯苓30g,玄参10g,浙贝母4g。加味:痰多甚者加胆南星10g;喘咳急者加紫苏子9g,枇杷叶8g;胸胁痛甚者加延胡索20g,川楝子15g;口干甚者加麦冬20g,天花粉8g;口苦甚者加黄芩10g,夏枯草、连翘各8g;心烦甚者加郁金12g,合欢花10g。水煎服,1剂200ml,每天1剂,分早晚服用。

两组均治疗1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划分为痊愈、好转、无效。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幅度达到95%;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可见缓解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幅度达到30%但不足95%;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见缓解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幅度不足30%[6]。症状缓解时间计算咳嗽、肺罗音的缓解时间;中医证候积分主要针对咳嗽、胸胁痛、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等证候进行评估,采取4级评分(0~3分),0分表示无症状,3分表示严重症状[7];血清炎性因子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需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液作为检测标本,以每分钟3000r的速度持续离心10分钟,待血清、血浆分离后,取上层血清,保存于零下80℃冷冻库中待检,采用Backman Coulter 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3.2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软件选择SPSS19.0,χ2检验用于计数资料比较,表现形式为例、百分比,t检验用于计量资料比较,表现形式为平均值±标准差,P<0.05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分述如下。

3.3.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3.3.2 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见表2。

3.3.3 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咳嗽、胸胁痛、口干口苦、心烦易怒4项中医证候的积分情况。经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患儿其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患儿积分(P<0.05)。详见表3。

表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8.25±1.89 6.43±1.37*住院时间对照组观察组50 50症状缓解时间咳嗽5.39±1.72 3.60±1.35*肺啰音4.17±1.54 2.54±1.25*

表3 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例数组别对照组50观察组50心烦易怒2.37±0.62 1.70±0.47#2.33±0.67 1.22±0.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咳嗽2.28±0.71 1.59±0.50#2.24±0.75 1.13±0.42#*胸胁痛2.13±0.74 1.51±0.42#2.09±0.76 1.10±0.37#*口干口苦2.10±0.59 1.47±0.38#2.15±0.54 1.09±0.33#*

3.3.4 两组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RP、IL-6、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CRP、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TNF-α(g/L)2.19±0.55 1.64±0.43#2.11±0.57 1.25±0.3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RP(mg/L)21.43±7.65 12.65±3.47#21.89±7.82 8.32±1.89#*IL-6(ng/L)229.85±56.98 148.36±43.64#229.17±57.21 109.53±36.29#*

4 讨论

小儿慢性咳嗽的发生主要与呼吸道广泛存在的炎性反应有关,反复发作会导致患儿机体内炎性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分泌失衡,发展为支气管高反应。现阶段,临床上针对小儿慢性咳嗽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即针对患儿咳嗽发生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止咳、祛痰等,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咳嗽症状,但其疗效并不十分显著,且容易复发。

近年来,中医学理论逐渐受到临床重视,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医学认为,小儿乃纯阳之体,外感风邪,易从热化,而因其肺腑娇嫩、腠理不密、卫外不固,六淫之邪首犯肺卫,肺气失于肃降而发病,由于肺气不降,肝肺对气机升降的调节失衡,导致肝升太过,又小儿肝常有余,气有余便是火,肝火犯肺,煽动肺火,则咳嗽更著。故笔者针对小儿咳嗽的肝火犯肺证型采用自拟方药进行治疗。方中栀子、瓜蒌、半夏、僵蚕、浙贝母清热化痰,柴胡、枳实、桔梗、木香、厚朴、苏叶行气利肺[8],玄参、芍药清热养阴,茯苓祛湿健脾,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肝利肺,理气化痰之功效。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在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采用中药自拟方治疗肝火犯肺型小儿咳嗽疗效显著,且可促进临床症状缓解,抑制其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肝火炎性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降肝火,这些水果有效果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
从中西医学的异同探讨中医证候基因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