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影响的研究

2019-03-26 08:10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利差市场化利率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一、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和意义

利率市场化就是让市场在资金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就是让市场在资金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

当前主流经济学理论主要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来刻画利率的决定。产品市场中,居民对“资本节欲”的倾向与对当前消费的时间偏好程度决定了储蓄函数,企业对投资回报率的预期决定了投资函数,储蓄与投资共同形成了产品市场的利率-产出均衡;货币市场中,居民出于交易、预防、投机三大动机形成的流动性偏好决定了货币需求,而央行决定了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形成了货币市场的利率-产出均衡。于是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决定了利率,这就是理论上的利率市场化决定。

利率作为货币资金和金融产品的价格,是整个金融市场上能动而活跃的因素。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中的关键因素和中心环节,对我国金融机构的生存环境和管理模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实践证明,严格的利率管制,不利于金融部门的内部治理,不利于资产负债风险管理,也不利于金融创新,它导致整个金融业进入抑制性状态,难以实施金融深化。所以,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的既定目标。

依据经济学原理,决定市场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①社会平均利润率;②货币供求关系;③市场竞争状况。当然,这一具有分析力和概括力的原理,是针对完善的、成熟的市场经济而言的。对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的利率水平决定问题,还需从我国的现状出发,做出合理的解释。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许多成员国的研究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条件,例如:一国市场化体制的形成,并在此前提下企业等经济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是保证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性条件;现有利率体系的合理、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转化以及资本市场的开拓则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性因素;对银行体系实施审慎监管,并建立谨慎会计标准、中央银行与财政资金关系硬约束、商业银行具有利润约束机制、对金融机构避免歧视性征税等则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另外,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法律体系,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积极而稳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战略和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实际,应该说颇有裨益。

二、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时期利率变化及银行业特征

(一)美国

在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期间(1970-1986年),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负债结端和资产端的影响如下。

负债结构方面,存款比重下降,融资渠道多样化。利率市场化期间,负债来源更加多样化,同业借款占比上升,存款占比下降;利率市场化初期和中期,大额定存占比上升。负债成本:银行资金成本上升。利率市场化初期到中期,CDs 比重的提高和存款利率的上升实际上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整体资金成本。

资产端方面的影响如下:1.利率市场化提升贷存比。2.在贷款结构上,更倾向于增加房地产等利率较高等行业的配置,而对于贷款利率相对较低的工商业贷款的配置比重逐渐下降。3.在大类资产配置上,贷款上升,证券投资下降。4.利率市场化时期银行进行了大量创新,开拓资金来源与收入渠道,七八十年代,美国银行进行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创设和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如金融期货、期权、利率互换、货币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②为客户提供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等。

存贷比方面,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和定价能力进一步提升,存贷利差开始上升。在利率改革完成后,存贷利差总体水平高于之前的管制时期,且波动明显减小。

债券市场方面,在美国进入利率市场化的后期,即 80 年代以后,企业债信用利差明显扩大。这主要是源于:①之前过高的利率损害经济,使得经济增速下滑,信用风险上升,市场风险意识上升,要求更高的信用回报;②银行对于低收益率资产的配置比重止跌收稳。待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利率与 GDP 走势一致,市场整体的资金关系决定利率的走势

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方面,利率市场化完成初期,有利于银行存款比例的稳定。其次,利率市场化,使存款结构组合从较低成本的存款向市场化较高成本的存款转变明显。最后,利率市场化改革后,银行的风险偏好有所上升,贷款组合中房地产贷款比重持续上升。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务转型的影响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开展和完成银行加大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力度,非利息收入占比显著增长,在1999年金融自由化改革完成前后达到43%左右。利率市场化加速竞争,提升了银行业集中度。1986年开始,银行的兼并收购浪潮加速了行业整合,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二)日本

利率市场化期间的利率表现以降为主。日本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减轻了对金融机构的冲击。从国债收益率看,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国债表现没有明显的偏离基本面。从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中期,大部分时间国债收益率都是下行。

银行的行为变化为高收益配置倾向明显。日本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风险偏好显著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和房地产企业贷款比例上升。高收益的配置策略显著增加了日本银行的盈利,但过度加杠杆带来了日本经济泡沫,日本银行在经济泡沫破灭和信用危机爆发之后,产生了大量坏账,1992 年开始盈利大幅下降。

信用类产品的表现为利率先下后上,非信贷融资崛起。日本的最优贷款利率 LPR 在 70 年末大幅上升后一路下行,至 1987 年伴随经济过热开始上升,90 年初达到顶峰。日本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脱媒”现象明显,1971-1975 年间,日本主要企业的融资 42.6%来自于银行贷款。接近利率市场化的终点时,1986-1992 年间日本主要企业的融资只有 8.4%来自于银行贷款。而债券融资占比则由 71-75 年的 7%上升到 86-92 年的 17.6%。

(三)德国

虽然利率市场化期间德国国债利率随通胀先上后下,但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利率是上升的。

德国的利率先升后降。市场化后回归基本面。德国利率市场化时期,国债利率走势受通胀走势的影响,但扣除通胀的实际利率也是在上升的。待利率完全市场化后,经济决定长期国债利率的走势。德国 80 年代后期,长期国债利率趋势与 GDP 增速较为吻合,这说明了市场化下的经济,金融资产的回报率由实体经济决定。

信用利差先降后升。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信用利差趋于下降,而在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后,信用利差又重新上升。

(四)英国

存贷利率和利差的影响方面,1971年利率协定废止后,银行存贷款利率变动更有弹性。存贷款利率经历了短暂的上升之后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较大的波动。在1971年和1981年两个利率市场化关键年份之后的几年,存贷利差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之后逐渐趋于稳定。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的宏观经济环境趋于稳定,通货膨胀率走低,实际利率长期为负的情况得到扭转。

混业经营趋势加强。1981年,英国取消对银行贷款的控制,银行和住房抵押贷款互助会在住房融资领域成为竞争对手。《1986年金融服务法》和《1987年银行法》法律的出台,改变了金融分业经营的体制。商业银行纷纷进入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领域,开始混业经营。

三、中国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影响

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提升,关键还是股份制改革上市带来的经营机制的重大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利率管制的政策红利支持了商业银行改革得以顺利推进,商业银行逐步化解了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的包袱,改进和提升了独立经营管理的能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也逐渐趋向理性和公平,这就形成了保证商业银行改革完成后较高盈利水平的重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中国的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渠道为主的融资方式,以及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危机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信贷投放,是我国商业银行表现出较高盈利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即便如此,从银行的主要报表测算,与国际大型银行的利差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利差水平并不算特别的高,而是大致处于相当的水平,且低于主要新兴经济体银行。同时,伴随着未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提高、金融创新程度加深、多渠道融资市场的建设以及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加剧,传统的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并且带来利率市场化之后短期内的利差收窄可能性加大。

从各国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后的利差情况来看,虽然短期内随着存款利率的上升出现了利差缩小的情况,但是长期来看,利差仍有扩大的空间。一方面,放松利率管制,短期内可能会由于银行竞争加剧,导致利差收窄,但长期银行可以将贷款投放调节到更具议价能力的领域,例如搭建支持中小企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也会促使金融机构不断增强定价能力,同时加强利率市场化后的银行参与金融创新的程度,拓展多元化的资金运用渠道,不必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扩大资金运用。对于拥有议价空间的优质企业和个人客户,则重视提升服务水平加强非价格竞争形式。以此来为商业银行探索新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和盈利模式创造条件。

借鉴国际银行业的经验,从利率市场化之后对不同金融机构的影响来看,大型银行由于其风险定价能力较强、传统业务占比相对较低、存款来源相对稳定的优势,受到的冲击较小。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面临的影响较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有的中小银行依赖利差的传统业务比重较高,因此利率市场化以后短期内存在利差收窄从而降低盈利能力的压力;第二,有的中小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较弱,利率市场化之后不仅面临着利率风险,还面临着存款者道德风险的加剧,不良资产上升等信用风险,风险管理水平较低将可能直接导致中小银行的破产倒闭。第三,有的中小银行的机构网点和存款来源上均缺乏优势。这就要求在利率市场化这一长期进程中,中小银行应从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转变经营模式、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做好迎接利率全面市场化的准备。

同时,放松利率管制可以缓解国内信贷资源饥渴症及不同经济主体在信贷资金市场的歧视性待遇问题。我国管制型低利率以及货币资金价格的双轨制,造成了非国有制经济金融资源的供给相对较少以及民间信贷市场需求旺盛的现象。而合理的市场化利率价格机制有望调节信贷供求关系,遏制不合理的信贷需求,弱化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率歧视,将有限的信贷资金流向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企业或行业。例如,在市场化的利率价格机制下,中小银行在挑战面前往往选择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回归服务中小企业的优势;而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利率较高,也会受到资金成本上升压力下的银行的青睐;不仅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还有利于中小银行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四、对中国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启示

回顾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快速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与金融发展要求往往较高,对经济的冲击也很大,例如智利、阿根廷等国家。利率市场化采取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对经济的冲击小,正如美国、日本等国家。目前虽然中国已经具备了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条件,但考虑到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国家财政货币政策、金融市场以及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央行在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市场化的推进中始终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

首先,中国面临经济结构转型的特殊时期,如何在保证经济稳定的前提下有效推进利率市场化,并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是中国金融业面临的特殊问题。其次,完善的利率传导机制和统一的市场基准利率目前尚有待完善。虽然Shibor的市场地位不断提升,但是尚未成为具有广泛认同度的市场基准利率并对其他利率产生引导性作用。再次,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退出机制尚不完善。利率市场化之后可能很多中小银行会面临破产倒闭,如何保障金融机构的有序退出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之一。第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协调仍有待增强。最后,对于风险管理水平有限的金融机构而言,管理水平和危机意识尚有待提升,市场中风险对冲工具的缺乏也可能会加大银行面临的风险。除此之外,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如何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变,确立完善的风险定价机制,积极运用并购手段扩大市场影响力,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还面临诸多挑战。

因此,存贷款利率管制同时放开无论是对宏观经济方面、微观经济方面、金融发展程度上还是金融机构经营及监管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猜你喜欢
利差市场化利率
为何会有负利率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外汇储备规模、国内外利差与汇率的变动关系分析
外汇储备规模、国内外利差与汇率的变动关系分析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期限利差如何修复
信用利差驱动力转变行业利差分化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