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人才培养调查

2019-03-27 01:07董常亮
现代企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素养职业高职

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培养了社会需要的大批技能型人才,也有不少表现非常优秀,但在人才培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社会对高职毕业生存在一定的偏见,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离职率比较高,就业心态不平衡、职业道德缺乏、人文意识淡薄、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导致人们重新思考人才培养目标,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为了了解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的现状,本课题组成员制定了相关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个人访谈等形式在区内外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调研对象既有在校的高职学生,也有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还有企业的管理人员。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采用非记名的随机抽样调查方式,主要通过问卷星、个人访谈的方式进行。在问卷星的调查中,共有195人接受了调查,调查对象有区内外的企业管理人员,也有在校的高职学生和已经毕业的高职生。在“你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了解吗?”的调查中,有36人选择了解,占18.46%,有57人选择不了解,占29.23%,有84人选择了解一点,占43.08%,有18人选择不清楚,占9.23%。说明了很大部分人不太了解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在“您觉得现代学徒制对人才技能培养有好处?”的调查中,有131人选择有好处,但不明显,占67.18%,有4人选择没有好处,占2.05%,有60人选择不清楚,占30.77%。在“对于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您认为学校老师参与的方式是什么?”的调查中,有97人认为学校老师应该帮助企业对学生进行管理,占49.74%,有84人认为学校老师应该参与企业教学,占43.08%,有8人认为学校老师应该通过电话网络参与,占4.1%,有6人认为学校老师不参与企业教学,占3.08%。在“您认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教学是放在哪里进行?”的调查中,有23人认为在校内进行,占11.79%,有21人认为在企业内进行,占10.77%,有146人认为在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占74.87%,有5人认为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占2.56%。在“您认为现代学徒制,以下哪种考核比较合理?”的调查中,有48人认为以学校考核为主,企业考核为辅,占24.62%,有74人认为以企业考核为主,学校考核为辅,占37.95%,有61人认为学校和企业各占一半,占31.28%,有12人认为说不清,占6.15%。在“您希望通过现代学徒制的传授对学生有哪些影响?”的调查中,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情况,重要性依次为:专业技能、为人处事的方式、企业文化对学生素养的影响、市场应有的审慎的思维方式、企业的全局意识。

二、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社會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认识度不高。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很多人对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是非常了解。在195个被调查对象中有57人选择不了解现代学徒制,有84人选择只了解一点,说明了社会对现代学徒制教育还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是2014年由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的学徒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学校和用人单位深度合作作为基本前提,以产学研相融合为基本制度,通过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双重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关注的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育。

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很多人对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是非常了解。在195个被调查对象中有57人选择不了解现代学徒制,有84人选择只了解一点,说明了社会对现代学徒制教育还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是2014年由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的学徒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学校和用人单位深度合作作为基本前提,以产学研相融合为基本制度,通过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双重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关注的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育。

2.学生职业忠诚度比较低。经济与管理系于2018年5月份与广西某集团公司组建了由25个学生组成的学徒制班,目前该班学徒制学习期间已经结束,真正能够留在企业的学生比较少。其实学校与合作企业也建立了学徒制的相关管理的规定,比如建立了学分互换的制度、企业师傅的导师制度、学生作为准员工的考核制度,企业选择的师傅都是机械行业的能手,学生通过学徒制学习后也觉得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师傅的一带一的形式也能够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但最终还是不愿意留在企业。这样造成了企业的人力资本培养的成本流失,也会挫伤合作企业的积极性。究其原因,学生的职业忠诚度及职业生涯的规划存在一定的不足。

3.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通过调查,大家普遍认为通过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学生最需要获得的能力是职业素养,其次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是与职业活动相关的、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表现;是一种相对稳定、持久、成熟的充满职业忠诚感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是人们能动的表现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潜能的工作动力。职业素养不仅表现为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敬业守信、而且还表现为具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良好的职业操守。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导致功利主义的价值观盛行,所以现代的职业教育应该是满足产业转型、技术更新、商品服务需要的同时,也应该满足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应更多的关注人的身心发展、文化修养、职业精神的培育。这就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校既要培养社会需要的生产、服务等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又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养的人才。因此,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二)解决对策

1.通过精英化的培育提高社会对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认知度。由于现代学徒制在我国兴起的历史还不是很悠久,任何一个新生事务的出现到被社会所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地缩短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的工作时间,提前让学生感受到岗位的能力需求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因此,在现代学徒制的推行中,可以先采用小范围的试点工作,让学生慢慢接受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双方基于企业用工和人才培养方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实施个性化的培养,努力将学生培养为企业的技术能手,帮助学生成长,为后续的实践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提高行业企业和学生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参与度。在试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行业企业和学生作为现代学徒制的两个重要的主体,表现的“冷”、“热”不均现象。企业“冷”表现在企业重视的是短期利益,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校企合作的参与度方面表现的比较“冷”,对企业出现用工荒的时候表现比较“热”。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对学生也不敢过多的投入,担心学生三年后不愿意留在企业而造成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学生看重的是短期经济利益,对企业给与的待遇关心比较“热”,而对长期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比较“冷”,缺乏理性的思考,从众心理比较显著,有些学生看到其他同学退出现代学徒制班级,自己也跟风,缺乏理性的思考。学生出于多重顾虑,担心参加现代学徒制对自己的学业会造成影响,也不愿意过早地考虑就业,因此不太愿意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

3.专业课程融入职业素养。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职业教育掀起了课程改革,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化的课程改革,这些课程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提高是有一定的裨益。但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中,需要注重职业素养的培育。教师在课堂内容的传授过程中,不单纯是传授学生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传授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自我学习的岗位适应能力的“软能力”。比如,在《市场营销基本技能与实务》的整体产品概念中融入学校的安全管理和责任管理的意识,让学生理解产品的延伸含义,树立安全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将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贯穿于整个课堂内容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另外加强专业课和文化课的相互融通,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现有课程体系的改革不是否定基于工作为导向的内容,而是完善和充实课程体系内容,将知识的工具性與精神性相统一,实现课程的社会性和个体性功能的有机整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分会2018年度立项课题,高职研[2018]18号,课题编号:GZYYB2018013,课题主持人:董常亮。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项目桂教科研[2019]1号,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学院科研立项课题:全渠道营销模式下的广西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项目合同编号:桂工业院科研[2018]36号,课题主持人:董常亮。]

(作者单位: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素养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