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制村通客车率达99.1%乡村百姓融入主城生活圈

2019-03-27 03:29彭瑜赵小雪
人民交通 2019年4期
关键词:村通奉节县沙坪坝区

彭瑜 赵小雪

今年春节,重庆市忠縣新立镇文笔社区居民格外高兴。“腊月二十五,我家橘园旁边的公路通车了!”家住文笔社区的黄万烈指着新修好的公路介绍,2013年以来,他种植了200亩橘树,引进嫁接了春见、血橙、沃柑等10多个优质品种的柑橘,但路面坑坑洼洼,运输成本高、效率低,“现在有了这条新路,每年的纯收入肯定会增长不少。”

这条春节前竣工通车的长21.3公里、宽7.95米的环形沥青路名为“田园马拉松廊道”,蜿蜒起伏,将新立镇近2万亩柑橘园和10个村社串连起来,打通了返乡群众回家过年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重庆市在持续完善农村公路网的同时,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的总体思路,加快建立资源共享、连接城乡、相互衔接的城乡道路客运体系,改建乡镇客运站、村级招呼站点,把农村客车开到了村民家门口。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9.1%,惠及1200多万名农村群众。

街镇公交直达轨道交通场站

“有了农村客车,我们就融入了主城的生活圈。”居住在沙坪坝区中梁镇的刘军说,开通一年的283路公交将中梁镇、歌乐山镇与沙坪坝城区连接起来,沿线群众出门就有公交站,去城区比原来方便多了。

2018年,沙坪坝区以中梁镇、曾家镇为重点,集中力量成片建设“一路三站一场”交通基础设施,修建了29个特色农村公交站,并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开展以沥青化、绿化、美化为主的路域环境整治,为农村客运开通创造条件。

目前,沙坪坝区已建立起街镇直达城市轨道交通场站的公交线网,基本建成区、镇、村三级公交服务设施体系,农村地区2公里内公交站点覆盖率达100%,实现了“社社通公路、村村通公交”。

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奉节县建立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终端”的农村客运运营体系。目前,全县开通农村区间客运线路179条,投放客运车辆834辆。

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重庆市村民小组农村公路通达率达到91.3%,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9.1%。

落实机构、人员和资金 “保姆式”养护农村路

节后复工,奉节县草堂农村交通管理站站长廖丹与同事冒着冷风,赶往百步梯排查道路安全隐患。草堂农村交通管理站承担着夔门街道邻近5个镇街1000多公里农村公路的安全监管、隐患排查任务。

“农村公路弯路多,要经常排查安全隐患,保障农村客运安全运行。”廖丹介绍,为保障农村交通安全,奉节县成立了农村交通管理所,组建了8个片区交通管理站,解决了乡村道路无人管理的问题,并设置了里程长、路长、监管员、护路员等岗位,构建了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管理格局,有效保障农村公路安全通行。

除安排专人对道路进行管理外,奉节县还将GPS安装作为农村区间客运投放车辆的前置条件,实现了9座以下农村客车GPS安装全覆盖。

“以前,公路损坏了要修复,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现在通常只需一两天就可排除隐患。”万盛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万盛的农村公路管养由各镇自行负责,管养质量参差不齐。如今,万盛按照“景区道路2公里一人,一般道路3公里一人”的标准配备养护人员,每天实行8小时巡查,确保道路畅通。

重庆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农村公路畅通安全,重庆建立多个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专门负责制定养护规划,督察养护工作。目前,所有贫困地区的农村公路得到了“保姆式”照料,养护工作做到了机构、人员和资金“三落实”。

猜你喜欢
村通奉节县沙坪坝区
“钓”口罩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在抗疫中发展的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
力争2020年9月底前建制村全部通客车
创甲路上奋力前行的沙坪坝区中医院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沙坪坝区为例
山西吉县26个行政村将实现村通客车全覆盖
博物洽闻,通达古今——记奉节县博物馆群
生态经济推动重庆市奉节县生态涵养发展实践研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误差平衡方法——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