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材绪论的比较

2019-03-27 11:43张鸣鸣李成金
物理教学探讨 2019年2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标

张鸣鸣 李成金

摘 要:依据新课标编写的苏科版、北师大版、人教版、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得到广泛认可。以这几个版本教材的绪论为研究对象,从教材结构、图片资源、教学思路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整合教材资源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物理;不同教材;绪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9)2-0019-3

教材是根据一定学科的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它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1]。教材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工具,是学校教育中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参考。因为我国地域广博,各地的经济文化差异较大,为了能吸引不同地域的学生,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制了各具特色的教材。我国现行的初中物理教材有苏科版、北师大版、人教版、沪科版、教科版等。本文以苏科版、北师大版、人教版、沪科版教材的绪论为研究对象,从教材的结构、图片资源、文字资源、教学思路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以便教师能更好地领悟教材的独特之处。

1 绪论教材结构的比较

不同版本教材绪论内容结构的比较见表1。

物理学既含有物理的概念、规律、实验技能等,又含有探索过程、科学的思想与方法,还含有科学探索的激情、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从表1的栏目设置就可以清楚地知道绪论课的教学内容是观察物理现象,通过科学探究学习物理、了解科学家探索物理的历程。显然,绪论课更注重探索的过程与激情,科学的态度、精神与思想,这些内容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热情与动力。但是,不同版本的内容设置也有差异:苏科版、沪科版开篇就介绍本教材的主体物理知识框架和丰富多彩的栏目所对应的内容;人教版只介绍本教材的栏目及栏目对应的内容;北师大版没有这部分内容;只有苏科版在“WWW”中设置了课后练习。

2 教材插图的比较(见表2)

由表2可知,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将插图作为物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了它形象、直观、易懂、有趣的特点,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视觉对儿童的刺激作用所占比重较大,通过视觉更容易认识和理解学习的内容。所以,各版本教材都注重图文并茂,用生动直观的图片来代替文字,有更好的教育价值。从中也看出了不同版本教材的侧重:苏科版更重视实验探究,但是缺乏与生活、科技的联系;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同样缺乏自然现象中的物理,但是北师大版更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物理,而人教版更重视实验探究;沪科版最重视物理学史,但是缺少实验探究,本节内容其实没有物理的概念和原理,沪科版只是将科学探究的几个步骤以图片的形式呈现。教材中想要面面俱到是很难的,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进行“再创作”,适当选择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结构化、多样化。

在统计中发现图片下方的文字描述,很多都以“?”的形式结尾,突出了物理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对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思考为主要方式的物理学科特征。

3 物理学史内容的比较(见表3)

物理学史是一部介绍科学家生平的传记,是一部描述科学探究背景的社会史,是一部阐述探究过程与方法、结果及价值的认识史。

从表3中的比较可知,苏科版和人教版中分别列举了富兰克林和伽俐略两个物理学家较详细的探究过程,并以此为例告诉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但是两者也有不同,人教版的“科学·技术·社会”在最后提出4个问题,让学生认识伽俐略的科学探究过程,然后再给出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带着问题阅读比单纯地阅读材料更能让人印象深刻。而北师大版中对于物理学家的介绍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感知物理学的探索历程,因此所占的篇幅比较少。沪科版中最注重物理学史的渗透,最特别的是列举了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可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大部分学生认为,在教材中渗透物理学史可以培养意志,有利于物理知识的学习,提高物理成绩[1]。

从表4可知,只有苏科版在每课时结束后留有作业,体现出了江苏更注重作业的考查。沪科版安排的课时最多,介绍的内容最广泛,非常注重物理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物理的人文之美。然而,沪科版的教材中并没有设计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动手实验,而是将实验放到了配套的活动卡中。

综上所述,苏科版、北师大版、人教版、沪科版这四个版本教材的绪论都是围绕着新课标进行设计,但是在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上还是有很大不同。苏科版更注重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和课后的巩固,更注重“讲做练合一”;北师大版和人教版更注重前后知识的呼应;沪科版更注重物理学中的人文价值。每种教材的设计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妨可以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整合教材中的资源,取长补短,相信定能拓宽教学中的思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使用不同版本的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取长补短,使得课堂教学的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加充实。

1.建议在教学时使用多媒体,用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源和视频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之美。

2.在教学实验的选取中,可以学习北师大版和人教版的做法。如果能同时兼顾实验的趣味性、知识的连贯性和初中物理不同方面知识的展示会更好。

3.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增加物理学史的部分。沪科版做得最为出色,里面介绍了在物理学发展史中作出特殊贡献的物理学家、华裔的杰出物理学家、举世闻名的女性物理学家,值得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老师借鉴。

4.在教学结束后可以参考苏科版的做法,布置一定的开放性问题作为作业,让学生思考。

课堂教学的呈现是课程标准与教师学科素养的完美体现。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诠释物理知识,是建立在对教材良好认识的基础上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而不是照本宣科。研究教材、理解教材,站在一定的高度有选择地使用教材,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广俊.基于苏科版教材的初中物理教学渗透物理学史教育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2]祁映宏.中美物理教材插图的比较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8):143-146.

[3]张焕庭.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144.

[4]廖伯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8-114.

[5]劉炳昇,李容.物理八年级上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6.

[6]闫金铎.物理八年级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6.

[7]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物理八年级全一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11.

[8]彭前程.物理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8.

(栏目编辑 刘 荣)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