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举报总量同比下降40%

2019-03-27 01:06布轩
通信产业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诈骗主体责任

布轩

通信产业网讯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2018年底,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对防范打击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为信息通信业打击治理通信信息诈骗再出发吹起了“冲锋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强化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坚持源头治理和技术防范同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治理成效。截至2018年11月,用户举报总量同比下降40%,转售企业号码用户举报量同比下降75%。全国诈骗电话防范系统建成以来,累计处置诈骗电话5.85亿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随着通信信息诈骗治理工作持续深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涌现:

技术攻防博弈日趋激烈,诈骗分子千方百計规避技术防范策略,技术攻防呈现高对抗、快转移、难防范等特点;

网络安全与诈骗问题相互交织,钓鱼网站、恶意程序等网络安全威胁日益成为通信信息诈骗重要手段;

通信信息诈骗向物联网等新业务领域蔓延渗透。

作为通信行业主管部门,面对通信信息诈骗的新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创新治理思路,以更大的决心综合施策,坚持整治与防范同步推进,掀起一轮新的防范打击高潮。

一是各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在前期打击治理成效的基础上,面对境外电话诈骗、物联网卡诈骗等问题,立足企业本身,牢筑防范诈骗网;在制度规范和责任体系建立等方面完善细节,严堵工作上的细小漏洞,织就严密的责任体系,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二是对症下药提升技术防范能力。通信行业各单位要时刻密切跟踪诈骗的最新动态,加大技术投入,加强技术攻关,在技术攻防战中“防得住,打得准”。在防范打击通信信息诈骗过程中,各单位要加强合作,建立专业化技术团队,研发适合网络侧和用户端的技术产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事中事后处置能力,增强主动出击能力,从“被动防御”变为“精准打击”,全面增强诈骗信息监测预警、综合分析和防范处置的能力,让诈骗行为无所遁形。

三是协同治理多元发力。努力营造政府、企业、厂商、高校、社会组织、用户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新格局。积极推动责任主体工作机制联动,每个责任主体在增强自身治理能力的同时,延伸工作手臂,与公安、宣传、法治等部门联手,加强资源信息共享,探索建立通信行业用户信用体系、涉嫌诈骗人群联合惩戒机制等。

猜你喜欢
诈骗主体责任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