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理论思考

2019-03-27 12:24黄红平王明华
廉政文化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新时代

黄红平 王明华

摘 要:新时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基于长期反腐败斗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客观要求,是夺取和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行动遵循。当前,正确理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逻辑基础、内在关联、本质要义和正向效应,有助于明确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新策略。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实现路径上,要重在凝聚思想共识、构建三维机制、夯实政治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三维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19)06-0034-06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和公敌,如何有效反腐败始终是困扰世界各国的一个重大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基于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严峻复杂的反腐败形势,在顶层设计上推出新的战略部署,要求“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1]。2019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新时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深化标本兼治,夯实治本基础,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2]。应该说,“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这一科学论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根据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对新时代腐败发展特征和反腐倡廉建设规律深刻认识的智慧结晶,标志着新时代党的反腐败策略逐步完善与成熟。当前,在理论上深入探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缘由、深刻内涵和实现路径,无疑将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宝库,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对于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实现建设廉洁中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时代价值。

一、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缘由

为什么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这不是无缘无故的。据文本考察可知,其正式提出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最早可追溯至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的要求。随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这个表述调整为“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3]。期间,经过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要求“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4],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一锤定音确定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客观而论,它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治理腐败的基本规律,详细描绘出未来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路线图。

(一)基于长期反腐败斗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

腐败现象不仅与党的性质、宗旨和理念水火不容,而且严重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坚决反对腐败始终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立场。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历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都把反腐败斗争提高到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来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过硬”的策略,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中央領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预防的反腐败方针,做出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战略决策。跨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深知“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的严重后果,着眼于严峻复杂的反腐倡廉建设形势,勇于担当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使命,厉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实际成效,不敢腐的震慑得到持续强化,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对比新时期与新时代以来两个阶段的反腐败斗争,历史经验表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策略是史之所鉴,什么时候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败实际成效就显著,反之则效果难彰。

(二)新时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立足于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的深刻变化,瞄准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创造性地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宏大构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成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现代化的总体方略和行动指南。战略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性问题。就当代社会主义中国而言,屡禁不止的腐败问题不仅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而且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大障碍。从问题导向的视角看,腐败问题无疑是影响新时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因素。腐败造成两极悬殊,背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腐败助推灰色利益固化,阻滞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动力;腐败导致权力被滥用,违背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战略保障的要求;腐败消解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疏远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关键。可以说,如何有效开展反腐败斗争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存在内在的逻辑关联。新时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实际上是顺应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主要内容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新时代夺取和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行动遵循

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建设社会主义廉洁政治,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时代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勇气,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原则,“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反腐败斗争成效逐渐显现。从最初腐败与反腐败两军对垒呈“胶着状态”,到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指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指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再到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新任务,深刻反映了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和显著成效。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反腐败斗争大功告成了?2019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但反腐败斗争还没有取得彻底胜利”,“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零容忍的决心丝毫不能动摇,打击腐败的力度丝毫不能削减,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5]新时代夺取和深入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需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其提供行动遵循,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深刻内涵

一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理论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既是来自于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成果,又是习近平新时代党建创新理论的重要内容。如何正确理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深刻内涵,即其逻辑基础是什么、三者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内在逻辑关联、本质要义为何、可能产生什么正向效应等问题,关乎是否真正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精髓,关乎能否夺取和深入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均需要进一步挖掘。

(一)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逻辑基础

“对症下药”是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的智慧结晶。腐败原指有机体腐烂或溃败。在世人的眼中,把腐败形象地比喻成为一种“病”是不为过的。腐败既可以发生在单个的个体身上,又可以广泛寄生于社会肌体之中,它是一种独具自身特色和特殊形态的“病”。单个的个体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因此治理社会之“病”必须首先审视个体之“病”。换言之,弄清发生在个体身上的腐败之病的机理,是有效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必由进路。在此意义上说,新时代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策略,实际上有着深厚的逻辑基础。那么腐败行为是如何发生的?众所周知,任何行为的产生,必然是行为主体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萌生主观动机的结果。同样的道理,腐败行为的生成要求行为主体具备腐败条件和腐败动机,用简约的公式表达就是:腐败条件(即公共权力和制度缺陷)+腐败动机=腐败行为。这个公式表明,腐败行为的发生,主要是行为主体在一定的环境下对腐败之得失权衡进行“敢、能、想”的结果,“敢腐败”是腐败发生的前提,“能腐败”是腐败发生的基础,“想腐败”是实施腐败行为的关键。新时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策略,正好是对腐败行为发生机理的对症下药,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内在关联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从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转变的重要方法論。相互独立且紧密相关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特征。相互独立是指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个要素承担不同职责,发挥不同功能。具体而言,不敢腐主要侧重于惩治和震慑,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使行为主体在严惩的高压线之下不敢越雷池半步,坚决遏制住腐败问题蔓延发展的势头。不能腐主要侧重于制度和机制建设,强化对公共权力的立体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扎紧制度之笼,使行为主体在严格监督之下无机可乘。不想腐主要侧重于教育和引导,着眼于针对腐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固本培元、正心修身,从思想源头上来消除行为主体的贪腐念想。同时,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又是一个相互融合、交互作用、有机统一、紧密相关的整体,全方位贯穿着纪律、法律、制度、规矩、理想、道德的要求。在其中,不敢腐是不能腐、不想腐的前提;不能腐,是不敢腐、不想腐的保障;不想腐,是不敢腐、不能腐的防线。新时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关键在于“一体”二字,即强调务必同步推进、同向发力,在推进不敢腐之时要注重挖掘不能腐和不想腐的功能作用;在推进不能腐之时要注重吸收不敢腐和不想腐的有效做法;在推进不想腐之时要注重发挥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和不能腐的约束作用,增强反腐败斗争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将各自独有的突出优势真正转化成为反腐败的整体效能。

(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本质要义

作为引领新时代夺取和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顶层设计,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策略,体现出“稳”与“进”两个层面的价值意蕴。所谓“稳”就是它高度总结和凝练了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功经验,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进”则是指它为未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体系。“稳”是基础,“进”是方向,二者相比较,后者更能突显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本质要义。一是其重点是从解决腐败存量转向遏制腐败增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的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显现出巨大的实际效应,腐败案件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自然要求必须把反腐败斗争的重点转移到遏制腐败增量上来,实现廉政治理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其核心是把权力关进制度之笼。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监、权为民造福,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秉持的权力观。不能腐,必须要破解的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防止权力发生异化,让其回归服务人民的工具本性。三是其关键是培育自觉奉行廉洁的德行。腐败之根源,在于人的德行溃败。不敢腐、不能腐的实现有外在的硬约束,而不想腐的实现依赖的是发自个体内心的自觉,往往更难。新时代要把党的思想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建设做实,使党员干部形成不想腐的主体自觉、思想自觉、德行自觉,这是反腐败斗争走向治本的关键所在。

(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正向效应

人类社会反腐败斗争的经验一再证明,任何卓有成效的腐败治理都必须准确把握“惩”与“治”的辩证逻辑关系,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协调推进。新时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惩治和预防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同推进、自律与他律相统一,是一个完整的反腐败策略体系构想,其最明显的优势就是既各有侧重又整体协同,突破了过去沿袭已久的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线性思维,实现了反腐败力量的优化组合,因此必将产生强大的正向效应。一是促进反腐败理念创新。相较以往,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鲜明特色,就是强调“一体”,即协同治理。换言之就是要更新理念,把反腐败斗争视作一个有机整体,融合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于一体。二是实现反腐败力量整合。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蕴含着“刚”和“柔”两种反腐败力量,而这两种力量又归属于不同的反腐败机构。不敢腐、不能腐体现刚性力量,不想腐体现柔性力量。新时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就是要把归属不同反腐败机构掌握的力量整合,实现刚柔相济,汇聚反腐败合力。三是助推反腐败功能优化。新时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由于全方位、全过程之中贯穿着纪律、法律、制度、规矩、理想、道德的基本要求,从而使三个要素分别具有价值导向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宣传教化功能,实现反腐败功能的优化,有助于提升反腐败的实效性。

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夺取和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毋庸置疑,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必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既要夯实治本的基础,又要敢于运用治标的利器。然而,当下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构建一套立意高远、逻辑严密、有序互动的全方位反腐败策略大格局,满足强党所需、发展所驱、民心所向,是一项严肃而迫切的重大课题。

(一)凝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共识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凝聚思想共识,是推动实际行动的前提和保障。新时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在反腐败斗争实践中产生标本兼治的实效,就必须统一理念认知,凝聚思想共识。但怎样凝聚思想共识?首当其冲的是要澄清实践中人们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认识误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应该说是指引新时代反腐败斗争从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转变的先进策略。这种反腐败策略源自于现实生活,但又高于现实生活。当前,相较于日益严峻、艰巨复杂的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实践中,人们存在着不少认识上的误区:一是缺乏系统思维,即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简单地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认为有一个固定的先后次序,以为只能一个要素完成后才能去做下一个,不能做到宏观筹谋、总体规划。二是缺乏价值思维,即各个有利益、各自有打算,基于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所产生的政绩效应大小,有选择地开展工作,做不到协同共治。三是缺乏战略思想,即满足于一时一地的反腐败斗争成绩,没有从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格局、长时段来思考问题。实事求是地说,这些认识上的思维误区,割裂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削弱了三者互补的功能優势,都亟待予以纠正。

(二)构筑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维机制

好策略需要好机制。新时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尽管是一个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反腐败策略,但要使之真正落地开花结果,必须要有配套的廉政治理机制,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个要素各显神通之时相互兼顾,达到协同治理。当务之急是要构筑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维机制。一是以高压惩处为重点,着力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强调惩戒的重大意义不是在于其严酷性,而是在于表明从事腐败行为被发现查处的不可避免性,旨在促进行为主体的理性权衡。一般而言,当惩治腐败的力度加大,人们往往因为腐败成本变大和被查处的概率变高而选择收手。因此,新时代必须始终保持高压惩治腐败的态势,不管什么人,不论其担任什么职位,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应予以严惩。二是以制度机制为重点,着力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一段时期以来,腐败问题之所以易发多发高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格,对权力制约和监督不到位,甚至错位、缺位。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权力的监督制约问题,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三是以理想信念为重点,着力构建不想腐的自律机制。如果说不敢腐和不能腐重在他律的话,那么不想腐就是强调自律。相对于他律的外在强制性特征,自律主要依靠内心的自觉,其特点是养成慢、见效迟,但一旦形成则效果持久明显。构建不想腐的自律机制,实际上就是要与不敢腐的惩戒机制和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形成“刚柔并济”两种反腐败力量的互补兼容。

(三)夯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基础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过去人们常常持有一种观念错觉,单纯地认为纪委是主抓反腐败工作的专责机构,那么反腐败斗争就是纪委一家的事情,与党委及其下属职能部门无关。事实上,这种观念是极端错误的。反腐败斗争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新时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必须汇聚强大的反腐败合力。然而,要汇聚起强大的反腐败合力,就务必为之夯实坚强的政治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明确提出,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无论是党委的主体责任还是纪委的监督责任,都是党委和纪委必须担当起的政治责任。因此,新时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需要强化“两个责任”的落实,为其夯实政治基础。一是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它既涵盖党委领导班子和党委职能部门的集体责任,又涵盖领导班子成员的个人责任。党委领导班子和党委职能部门及其成员必须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负起主要责任。二是强化纪委的监督责任。执纪监督问责是纪委的主责主业,这就决定了纪委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负监督责任。纪委要协助党委对各个反腐败机构在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维机制上加强督促考核,以是否达成协同共治、持续有效作为检验工作业绩的关键标准。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J].党建,2017(11):15-34.

[2] 习近平.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 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N].人民日报,2019-01-12.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N].人民日报,2014-10-29.

[4] 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从严治党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8-01-12.

[5]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 李克强主持 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 [J].党建,2019(2):6-8.

責任编校    陈 瑶

Abstract: The wholesale promotion in the new era of the mechanism of not daring to corrupt, not able to corrupt, and not wanting to corrupt is based on the thorough-going consideration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experiences in the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in the long run, the subjective requirement of the coordinated promotion of the “Four Forms of Comprehensiveness” strategy, the action guidance to win an overwhelming victory in the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At present, an appropri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logical basis, intrinsic connection, essential meaning and positive effects of this mechanism in a comprehensive manner will help to clarify new strategies for combating corruption in the new era. Vital steps on the way to the realization of such a strategy are found on consolidating ideological consensus, building a three-dimensional mechanism, and strengthening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

Keywords: new era;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three-dimensional mechanism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