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笈千里,尊师好学的好榜样

2019-03-28 07:29○李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程颐张伯苓彭德怀

○李 婧

原 文

负笈(jí)千里,苏章从师之殷(yīn);

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

弟子称师之善教(jiào),曰如坐春风之中;

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

词 语 解 释

负:背着。

笈:箱子。

千里:泛指遥远。

苏章:字士成,北海人,曾经背着书箱不远千里寻找老师。

从师:寻找老师,求学。

殷:殷勤,殷切。

立:站立。

程门:程颐的门外。

游杨:指宋代人游酢(zuò)和杨时。

立雪程门:同“程门立雪”。游酢、杨时都是著名的哲学家程颐的学生。他们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就去拜见程颐。当时程颐正小憩,他俩就侍立在门外,当程颐发现他们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译 文

负笈千里:讲的是苏章勤奋好学,常背着书箱,不远千里去寻师求教的故事。形容苏章寻师的殷切。

立雪程门:是说游酢和杨时对老师程颐的尊敬。

学生称赞老师善于教导,就说像坐在感化万物的春风中一样。

学业有成,感谢老师的教导,就说受到了符合时令的雨露的滋润和感化。

老一辈革命家的尊师故事

毛泽东向老师敬酒

1959年6月,毛泽东来到阔别多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的私塾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周恩来与张伯苓

1951年,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因病逝世,周总理立即赶赴天津吊唁,同时领衔组成张伯苓治丧委员会,亲自送了花圈,花圈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去世后,周总理一直关心张伯苓的家属。1961年经济困难时,周总理送去500 元人民币,并嘱咐天津市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照顾,直到张夫人去世。

朱德给老师敬礼

1959年春,朱德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演出前,朱德正和身边观众谈话。这时,一位耄耋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彭德怀穿便服会见教师

1957年八一前夕,彭德怀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彭德怀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如今有些人受旧思想的影响,瞧不起中小学教师,我们应改变这种不良风气。”接见时彭德怀频频向老师们问好。

说一说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元帅,这些名字或许在我们的生活中被提起的次数远不及某些歌星影星,但,正是他们,领导着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建立了人人平等的新中国,我们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虽然在故事中,他们已经成为了国家的领导者,但在老师面前,却一点儿官架子都没有,而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可是,在一些现代人的心中,老师这种职业不但不再崇高,反倒成为了笑料的来源,例如网络上时常出现的“老师与小明”的笑话。亲爱的同学们,对于这些笑话你怎么看?如果是你,你会传播、编造类似的笑话吗?

猜你喜欢
程颐张伯苓彭德怀
彭德怀:一把扯下自己的画像
程门立雪:北宋学者程颐的家风故事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彭德怀不愿照相
自黑也能激励人
程门立雪
张伯苓在教育与政治之间
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
张伯苓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