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赏石故事,为什么还是记不住?

2019-03-28 05:24吴雨洁byWuYujie
宝藏 2019年3期
关键词:信息源赏石大脑

文/吴雨洁 by Wu Yujie

(一)

我们总编老炉子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人要读书看报”。潜台词是每个人的视野都有天花板,所以更要保持谦逊,将活到老学到老变成一种生理惯性。

况且在这个年代,多的是让你阅读学习的媒介。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地向你传达更活泼、更实用、更深刻的讯息,早已不仅仅是读书看报那么乏味了。

照理说,这样好的条件,应该催生了更多的火花才对,但结果反而是很多人变得懵圈起来。A人物串到B朝代,C特征联系到D石种……好像看得越多,越串戏!

这种现象可以统称为“假用功”。

不但你可能有,你家的孩子们在学习中也可能时常出现。只不过并不是自己有意装假,而是力气用错了方向,给脑子平白添乱。

(二)

这就好比一间房子,什么东西都乱摆进去。

乍一看,家富仓满。但其实要用的东西根本找不到,有也形同没有。

我们的大脑就是这间房子。

(三)

所以接下来要讲的这些方法,不但对我们学习赏石知识有用,对你其他领域的工作学习有用,更对家中晚辈的学业有意义。

因为人的脑子就这么一个,一旦学会整理使用它了,就凡事都能受益了。

(四)

人的大脑记不住东西,常见的可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没印象,原因是刺激不够深。

就好比一块精彩绝伦的石头,你神不知鬼不觉就牢牢刻在心底了,时不时还心动一下。而那些长得一般般的,可能经人反复提醒也对不上号。

这个情况其实很好解决。对付它的方法,是要本着一种泡妞的态度——“多见几次”。反正隔三差五在面前转悠一下,先想着见100次再放弃,那说不定才到20几次时,就已经脸盲变眼熟了。

不过你也可以延伸娱乐一下,观察到底哪类东西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记牢,而哪些软磨硬泡愣是记不住,说不定会对真实的自我有个醍醐灌顶的认识。

(五)

言归正传,记不住东西的第二种是拎不清。

具体表现为:各种知识点恍惚也是知道的,但是它们彼此间缠绕混淆,也没法准确地把意思讲解出来。

这种问题特别常见。而它的唯一根源,就在于信息碎片化,没有网状组织。

已故的大学问家金克木写过一则轶事——陈寅恪幼年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 陈寅恪很惊讶,以为对方老糊涂。等到自己也老了时,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

金克木也把这个问题琢磨了一辈子。到了晚年终于恍悟,原来书真的是能读完的。

因为——文明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结构、有系统的!找到知识之间的头绪、结构、系统,也可以说是找到了密码本。

这个话有好几层意思,听我跟您慢慢分解。

(六)

第一步是要会挑剔。

譬如《云林石谱》是后来许多赏石文献的出处。你放着这个不读,去读那些几百年后,三流文人传抄得错误百出的古文古谱,当然是左右互搏,搞不清真伪。

又譬如放着正经的医学文献不看,去听信朋友无脑转发的野路子养生知识,吃得自己阴虚肾亏也是活该。

这个功夫叫做“筛选信息源”。翻译过来:不是谁的话都得听,不是谁的话都要信。

三流文章往往是二流观点的肢解,二流观点常常是一流智慧的发挥。人类智慧不仅有边界,而且真智者是非常稀有的。如果你能取高就法,从第一流单刀直入,那么就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能在一个领域做到真正精进勇猛!

就好像你熟悉了一个人本尊后,他的各种角度的照片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如何变装,都不容易使人弄晕了。

(七)

做到了筛选信息源,只是烧好了坚固的砖瓦。

再好的砖瓦,若胡乱堆砌,也可能导致大厦坍塌。此处涉及的是大脑存放资料的方式,也是“书读完了”的奥秘所在。

我们都知道,渔网看似庞大,但是只要你拎起一个主线索,整张网都能被轻松收起。信息也是这样。

过去读一本书,虽然花的功夫长,但是有了体系后很难以忘记。而我们现在吸收到的信息越来越碎片化,虽然入口轻松,但是没体系,容易记了A忘了B。

你可以把这个过程想象成:将一幅完整的渔网,剪切成千万个织物碎片。以前大脑的任务是拎起一张网,所有的小东西都会被牵扯着调动起来。而现在大脑的任务变成了,要收集千万个毫不相干的东西。每个看起来都是一小块,但其实给大脑增添了千千万。

人类文明中,没有一个知识是会单独存在的。它总是会承上启下、左右贯通地联系到其他的信息点。而如果你足够渊博,足够耐心,所有的东西会最终形成逻辑链条,甚至是一张严密的逻辑网络。

如果你愿意的话,这张坚固网甚至可以作为你一生学习的强有力基础。你可以将它织得越来越细密,或者越来越宏大,以便你轻易打捞附着上越来越多的知识点。

这个过程是在不断加速的。而且这张网络越是不断修缮,越将难以被轻易击破。

(八)

你当然可以凭借自己的脑力将这张网编织完成。

但更好的方法是使用一些现代化的工具。

譬如思维导图或者家谱树这一类的软件。

它不但更直观,而且是以字符的形式存在的。只要存储在任何一个可以多平台操作的电子笔记本中,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手机、电脑……轻松检索并随时增补。

我个人觉得,将它形成一个电子文本还是非常必要的。人类已经从单纯的生物时代进入了半机器人时代。这意味着你可以也应当使用科技来延展自己的生理属性,突破千百万年来一个单纯的灵长类生物所能够达到的能力极限,做前人难以实现的事,在赏石史上记下这个时代的特殊印记。

(九)

以上讲了帮助你提高记忆的两个方法。

一是厘清信息源,保证你所接受到的知识是准确可靠的。这样大大就减轻了记忆的负担。

一是编织信息网,让信息形成逻辑网,这样就不容易断片儿。

但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主动性的输出。

在警察审讯的环节中,经常要一个人在陈述他所做的事情后,再按时间线索倒叙一遍。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无论是正着讲,还是倒着讲,当事人都能够讲得清楚。但如果这件事情本身是编造的,大脑就会卡壳,难以继续。

因为已经被掌握的东西是有这样特点的:就是无论你正话说,反话说,用故事来说,举数据案例来说,你都能够将这个事情解释得清清楚楚,也经得起任何人的盘查质疑。

而一旦你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讲清楚的时候,其实就说明你根本没有理解他,更不可能是真的记住了它。

所以不仅记忆能帮助表达,表达的工作也会倒逼着你,搞定记忆!

作为普通石友,我们不可能都有机会来正儿八经地写作,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跟孩子们说,跟老朋友们说。

你可以抱着讲100次才能彻底记住的心情努力。不过据我观察,再迟钝的人,一般讲到五六次的时候,事情就已经牢牢刻在心底,再也难以忘记了。

猜你喜欢
信息源赏石大脑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睡眠者效应
第10个赏石日欢庆建党百年·唱响赏石之歌
赏石谈艺录
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源
美国智库对华军事研究的信息源分析——以兰德公司2000~2013年报告的引文分析为例
与信源保持距离—体育记者如何协调与信息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