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营泻热化瘀汤治疗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9-03-28 16:14王安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2期
关键词:热化患肢下肢

王安奎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黄山镇卫生院,山东临沂 276133)

深静脉血栓指的是患者的血液因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 血流缓慢等原因非正常凝结在深静脉内,其是一种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会发展成为血栓形成后遗症,患者患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高,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 临床多使用抗凝、溶栓等西医治疗方法治疗此病,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会影响疗效。 中医认为邪侵脉络、郁滞化热、血热壅盛是形成血栓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疗深静脉血栓的原则是清热、凉血、散瘀[2]。 该次该院以2018 年2月—至2019 年3 月为研究段, 在西药基础上给予部分患者清营泻热化瘀汤,取得满意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收治的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选取78 例进行该次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医师告知患者治疗方法并让其自行选择,选择西药治疗的39 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西药+清营泻热化瘀汤治疗的39 例患者为观察组。 对照组有男20 例,女19例;年龄22~74 岁,平均年龄(45.50±4.53)岁;发病部位:左下肢17 例,右下肢14 例,双下肢8 例;病程3~28 d,平均病程(12.42±2.34)d。 观察组有男19 例,女20 例;年龄23~76 岁,平均年龄(45.87±4.23)岁;发病部位:左下肢17 例,右下肢15 例,双下肢7 例;病程3~26 d,平均病程(12.21±2.56)d。 两组患者的发病部位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高。

纳入标准: 患者均符合WHO 制定的深静脉血栓西医诊断标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及疗效标准(2015 年修订稿)》的中医诊断标准,并经CT 等确诊;患者的年龄不低于18 岁;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患者的临床分期为早期;患者无药物过敏史。

排除标准:患者已经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有出血倾向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将10~20 万U 尿激酶注射液(国药准字H44020647)加入至250 mL 葡萄糖溶液中,行静脉滴注,2 次/d;皮下注射5 000 U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0190)1 次/d;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14021593),1 片/d,1 次/d。治疗2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清营泻热化瘀汤,药方组成为:芒硝6 g,甘草9 g,生大黄12 g,赤芍、紫草各15 g,益母草、水牛角片各30 g,将以上药材加至200 mL 清水中浸泡30 min,后加入800 mL 清水进行煎煮,取汁200 mL,1 剂/d,分早晚2 次口服。 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及治疗2 周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低切黏黏度(PV)、血疗前及治疗2 周后, 测量并比较其患肢髌周、 髌下15 cm周径。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治疗前, 观察组患者的WBLSV、PV、PAR、FIB 分别为 (12.30±2.34)mPa·s、(2.31±0.34)mPa·s、(66.89±7.45)%、(5.64±1.42)g/L, 对 照 组 以 上 指 标 分 别 为(12.25 ±2.68)mPa·s、 (2.30 ±0.34)mPa·s、 (65.21 ±7.15)%、(5.60±1.51)g/L,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0.05、0.38、0.05,P>0.05); 治 疗 后 观察 组WBLSV、PV、PAR、FIB 分别为(9.22±0.54)mPa·s、(1.68±0.20)mPa·s、(54.71±3.41)%、(3.10±0.36)g/L, 对照组分 别 为 (10.86 ±0.60)mPa·s、 (1.98 ±0.30)mPa·s、(60.25±3.24)%、(4.15±0.40)g/L,两组相比,t 值分别为5.04、2.43、2.73、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患肢髌周、髌下15 cm 周径

治疗前,观察组的患肢髌周、髌下15cm 周径分别为(37.86±4.53)、(35.43±3.86)cm,对照组分别为(37.41±4.12)、(35.62±3.25)cm,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0.08,P>0.05); 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的患肢髌周、髌下15 cm 周径分别为(33.11±0.67)、(31.02±0.47)cm,对照组分别为(35.17±1.25)、(33.45±1.48)cm, 两组相比,t值分别为4.84、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患肢部位会出现明显的肿胀,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血栓则会脱落,容易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引起患者发生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主要表现为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静脉血管壁损伤、静脉血流缓慢,导致下肢局部缺氧、缺血,组织坏死[3]。 因此,临床治疗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通过抗凝、溶栓等方法再通血栓。 该次该院给予对照组患者抗凝、溶栓等西药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效果未达理想状态,原因是抗凝治疗不能在短时间内将血栓消除,患者有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而溶栓治疗会给患者增加肺栓塞、出血的风险,患者需要接受其他对症治疗,会降低治疗效果,短时间内不能有效降低血液的粘稠性[4]。 中医治疗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历史悠久,认为其属于“股肿”“脉痹”等范畴,患者因多种原因使脾失健运,水湿阻于脉络,久而郁化为热,湿热相结,致使此病发生[5]。 因此,中医治疗早期深静脉血栓的原则是清热化瘀。 该次该院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清营泻热化瘀汤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WBLSV、PV、PAR、FIB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在于:汤剂中的芒硝可以泻下、清热、软坚;生大黄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紫草凉血、活血,主用于血热毒盛;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有抗血小板聚集、凝集的作用;水牛角片凉血解毒,治热病头痛,壮热神昏等症甘草解毒、祛瘀、止痛、解痉,同时可以补脾益气、调和诸药[6-7]。 因此,以上药方合为清营泻热化瘀汤,可以凉血、活血、散旧瘀,降低患者血液的粘稠度,又能防止生成新瘀,可以改善循环[8]。 中药药性温和,加上甘草调和诸药的作用,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低,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早期深静脉血栓,中医为基础,西医为主导,可以全方位为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治疗,通过内外调理,可以使各自的药理作用发挥至最大[9],因此,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好于对照组。 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患肢髌周、髌下15 cm 周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下肢的消肿效果好于对照组。 与陆峥洪[10]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其报道中,治疗后观察组(n=30,使用西药+清营泻热化瘀汤治疗)的髌周、髌下15 cm 周径分别为(34.49±3.55)cm、(32.77±3.04)cm,对照组(n=30,使用西药治疗)分别为(35.51±3.55)cm、(33.58±3.1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 观察组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血液流变学在短时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WBLSV、PV、PAR、FIB 水平降低明显, 表示其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瘀血消散,下肢肿胀程度显著缩小。

综上所述,给予早期深静脉血栓患者清营泻热化瘀汤治疗,可以在短期内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降低患肢的血液粘稠度,加快血液流速,可以有效消除瘀血,改善患肢肿胀等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热化患肢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长波红外光学系统混合被动无热化设计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理解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基于MTF的红外镜头无热化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