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小伙说“年轻人对中国印象很好”

2019-03-28 04:21
环球时报 2019-03-28
关键词:加德满都尼泊尔环球时报

走进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闹市区泰米尔,《环球时报》记者首先看到街道两旁遍布着杂乱无章的电线。透过密织如网的缝隙,记者很快捕捉到一连串汉字:中国朋友最可爱,加德满都很有爱,进来看看你会买;100%纯羊毛,直邮中国,价格可议……

在这里,中企物流标牌随处可见。偶尔飘来的兰州牛肉面香气,让记者恍若回到中国一般。记者只要在泰米尔区的路上驻足一会儿,就会有热情的店员上前用地道的普通话吆喝推销。汉语似乎成了尼泊尔闹市区小商贩的“标配”。“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过来投资、购物,谁会汉语就能招揽到更多顾客。我特地报了一个学习基本商业用语的汉语班,班里至少有半数人都打算去中国做生意。”泰米尔街区一名尼泊尔商贩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在加德满都最繁忙的购物街“新路”,华为的招牌十分醒目。当地一名手机销售员告诉记者,这两年,华为、小米等品牌在尼泊尔年轻人中很受欢迎。

今年28岁的尼泊尔小伙尼瓦纳和他的家人都使用华为手机。他与父亲西苏巴目前在一家中企工作。西苏巴曾在1991年到中国留学,受父亲影响,本来想去欧美国家上大学的尼瓦纳最后选择去中国学习电子信息工程。“1991年,我父亲与几千人竞争才得到去中国留学的机会。如今,这样的留学名额每年增至上百个,”尼瓦纳对记者说,“尼泊尔年轻人对中国印象很好。以前我们只能通过本国媒体和西方媒体了解中国,现在,更多人有了亲身体验。”尼瓦纳说,尼泊尔的优秀医生不多,赴华留学的学生大多选择就读医学或者理工科,这些人往往都是“学霸”,“我很期待未来中国能开放更多机会,让尼泊尔人学习中国先进的铁路技术”。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强大,中国在尼泊尔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尼中经贸协会会长拉杰什·乌帕德亚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当地中产阶层家庭里,电视、冰箱、厨具等物品很多来自中国,“质量明显比从印度进口的好。普通百姓都希望进口更多中国产品,人人都知道中尼铁路”。

据乌帕德亚雅介绍,尼中经贸协会经常举办“一带一路”研讨会,“每场活动几乎座无虚席”。他们还会带领一些商务团去中国考察。记者在他办公室的日程表上看到,该机构关于尼中贸易的活动已经排到今年下半年。

致力于尼中友好事业已有30年的尼中合作协会会长普瑞姆·沙格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尼泊尔的“出镜率很高”。沙格尔提供了一组数据:自2017年5月中尼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共有超过1400家中企在尼泊尔注册,印度公司入驻的数量则不足800家。“中国投资几乎在尼泊尔占了半边天。”沙格尔表示。

“选择合作伙伴,最重要的是友善与信任。”在加德满都运营一家租车公司的塔西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2015年印度切断尼泊尔油气供应的做法令他印象深刻,“那时候我觉得,我们与印度在心灵上的距离变得遥远了”。与此同时,塔西说,他能感觉中国人是真心诚意来帮助尼泊尔人的,“每当我看见订单上的乘客姓名是中文拼音,我都想亲自送他们到达目的地”。

不过沙格尔告诉记者,这两年,“印太战略”概念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在尼泊尔的影响力。但他相信,中国有能力以“高效和智慧的方式”处理好邻邦外交问题。▲

(胡雨薇 彭泽锋)

猜你喜欢
加德满都尼泊尔环球时报
看好了!
灰的城
尼泊尔的忧伤
尼泊尔的印象
尼泊尔 震后的日常生活
夺命泥石流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本报五一期间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