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云的这五大要点 看看谁更有发展

2019-03-28 01:23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企业级合作伙伴亚马逊

几年前,“公有云”刚冒出来的时候,大众对这一新概念摸不着头脑。几年过去了,公有云的常识已经不用再普及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应用,都已经离不开公有云了。但是,随着公有云逐步走向成熟并成为香饽饽后,各路业界领军企业一并涌了过来。

粗略估计,目前对外提供公有云服务的平台和品牌,大大小小有上百家,公有云貌似进入了“火拼”的阶段。究竟选择哪种公有云,以及如何衡量公有云平台现有及未来的实力,作为用户的政府和企业客户,一下子没有了主心骨。

总体来看,界定公有云的综合价值涉及到五大要点,分别是懂不懂数字化转型、有没有操作系统级技术能力、有没有经过市场规模化验证、有没有生态体系支持和是否受公众监管。在这五个指标上的表现决定了一家公有云平台的价值和竞争力,但如果从满足客户需求和价值创造角度出发,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层阶梯式的考量维度:一是能否满足业务需要;二是总体拥有成本的高低;三是能不能引领业务创新。

基本需求PK

作为业务支持方的IT基础设施,是支撑企业业务发展的底层设施,所以保持业务的连续性,不因故障或稳定性问题而导致业务中断或停摆,这是衡量公有云服务最基础的指标。

互联网产品的技术架构讲究用户的承载力和伸缩性,有没有经过规模化验证是评判公有云平台稳定性、可靠性、扩展性的重要指标。目前,公有云市场上排名前三的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云三家,收入规模都不小。

IDC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报告》显示,阿里云占据了47.6%的份额,排在第二位的腾讯云份额仅为9.6%。通常来说,规模越大的厂商所覆盖的客户数量越多,支持的业务场景越丰富,早已经受过了规模化的验证。相比排在后面体量小的云服务平台,可能在业务验证方面不保证稳定,而就算在企业级市場里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华为云,由于进入时间较晚,规模化验证这关也要经过考验。

另一个指标就是是否有丰富、完整的生态体系的支持。企业级服务与消费市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特别强调生态的构建。因为对企业用户来说,软硬件的迁移、购买和持有的成本非常高,如果生态体系不成熟,仅靠企业一己之力,根本支撑不起一个生态,客户也会因为选择少而在各个环节上遇到麻烦。反过来讲,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越多,越能形成合力,生态的势能才足够大,最终形成强势的竞争壁垒。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云服务平台缺乏庞大生态的支持,也就很难满足客户业务的需求。拿AWS来说,仅靠其自身并不能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所以AWS一直在构建生态系统。AWS有专门的合作伙伴计划APN,目前在全球已经有超过1万家技术和咨询合作伙伴。

阿里云经过了9年的发展,自然也明白生态体系的重要性。数据显示,阿里云的合作伙伴数量已经超过8000家,涵盖了咨询公司、系统集成商和主流ISV等。截至目前,阿里云生态体系下的合作伙伴服务客户数超过10万家,伙伴业务年增长率超过了200%。2017年,阿里云合作伙伴在云市场上的订单数超过200万单。

无疑,生态体系是一个联合体,是由小舢板结成的大舰队。而生态体系壮大了,势必会挤压其他生态的空间,于是就会出现马太效应,即“大生态大者恒大”。这就带来了一个结果,规模小的、实力弱的生态体系会持续被弱化。

总体拥有成本对比

企业级解决方案领域的购买决策方式与消费级完全不同。从表面上看只是买了一套硬件或软硬结合的解决方案,是一次性成本,但实际上,用户购买企业级产品和服务需要考虑到对已有硬件、软件投资的保护,要尽量做到兼容和可用,同时还要将后期所带来的成本考虑在其中。所以才有了“总体拥有成本即TCO”这个概念,大概意思是要拉长时间周期看,或考虑到未来的迁移、异构支持、运维、定制开发等总体成本,而不能贪一时便宜。

最近,有关“拿来主义云”的讨论甚嚣尘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认为,“拿来主义”盖不出高楼大厦,自主研发的云才能走得更远。其言外之意是很多竞争对手都在走“拿来主义”这条路。这句话刚刚冒出来,就在行业里捅了马蜂窝,得罪了一大票人,甚至不少人站出来质疑。

自主研发应当一步一个脚印,其难度大、需要的周期长。而“拿来主义”抄的是近路,能快速地把产品推向市场。公有云市场有两大流派:一个是走自主研发路线,排在前三的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云都属此类。另一类就是“拿来主义”派,就像安卓一样,云计算领域里也有OpenStack等开源平台。

如果将自研云和开源OpenStack进行优劣对比,实际上是总体拥有成本的对比。“拿来主义云”的控制权不在自己手里,对客户来说,可能会出现因更新停止或技术放弃,导致以往的设备和软件投资都白费了。这样的事件并不少见,客户后期可能会付出更高的隐形成本。

而且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拿来主义云”版本分支繁多,因为没有总体规划设计,互相之间兼容性差,跨厂商、跨系统的能力弱,组件的一致性差,后期扩张性会直接受限。这些会导致“烟囱型IT”的孤岛效应,结果需要不断地打补丁,后期成本越垒越高,总体成本反而会高很多。

另一条容易忽视的定律是:云厂商是否接受公众监管。这主要涵盖两个维度:一是是否有完善的合规认证,二是是否接受上市公司的监管,是否是一家公众公司。这两条都过关才更值得信赖,否则就很容易付出意想不到的成本。

认证方面,几乎与实力、规模可以划等号,亚马逊AWS在世界范围内提供服务,所以合规认证最为广泛。阿里云是亚洲合规资质最全的云服务商,亚洲、欧洲等重要合规认证,以及国内的重要测评、安全审查,阿里云几乎都通过并获得认可。其中,ISO 22301、CSA STAR Gold、德国C5附加条款阿里云是全球首家通过,德国C5和ISO27001则是亚太首家,MTCS Level3和ISO 20000是中国首家。

另外,把自己放在公共视野之下,也非常重要。亚马逊和微软、阿里、腾讯、金山都是上市公司,不单财务数据受到各类审计,运营、流程等各个方面也都受到监管。特别是美国上市企业,美国证监会SEC的威力是各家企业都敬畏的。相比,未上市的云厂商就没有这一层“保险“了。

懂不懂数字化转型

决定了你能不能做好“智囊”

最后一点是面向未来商业世界的。实际上,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选择云服务并不是终点,云只是一个工具,目的是要推动业务创新,给自身用户带来更流畅的体验,满足未来业务的需求。

公有云厂商如果仅仅能够满足客户现有业务的需求,这只是达标而已。但政府、企业客户更需要的是未雨绸缪,甚至在推动业务创新和转型升级上,能够超越IT基础设施的层面,给出更长远的规划,或者解决未来业务可能会碰到的问题。

所以说,更让客户信服的的公有云厂商,应该扮演的是智囊或军师的角色。

阿里巴巴本身是数字经济体的代名词,马云提出的“五新”战略已经在零售、制造等行业开花结果,并应用到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中。相比亚马逊AWS、微软Azure,虽然实力不弱,但明显的短板是本地化能力差。

猜你喜欢
企业级合作伙伴亚马逊
分不开的合作伙伴
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
聚焦IBIS全球合作伙伴——Carstar及Mitchell公司
美印合作伙伴
亚马逊雨林在燃烧
亚马逊卖的最好的100款玩具
节俭又“浪费”的亚马逊
CHIP全球合作伙伴
基于慕课网的“企业级应用开发”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亚马逊推荐:TOP 25热销玩具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