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冰盖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

2019-03-28 12:49木华
奥秘 2019年1期
关键词:伊比利亚冰芯罗马帝国

木华

科学家发现了一些全新史料,有望用于重写几个世纪以来一些备受争议的罗马历史问题。

备受争议的罗马史

很久很久以前,某年的3月15日,几十名身强力壮的政客——正式当选、并宣称效忠于共和国的元老,向他们的终身独裁官、正走向元老院的裘力斯·凯撒拔出了匕首。毫无防备的凯撒被刺23刀,倒在了血泊中。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战争终结了罗马共和国,并拉开了罗马帝国的帷幕。

2000多年过去了,人们的争论从未停止——从纽约中央公园内上演的舞台剧《裘力斯·凯撒》,到报纸评论版面对“凯撒主义”的控诉。考古学家发现新遗址,挖出银币、盘子或珠宝;学者们一遍遍重读古罗马作家西塞罗、萨卢斯提乌斯、卡图卢斯,揣摩他们笔下的凯撒。几个世纪以来,但凡是研究古罗马,用到的无非是这些手段。当然,它们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最近,其中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全新史料,有望重写几个世纪以来一些备受争议的罗马历史问题。该团队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气候学家组成,他们重构了古罗马的铅污染史,并据此对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800年间地中海一带的经济活动作出了大致估计。该史料距古罗马广场千里之遥,埋藏于格陵兰冰盖的深处。简而言之,他们重构的逐年经济数据记录了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盛衰。有关该记录的消息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大气中的铅反映罗马经济

每当古罗马政府要用钱时,就会下令开启新一轮的铸币生产。这些银币中,有一部分产自伊比利亚半岛的银矿。但这些银矿出产的并非纯银,而是银、铅、铜混合物,提纯所需的熔炼过程会释放出铅,从而造成空气污染。

一旦进入空气,这些铅污染物就会四处飘散,随风游走,一部分混入风暴,降落在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上。含有铅污染的雪或冻雨落在冰盖之上,与冰盖融合,形成最新的冰层。历经一个又一个世纪,冰雪逐层覆盖叠加,但已有的冰层始终不受扰动。1999年,气候学家开始在北格陵兰冰芯计划的驻地钻取冰芯。他们通过口径约1Ocm的管道,将这些古老的冰层带上地表,将其保存在洁净无污染的环境中。

该研究发现,伴随着有据可循的历史事件,包括战争与瘟疫,罗马的经济呈现出对应的消长。比如公元前218年,罗马与迦太基的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铅污染水平似乎呈下降趋势——而随着罗马军队打下西班牙南部的迦太基矿山并将其投入生产,铅污染水平直线上升。非暴力事件也从中得到体现:公元64年,当罗马贬值货币、迪纳厄斯银币的含银量降低时,空气中的铅污染呈现出下降趋势。

它为罗马历史上的关键性事件一一包括凯撒之死(以及耶稣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经济背景。公元前134年至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爆发了一系列内战与政治纷争,并最终走向灭亡,而该研究发现,与这一时期相对应的,是长时间的经济停滞与解体。在罗马帝国早期,尤其是“罗马和平”时期,整个地中海地区连续206年安定无事,与之相伴的,则是经济的繁荣。但对比其他研究,该研究显示,在“罗马和平”时期,西欧的铅污染水平或许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直至1800年后工业革命时期才被超越。

然而,铅污染并非对罗马繁荣的最忠实记录,因为对于罗马究竟如何看待自己的经济,学界仍不清楚。银币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罗马帝国鼎盛时期,银币的标准化程度已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从理论上说,如今的叙利亚、西班牙、意大利和土耳其都可以用同一种货币购买商品、服务和奴隶。

“这个统一货币区域的范围是无可比拟的。”伯纳德说, “而铸币发行量似乎也是空前绝后,展现了当时罗马经济的一体化水平和贸易水平。”

至于从现代角度讲,罗马的货币管理是如何进行的,我們依然不得而知。罗马的领导者们究竟是忽略流动性或通货膨胀,只要政府面临大规模支出,就一味地下令增发铸币呢,还是实行战略性的货币管理?对此,学界仍有争议。公元64年,尼禄下令货币贬值,这表明罗马帝国最终还是看到了增加货币流通量的好处。

怎样发现铅污染记录了罗马历史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之所以能有上述发现,离不开技术上的三大进步。

首先,近二十年中,计算机大气模型显著改进。凭借这些模拟,科学家估计出伊比利亚半岛的空气如何飘散到格林兰冰盖(在古罗马时期,这些空气中充斥着铅污染)。他们还能藉此区分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空气,以及欧洲再往东地区的空气。这也有助于其他的历史研究:研究发现,从公元前800年开始,空气中的铅污染水平逐渐上升,这与腓尼基文明向西地中海地区扩张的时间恰好吻合。

其次,化学家和水文学家也更善于在冰芯中找到微量矿物质。上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只能从冰芯中削取冰片,借以分析污染情况。现如今,实验室使用高度敏感的质谱仪,可同时探测35种元素和化学物。

相应的技术手段也日新月异。此次研究用到了2.5万个以上的冰芯数据点,时间跨度达2000年。哈佛大学气候学家、历史学家亚历山大·莫尔表示,另一个团队正在研究一种技术手段,可从纵跨2000年的冰芯中提取出20亿个数据点,同时不对冰层造成任何破坏。

最后,将数据点与确切年份挂钩的手段也日益成熟。过去十年,气候学、地球化学和火山学的研究人员跨领域合作,将重大气候事件的测年统一起来。最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过去2500年中每一场重大火山喷发的确切年份,并从庞大的自然气候记录中,将它们一一鉴别了出来。1257年,印尼撒玛拉斯火山大爆发,随后,包括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冰芯,以及世界各地树木的年轮,都显现出清晰可辨的化学标记。借助这样几场大爆发以及其他异常事件,科学家可以顺着冰芯回溯历史,将每一个冰层对应到具体年份。

通过这种一一对应,研究人员得以在冰层中,精确定位政治事件。比如,第二次布匿战争过后,虽然罗马占领了伊比利亚矿山,但当地的革命与起义绵延了几个世纪。直至公元前19年,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奥古斯都征服高卢的其余地区,将整片区域纳入新政权的统治。

铅污染的大幅上升与奥古斯都平定伊比利亚和高卢的时间完全对应。而伊比利亚和高卢正是这些污染的来源地,这都能对应起来。

铅污染促进了罗马的衰亡?

尽管如此,罗马历史上有那么几场重大事件,似乎并没有在铅污染记录中得到体现。公元541和542年,查士丁尼瘟疫或许使欧洲一半人口丧生,但在铅污染记录中并未凸显。此外,冰层中所体现出来的,也并非罗马铸币业的完整面貌:很多重要的银矿都坐落在希腊附近和东地中海一代,那部分污染也许未曾抵达格陵兰。

哈佛研究人员亚历山大·莫尔并未参与该研究,他说,即便对于这项研究,他也依然“很想知道,伊比利亚的空气是如何抵达格陵兰的”。莫尔团队的气候模型分析显示,气团一般从欧洲的西北部转移到东南部,跟此次研究的假设恰好相反。“因此,可能也有来自中国的铅污染,我们不得而知。”他说, “各种因素都要考虑。”

有学者认为,铅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罗马的衰亡。若铅污染本身就记录了这一衰亡史,其中将不无讽刺意味。从公元165年开始,一场瘟疫从东部侵入罗马,它被称为安东尼大瘟疫,会导致高烧、腹泻和皮肤脓包(有学者猜测是天花)。这场瘟疫导致数百万罗马人丧生,更是摧毁了罗马的军队。

罗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那一年,铅污染水平直线下降,此后,便在基线水平上维持了几个世纪。直至4世纪晚期,一个日耳曼部落推翻了西罗马皇帝的统治,空气中的铅污染水平才进一步降低。

猜你喜欢
伊比利亚冰芯罗马帝国
极地冰芯气候及环境记录指标研究现状与展望
青藏高原冰芯定年方法回顾及新技术展望
拉丁语在东罗马帝国消退缘于实际使用需求的减少
罗马帝国时期埃及地方审判管辖浅析
西班牙伊比利亚黑猪考察报告
科学家发现最古老的冰
伊比利亚火腿
伊比利亚山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