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性电影浅析

2019-03-28 11:32周兰
戏剧之家 2019年7期
关键词:叙事策略大众文化

周兰

【摘 要】本文以两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为例,剖析它们在题材上强烈的现实意义,在叙事策略上,运用了多种观众喜闻乐见的手法。同时,两部影片也为广大被歧视的印度女性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印度女性电影;大众文化;现实题材;叙事策略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7-0095-03

2017年、2018年,两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和被称为其姊妹篇的《神秘巨星》先后被引进中国,好评如潮。

《摔跤吧,爸爸》根据印度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曾经的摔跤冠军辛格培养两个女儿成为女子摔跤冠军,打破印度传统的励志故事。

《神秘巨星》则讲述了15岁的印度少女尹希娅突破歧视与阻挠,坚持追寻音乐梦想的故事。

一、现实主义题材:女性反抗霸权、自我觉醒的成长励志故事

《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两部电影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都是为女性呐喊,反映她们反抗霸权、自我觉醒的成长励志故事。

印度社会由于宗教、历史和传统文化等因素,长期处于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及复杂的国家体制中,使得绝大多数印度女性在社会中处于极端弱势的地位。特别是在印度北部农村,缺少教育,传统习俗腐朽、落后。这一点,可以从纪录片《生于妓院》和《印度的女儿》中略知一二。《印度的女儿》讲述了2012年在印度发生的震惊世界的黑公交车轮奸案,施暴者乃至不少律师、高官都认为:被强奸是女孩的错。

一直以来,电影在印度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电影王国,电影年产量居世界前列。相对于匮乏的物质生活,印度人似乎更崇尚精神上的满足,幻想于电影虚无缥缈的浪漫中,因此,印度电影往往极具浪漫色彩,严重脱离社会现实。服装、背景非常华丽,男女主人公载歌载舞,幸福欢快。当然,印度每年也生产少量严肃的、贴近现实生活的影片,但为数不多。《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这两部现实题材的影片,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悟。

《摔跤吧,爸爸》里面的摔跤家庭都来自印度北部的乡村。在印度,尤其在农村,女人从事摔跤行业是一件非常“出格”的事情,影片中的父亲顶住舆论压力、完全无视乡亲们的不解与嘲讽,对女儿进行严格的摔跤训练。

在印度,女性14岁左右就要嫁人,从此沦为生孩子、操持家务的工具。看似暴君的父亲将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女儿,实际上,也是强行改变她们被社会注定的人生轨迹。在姐姐吉塔决赛前的那一夜,爸爸对她说:“如果你明天赢了,并非自己独享胜利,有几百万个像她们一样的女孩跟你一起得胜,所有被认为不如男孩的女孩们、那些被迫做繁琐家务的女孩们、那些被嫁出去生儿育女的女孩们,明天你不仅跟澳洲选手比赛,还要跟这些轻视女子的人比赛!”

所以,这部电影在向印度社会传递一个信息:“当前强势的男权社会(印度)应该给予女性更多自我成长和探索的机会。”

而到了《神秘巨星》中,故事场景由北方偏远的乡村转移到了巴罗达,即印度中西部的一座城市。如果说在《摔跤吧,爸爸》中,歧视、压迫女性的男权社会,还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没有具体指向某个人,那么在《神秘巨星》中,则是由一个家庭,折射出印度社会的弊端。《神秘巨星》真实感人,通过小女孩的视角,用轻松励志的风格讲述了一个沉重的题材,展现了印度社会的诸多现实问题,比如男尊女卑、文盲、家暴等。母亲和尹希娅,中年和少年,两代印度女性,实现了女性自我意识不同程度的觉醒,以及保持了一颗追逐梦想之心。

影片挑战男性权威,直面反家暴话题。在印度,女性通常是没有做梦的权利的。电影中,女儿尹希娅掷地有声地说:“人都有做梦的权利,如果不做梦,那睡着、醒着到底有什么不同?活着和死去有什么不一样?”她勇敢、有主见,不愿再像母亲那样生活。影片描述了两次在飞机上尹希娅靠窗的位置被男乘客霸占的场景。第一次,尹希娅讨回座位的声音是怯懦的、试探性的,对方虽然不情愿,嘴里嘟嘟囔囔,但还是把位置让了出来。周围的乘客惊讶地看着这一幕。第二次,尹希娅则自信多了,她理直气壮地、甚至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要求对方让座,对方乖乖地照办。

母亲像所有的印度传统妇女一样,为了孩子一直忍气吞声。她的婚姻由父亲包办,嫁给一个看似有着较高社会地位的工程师后,却一直遭受语言歧视和家庭暴力。她没有收入来源,“哪个印度男人不打人”是她的逻辑。女儿的勇敢和活力,给了母亲很多力量。机场的情节充满了戲剧冲突,也促使母亲坚定地选择了离婚。当时一家人要乘坐飞机去利雅得,尹希娅独立办理了包括在孟买转机、确定座位等所有登机事务,这让父母二人都感到了一丝诧异。但给母亲娜吉玛最大震动的是女儿让那个占了靠窗座位的男人起来。她意识到了女儿的成长。她对长期以来蛮横无礼的丈夫说:“我的人生就没有意义吗?我就不应该有梦想吗?”

在这两部电影中,创作者也不忘随时穿插一些有趣的小细节,来有意突显女性的位置。在《摔跤吧,爸爸》中,邻居男孩被两个小姑娘打得鼻青脸肿,家长气势汹汹来讨说法。男孩的母亲声音大,一副不肯善罢甘休的模样,男孩的父亲却显然没有母亲强势,只是在旁边重复着母亲说的每句话后面的几个字,类似于我们中国百姓生活中常见的妻管严形象。《神秘巨星》中,表面喜感、内心却不失善良的夏克提·库马尔,被自己的妻子抛弃,尹希娅的小伙伴钦腾的父母也离婚了,影片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印度不乏这样泼辣的女性,并不都是逆来顺受的柔弱女子,女性如果生活不幸福,也可以选择离婚,也能独立自主。

二、叙事策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伯明翰学派的研究者斯图亚特·霍尔,认为“成群的人来听他们,买他们,读他们,消费他们,而且似乎也在尽情地享受他们。这就是大众文化”。简言之,大众文化就是大众做的一切事情,人们参与它、消费它、享受它。

伯明翰学派的中心人物雷蒙·威廉斯总结了大众文化的三层含义:1.为民众;2.生机勃勃的“大杂烩”,即包含政治倾向及大众欣赏趣味的东西;3.市场依赖。这三层概括起来就是民有、民享、民乐(民众喜闻乐见)。

要改变印度妇女的弱势地位,仅有个人的解放是不够的。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形式之一,传播范围广。如何讲故事?如何才能唤醒最广大的民众?如何才能将影片所要传递的思想内涵准确而不失生动地传递给观众?这就需要在叙事策略上下功夫。两部影片都做得非常成功,雅俗共赏。

(一)叙事结构。两部影片都采取了按时间顺序进行叙事。

《摔跤吧,爸爸》中有几个重要的情节点:其一,两个小姑娘第一次反抗。她们不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直到她们的朋友——14岁就被父亲嫁给一个陌生男人的小新娘在婚礼上与她们进行了交谈,她们才理解了父亲。其二,姐姐吉塔到国家体育学院深造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爱打扮、骄傲,还发生了与父亲的“沙场对决”,年老体弱的父亲败下阵来。这是姐姐的第二次反抗,也因此使她在之后的比赛中接连失利。在妹妹的帮助下,她向爸爸认错,在父亲的鼓励与引导下,加倍刻苦训练。其三,在大战的关键时刻,父亲却被关进了小黑屋,吉塔只能依靠自己。倘若她始终在父亲的羽翼下生存,能算真正的觉醒吗?不能!父亲不在现场,女儿依旧赢得了比赛。这是这部电影中,对女性身份的建立,对女性平等、独立的体现。

《神秘巨星》中,尹希娅热爱唱歌,吉他被父亲毁了,母亲卖了自己唯一的一条金项链为女儿买的笔记本电脑被砸得粉碎,母亲也因此遭到父亲的毒打,但母亲为了孩子,一次次隐忍。甚至尹希娅为了不伤妈妈的心,决定违心地接受父亲的安排,一起到沙特阿拉伯去。直到在机场,忍无可忍的母亲终于爆发,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丈夫。

两部电影的剧本扎实,情节安排循序渐进,每一段冲突和转折都设计得合理到位,同时又能紧紧抓住我们的情绪。有几处让人跟着会心一笑,抑或是热泪盈眶。

(二)人物塑造。《摔跤吧,爸爸》中,姐妹俩既天真、活泼,又很崛强。

父亲,既是严父,又是慈父,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印度好男人形象。马哈维亚的妻子,则是传统的印度妇女,不理解为什么要培养女儿去摔跤。生了四个女儿,为自己没有生儿子而感到内疚,她认为是自己的错。爸爸却说这不是妈妈的错。

《神秘巨星》中,尹希娅的母亲是伟大的,丈夫狠心让她打胎,她却偷偷生下了女儿。尹希娅劝她离婚,母女俩却大吵一架。直到在机场,母亲亲眼看到了女儿的独立与成长,终于下定决心和丈夫做了绝断。

年迈的姑婆出场不多,却是个重要的人物。她说:“我一直抱怨我的母亲为什么把我生下来?”简单的一句话,足以概括出与她一样的世世代代的印度女性的苦难。也正是通过她的叙述,尹希娅才知道当年母亲为了自己受尽折磨。

片中还有个可爱的小男孩,那就是尹希娅的弟弟,父亲对弟弟和尹希娅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叙事话语,即影片故事讲述的视听方式等方面。

印度电影有着“动辄三四小时,一言不合要跳舞”的标签。大部分印度电影都有模式化的问题,经常是帅哥美女的爱情戏,好人受冤复仇的苦情戏,再加上大段的歌舞,追逐打斗,乐此不疲。《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则规避了这些问题,更加符合生活真实,也彰显出宝莱坞成熟的电影工业化水准。

首先,《摔跤吧,爸爸》在视听方面,大量应用了交叉蒙太奇的剪辑技巧,最后决赛一段,将父亲的无能为力与摔跤场上的火热对抗交叉剪辑,一方面是比赛的紧张、激烈,另一方面,将被困在小黑屋心急如焚的父亲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没有印度电影常见的脱离生活实际的大段歌舞,而是根据剧情在恰当的地方,配以音乐,烘托出更好的观影氛围。《摔跤吧,爸爸》中枯燥的训练部分,用一个稚嫩的童声演唱《坏蛋爸爸》带出女儿哀怨的心声。《神秘巨星》中有好几首歌曲都和剧情丝丝入扣,既揭示出人物心情,又一步步推动了故事向前发展。

最后,两部影片都有很多喜剧桥段。比如在《摔跤吧,爸爸》中,马哈维亚的妻子连生3个女儿,村民们纷纷提供各种生男孩的搞笑偏方,在马哈维亚妻子生产之前,都喜气洋洋地聚集在他家,结果第4个还是男孩,大家又一哄而散。《神秘巨星》中,夏克提·库马尔及其助手在举手投足间,喜剧感十足。

总之,两部影片在叙事策略上都采用了大众喜闻樂见的形式,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相较之下,国产电影《湄公河行动》和《战狼》不也正是这样,采用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既避免了说教式的宣传,又把深刻的爱国情怀表达了出来,结果口碑爆棚,观众口耳相传。

三、让梦想照进现实:女性的未来之路

娜拉出走之后,出路究竟在哪里?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没有给出答案。但是,这两部印度电影用自己的方式替女性指明了方向。

在《摔跤吧,爸爸》中,马哈维亚说道:“现在不同了,金牌,男女谁拿都一样。”言语之中,透露出强烈的平权意识,女人能和男人一样取得成功,为国争光。马哈维亚甚至大胆地让女儿进行了一场跨性别的男女大挑战,证明女人的确不比男人差。女儿们也不负众望,一次次创造出奇迹。从镇上的摔跤比赛到国家正规的摔跤场再到世界级比赛,姐妹俩用一个又一个胜利打破了长久以来这个国家对女性的偏见,一步步走向全国冠军和世界冠军的领奖台。据统计,截止2016年,姐妹俩共获得了29个冠军头衔。它鼓舞了印度人民尤其是女性,甚至推动了整个民族的意识进步。

电影中母亲问:“女儿们这样训练,以后没有男人愿意娶她们怎么办?”父亲乐呵呵地回答:“等她们变得强壮了,好男儿随她们挑。”事实也确实如此。2016年11月20日,电影中姐姐的原型——28岁的Geeta与23岁的PawanKumar结为连理,她的丈夫也是一位摔跤运动员,这场婚礼的出席人数超过2000人。

Geeta在2010年德里英联邦运动会上获得的那枚金牌,成为了印度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千千万万个女孩的命运将因此而改变。

片尾字幕:“玛哈维亚·辛格所点燃的火苗,现今已成熊熊烈焰。他的努力激发了全印度数千万女孩开始练习摔跤。”

《神秘巨星》中,尹希娅鼓励母亲离婚,母亲说:“离开了你父亲,我们怎么生活?”母亲不识字,没有生活技能。但是,尹希娅受过教育,有文化,还有唱歌的天赋,这才是母女俩能够脱离苦海的良方妙药。

推而远之,在现实世界中,女性的出路只有依靠健全的法律制度、开放的现代文明及自身的技能与文化,更重要的是自身的觉醒。

“大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广大民众在情感、精神方面需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起到了引导社会舆论、形成社会思潮……的积极作用。”①印度女性通往自由的艰难之路,全部浓缩在这两部电影之中。以《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为代表的印度电影,针对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意义,同时,它们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必将激励千千万万的女性站起来,争取自己生而平等的权利。

注释:

①陈孟.伯明翰学派大众文化的主要特征——斯图亚特·霍尔大众文化理论研究的思考[J].北方论丛,2016,255(1):131.

猜你喜欢
叙事策略大众文化
近年来“传统”在大众文化中的“生长”——以“现象级”影视作品为探讨中心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性别化的中国城市大众文化——北美的中国性别史和城市大众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