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用血退费路径调研分析

2019-03-29 09:13罗昭玲左涛张珣唐作红蔡兰
医药前沿 2019年5期
关键词:攀枝花市无偿献血者保障机制

罗昭玲 左涛 张珣 唐作红 蔡兰

(攀枝花市中心血站 四川 攀枝花 617067)

无偿献血工作是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保障,返还用血费用是我国为鼓励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一项重要举措[1]。深化建设无偿献血者保障机制,进一步简化无偿献血者返还用血费用程序,提高用血费用返还效率,成为招募和稳定壮大无偿献血队伍的关键手段[2]。自1998年《献血法》颁布以来,我站一直采用无偿献血者先在用血医院交费后再到血站报销的返还机制,但相当一部分无偿献血者及其家属用血后认为该报销模式手续繁琐、涉及部门过多,返费周期长,增加了献血者的负担。2018年我站将工作重点之一确立为构建新的用血费用返还路径,以此提高返还工作效率和质量,保证无偿献血者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壮大[3]。我们在借鉴多地血站用血费用返还经验的前提下,对本市无偿献血者进行了用血返还路径的调研,并据此提出相关工作建议。现报告如下。

1.调研概述

本次调研周期为2018年5月10日—6月8日,选择2017年我市的用血退费者作为调研对象。在调研前,我站向所有调研对象发放了调研告知书,对本次调研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详细说明,并告知可自愿参与。

我站根据攀枝花市近年来无偿献血者用血返还现状,自制了《攀枝花市无偿献血退费相关问题调查表》,该量表共计25个条目,经小样本预测试,KMO为0.907;Cronbach's α为0.879。显示信度、效度结构良好,适合在我市用血退费人群应用。

本次调研主要包括:第一,通过对我站资料整理归纳,对无偿献血者用血退费情况进行调研。第二,以问卷调研形式对用血退费过程的感受、用时、成本、路径等进行调研。调研时使用统一指导语对受调人进行问卷填答注意事项指导。问卷由受调人自行填答,无法自行完成填答者,可口述答案,由调研员协助填答。

本次调研,所有资料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

2.调研结果

2.1 现对我站近三年(2015年—2017年)用血退费现状统计,详见表1,表2。

表1 用血退费人次统计

表2 用血退费金额统计

分析:我站近三年的用血退费呈稳定增长趋势,无偿献血后退费人次增幅明显,18周岁以下或55周岁以上退费金额增幅明显。

2.2 调研发放问卷情况

本次问卷调研于2018年5月20日开始,共计发放调研问卷300份,截止至2018年6月8日,回收合格问卷262份,回收合格率为87.3%。

2.3 无偿献血者对用血退费政策了解程度

本次调研发现,无偿献血者对用血返还政策了解状态不佳,其中非常了解41人(15.6%),了解92人(35.1%),知道一些64人(24.4%),不太明确36人(14.1%),一点不了解29人(10.7%),了解不透彻的总体比率为49.2%。

2.4 无偿献血者用血退费的成本统计

2.4.1 无偿献血者及其家属用血后进行报销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即时101人(38.5%),1天62人(23.7%),2~5天33人(12.6%),6~7天9人(3.4%),7天以上57人(21.8%),2日及以上的达到了37.8%。显示有三分之一的报销者需付出较多时间成本完成报销。

2.4.2 无偿献血者用血退费费用成本统计数据显示:本市无偿献血者及其家属用血后进行报销时,有95人(36.3%)不同程度产生了费用,包括复印费、车费等。149人未产生费用(56.9%),18人(6.9%)没有回答。提示本市用血报销尚存在一定额外费用支出的问题。

2.4.3 无偿献血者用血退费影响工作情况数据显示:耽误工作办理报销者有67人(25.6%),未耽误者164人(62.6%),记不清楚13人(5.0%),无回答18人(6.9%)显示部分报销人员可能会因报销影响自身工作。

2.4.4 无偿献血者退费返还次数情况数据显示:无偿献血者用血报销需往返的次数分别为:未往返87人(33.2%),1次82人(31.3%),2次59人(22.5%),3次12人(4.6%),3次以上4人(1.5%),无回答18人(6.9%),2次及以上返还人数占35.5%,显示三分之一的报销者需多次往返完成用血报销。

2.5 无偿献血者用血退费的体验

调查中,明确表示便民效果较差的为100人(38.2%),服务质量差的10人(3.8%)效率低的58人(22.1%)。这些受调者不满意的问题主要有:手续繁琐、耽误时间、往返次数多,信息不对称,指导不明确,宣传不到位,人性化不突出等。提示目前用血返费工作没能最大化体现出优质服务的效果。见表3。

表3 无偿献血者退费体验感 [n(%)]

2.6 用血报销困难对无偿献血者的影响

调研数据显示,有23人(8.8%)认为用血报销困难可能降低自己对今后参与无偿献血的热情,有48人(18.3%)认为可能会减少参与无偿献血。占受调总数的27.1%。提示用血报销困难易影响无偿献血队伍的稳定。

2.7 改革用血报销路径意见统计

本次调研数据显示,有191人(72.9%)认为应该采用医院出院时直接结算方式进行用血费用报销,提示多数无偿献血者支持医院出院时直接结算这一模式。

2.8 医院直接结算可行性统计

调研发现,有116位受调者(44.3%)认为我市多数医院目前具备有出院时直接结算用血费用的基础条件;有127人(48.5%)认为这一模式不会为医院增加额外的负担;还有172人(65.6%)认为出院时直接结算用血费用一定(可能)对我市无偿献血产生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目前我市已进入用血退费高峰期,用血报销工作压力会逐渐增大,加之半数无偿献血者对用血返还政策了解不佳,这一现实态势可能会给用血返还等保障机制工作的开展带来掣肘[4]。第二,采用血站审核报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无偿献血者的报销成本,使其工作、生活受到了影响[5],导致了很多报销者对我站献血后保障机制实施效率、服务质量产生了不满情绪。而这种不满极易影响无偿献血队伍的稳定性,我们认为必须以有效的方式进行深入改进[6]。第三,无偿献血者更倾向于医院在出院时直接进行结算的模式,此模式较大程度地方便了无偿献血者用血后退费,对无偿献血工作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7]。外地经验表明,出院时直接为无偿献血者及其家属结算用血费用多依据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多部门合作,不仅能有效提高返还工作效率,还能减低报销者的人力、物力成本,提高其满意度,进一步激发无偿献血者固定献血的热情,保障无偿献血队伍稳定发展。因此,创立基于医院直接为无偿献血者及其家属结算用血费的模式是血站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强化无偿献血保障机制的重要方法[8-10]。

3.构建攀枝花市无偿献血用血直接结算模式的建议

(1)针对不同人群通过报纸,街道和社区卫生宣传栏、血站微信公众号、网站等进行宣传,讲解用血返还制度内容、实施模式,报销注意事项等[11];(2)制作无偿献血用血返还流程卡片、用血返还报销步骤流程图,在献血屋、流动献血车、医疗机构向献血者、用血者发放[12]。(3)对无偿献血的相关信息没有实现共享是导致无偿献血者用血后报销手续繁琐、满意度低的根本原因,应尽快实现医院直报用血费用是目前提高无偿献血保障机制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在我市行政部门协调下积极整合医疗资源,建构我市人口基本信息共享数据库;依托唐山现代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及医院输血管理系统平台,建构医院用血费用直报网络管理系统;在全市用血医疗机构设立血费报销专用窗口及报销咨询台、安装血站与医院信息系统联网血液管理软件和血费直报软件,实现全市血液资源数据共享和医院出院时血费直报。

猜你喜欢
攀枝花市无偿献血者保障机制
攀枝花市芒果园产量及施肥管理问题诊断
新时代下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基于攀枝花市退休职工面对面理论宣讲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攀枝花市商业银行“七一”表彰先进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广州地区1022172例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禁止令适用保障机制和程序的完善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
完善刑事辩护权保障机制的思考
资源型城市旅游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