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对幸福新湖南建设的启示

2019-03-29 12:02王松林
商情 2019年6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启示

王松林

【摘要】总结十八洞村精准脱贫的经验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幸福新湖南和提升湖南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的需要;十八洞村扶贫具有“六个精准”、一个好机制、扶贫先扶志三大特点;建设幸福新湖南要做到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建设一个良性运行机制、坚持物质精神联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关键词】十八洞村 精准扶贫 幸福新湖南 启示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走访调研,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拉开了全国精准扶贫的序幕。此后,湖南省花垣县成立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五年时间里,工作队通过改选村支两委领导班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民思想行为脱贫星级评定、发展脱贫产业等措施,十八洞村于2016年底实现全村脱贫摘帽,打赢了一场精准脱贫攻坚战,该村现己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正在向小康迈进。

一、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研究意义

(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拔穷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1152万人降至2017年底的2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lO年底的17.73%降至去年底的3.86%。但一些民族地区、边远地区、高寒山区,受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发展严重滞后,解决温饱仍是当务之急。尽管216万人在全省总人口中不占优势,但是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采用什么方式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省必须思考的重要命题,对十八洞进行精准研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全省深度贫困地区打好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建设幸福新湖南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如何提高幸福感?那就是从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使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的好处。十八洞村通过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扶贫扶志相结合等措施,不仅解决了吃穿住用行等物质生活问题,而且精神生活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切切实实地提高了幸福感,十八洞村精准扶贫为幸福新湖南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提升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我国发展和改革的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贫困地区的社会治理体现和检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十八洞村由一个贫穷落后向的边远小山村蜕变为一个人均收入超万元充满现代气息的小村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既是一个摆脱贫困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可以说十八洞村是一个农村社会治理的成功样本,深入挖掘十八洞村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能有力地推动我省农村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

二、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特点

(一)做到“六个精准”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工作时,就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六个精准”的要求,即“因村派人精准、对象识别精准、项目安排精准、措施到位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扶贫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谁来扶的问题。花垣县把扶贫队伍当成头等大事来抓,经过精心选拔,挑选了由龙秀林任队长的五人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实现了派人精准;第二个问题是帮扶谁的问题,工作队进村后马不停蹄地对十八洞村的帮扶对象进行了精准识别,经过户主申请、群众票决、公告公示等7道程序,最后从全村从225户939名村民中精准识别出136户贫困户、542名贫困人口,做到了识别对象精准。第三个问题如何帮扶。工作队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纳为三类,一类是公共服务滞后致贫,二是没有劳力致贫,三是有劳力没有产业致贫。为此改造了村小学、新建了标准的村卫生室,实施电网改造、修通三公里六米宽通村公路、房前屋后实施青石板改造、修建3000米水渠、自来水入户入厨,解决了公共服务滞后问题,并争取救助资金解决部分困难家庭子女入学难。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实施兜底扶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根据他们的意愿实施有针对性的扶贫,例如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实施了免费培训,对有发展产业意向的组织他们加入合作社,先后成立了猕猴桃合作社、苗绣合作社、养殖合作社、种植合作社、花卉果木合作社,旅游公司、农家乐,做到了措施精准、项目安排精准。在资金使用上,十八洞村不是将扶贫资金发放到户,而是用来改善基础设施,或者作为股金注入合作社,以期有长远收益,做到了资金使用精准。最后当然是成效精准,经过两年的扶贫,工作队和所有贫困户算账,每一户都超出了国家贫困线2880元的标准,2016年底人平收入已达5000元,提前一年脱贫。

(二)建立了一个好的机制

按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工作要建立中央統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机制,要求五级书记抓扶贫。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十八洞村后,湖南省上至省委省政府,下至州县镇村都十分重视,结合十八洞村的实际,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工作机制,做到了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例如湖南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十八洞村扶贫事宜,花垣县委书记罗明定期过问十八洞村的的扶贫情况,双龙镇镇党委书记亲自坐阵指挥,极大地推动了扶贫工作。此外湖南省还注意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扶贫。2016年两会上湖南代表团就以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为重要内容向习近平总书记进行汇报,并把十八洞村的矿泉水带到了全国两会上;组织爱心企业步步高集团等到十八洞村考察实施产业扶贫;组织团省委对十八洞村村民进行社交礼仪培训;组织湖南日报、湖南卫视进行全程跟踪报道总结经验。在村一级建立了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扶贫形势,研讨脱贫措施,扶贫工作队把“驻村”变成了“住村”,很少有周末休息,参与村里的所有活动和决策,把十八洞村当成自己的家。新选出的村支两委班子6大主平均年龄不到40岁年富力强,和工作队工作队定期商量工作,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合力。这些机制的建立加速了十八洞村脱贫的步伐。

(三)扶贫先扶志,激发内生动力

对于扶贫,十八洞村村民开始并无思想准备,他们希望的是上级能多拨款,分到每户改善生活。因该村由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合并后共有两个自然村寨、六个村民小组,每个寨子每个小组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不肯牺牲自己的一点利益。工作队刚来的时候,第一天就因修机耕道一事有村民大打出手,又因工作队没有带钱,以至村民动员大会不欢而散。工作队敏锐地意识到,不改变这种局面,脱贫就没有希望。于是工作队组织了系列活动,过苗年、办画展、搞晚会……每次都刻意打破村寨界限,拉近村民心理距离。

工作队还出了个“绝招”:实行“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从“发展致富产业、支持公益事业”等方面,让村民互相评议、打分,根据评议结果,村里给每家每户贴上星级牌,得分最高的是五颗星。结果有一个村民因为不准村里将电杆架在自己田里,在评議时得分倒数第一,自己觉得没面子,悄悄的把自家的二星级牌摘下撕掉了,工作队敏锐地意识到这里面潜藏着机遇,将计就计,给这个村民在外地找了一个工作,由于收入增加、见识增长,激发了内生动力,后来村里要修停车坪占用了他家一亩多地没要一分钱的补偿。星级评定大大地提高了村民的公益积极性。

工作队因势利导,投入少量资金,鼓励群众自己动手,开展“五改”(改水、改厨、改浴、改厕、民居改造),村容村貌一天天变美。村里还有一些事令村民感动,村主任原在外地务工,每月六千元收入,为了使家乡脱贫放弃了原来的工作,回到村里带头干。村会计也放弃十五万的年薪回到村里改变家乡面貌,干部的实干,让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心也慢慢热乎起来。最让人感动的是,工作队请相关专家对村里大龄单身男性进行了人文礼仪知识培训,后又组织相亲大会,46名单身汉一次相亲就有8人脱单,使村民再一次认识到组织的力量,增强了在工作队带领下干事创业的决心。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步步地把村民的精气神激发出来,现在形成了村里公共事务有人管、他人遇到困难主动帮的局面。村里的青年人自觉组织起来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村里妇女也自发组织了苗绣合作社进行创业。过去是要我干,现在是我要干,过去是要我脱贫,现在是我要脱贫。扶了志,激发了内生动力。

三、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对幸福新湖南建设的启示

(一)幸福新湖南建设须精准施策多措并举

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是扶贫扶贫的经典之作,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其最大特色在于准确把握了“六个精准”,在教育、医疗、兜底扶贫、基础设施、产业及精神扶贫等方面采取很多精准举措,实现了提前一年脱贫的目标。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人口7000万,辖14个地州市、122个县(市、区),每个地方的地理气候物产风俗人口素质各不相同,发展程度也不尽一致,因此建设幸福新湖南必须精准施策,因地因人制宜,切实解决教育、医疗、就业、收入、社保、健康、安全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唯有做到“六个精准”,幸福新湖南才能建成。

(二)幸福新湖南建设必须建设一个良性运行机制

机制是工作开展的制度条件,机制是否健全决定了工作的成效。十八洞村精准扶贫之所以顺利推进得益于省市县乡村联动和村级经常性议事机制的建立。幸福新湖南建设也离不开一个健全的运行机制,一头热一头冷或者沟通不畅都不利于幸福湖南的建设的开展。因此要推动幸福新湖南建设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一个首先上下联动的机制;二是聚焦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各种需要,以机制推动工作。

(三)幸福新湖南建设必须坚持物质和精神一起推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我们必须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行动。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经验告诉我们不仅注重物质扶贫,发展产业,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而且要注重精神扶贫,通过评价机制、榜样示范、解决最直接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等方式改变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激发出村民强烈的脱贫愿望。在幸福新湖南建设中我们必须坚持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既要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生活水平,同时也要改变起精神面貌,期待其产生对幸福生活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向往。

(四)幸福新湖南建设必须调动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十八洞村精准脱贫的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注重运行机制等外部条件建设,更要激发人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否则脱贫攻坚战不能取得胜利。幸福新湖南建设是我省必须打赢的一场更大规模的攻坚战,他的内涵比摆脱贫困要丰富得多,一刻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因此,我们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想方设法调动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这样幸福新湖南建设才能真正实现。

此外十八洞村在扶贫过程中坚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观,不砍一棵树、不毁一片林,注重村落原貌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两不误;以及“立足十八洞,发展十八洞”、“跳出十八洞,发展十八洞”的思路在幸福新湖南建设中都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