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4.0

2019-03-29 04:48李北山
齐鲁周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企业家

李北山

当年日本企业家“买遍全球”的标志性事件,是1987年佳士得在日本拍卖的梵高的向日葵,众多买家争相竞拍,在4分多钟的较量下,日本安田水上火灾保险公司以2250万英镑(3900万美元)夺魁。当时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道了这一事件。电视上佳士得拍卖行大厅里衣着雍容典雅的男男女女和站在拍卖台上举止从容的拍卖师,给一个中国青年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西方上流社会的一种高雅游戏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高贵……觉得跟我们可能永生都没有关系。” 5年后的1992年,这个国务院的年轻干部辞职下海,创办了两个公司,一个叫嘉德拍卖,一个叫泰康人寿保险。这个年轻人就是陈东升。

若干年后,中国的企业家重现了当年日本企业家的气势。在2015年5月5日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上,中国的大连万达以1.265亿元拍得印象派巨匠莫奈的《睡莲池与玫瑰》。这是此次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拍卖中继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以1.85亿人民币拍下毕加索的油画《盘发髻女子坐像》、台湾画廊总监吴青峰4.11亿元拍下梵高的《阿里斯康道路》之后,中国藏家的又一豪举。此前的2013年11月,大连万达以1.72亿购藏毕加索名作《两个小孩》。2014年11月,王中军以约3.77亿元人民币拍下了梵高油画《雏菊与罂粟花》。中国藏家频频出手收藏西方印象派和现代艺术作品,一些西方重要艺术家如莫奈、梵高、毕加索、马蒂斯等人的作品,纷纷被收入囊中。他们“买买买”的气势很像1980年代的日本。

1992年陈东升下海创业之后,1993年,王健林就任大连万达的董事长,1994年王中军和王中磊成立华谊兄弟。

陈东升、王健林、王中军,他们都是“92派”的代表人物。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普及,信息社会成型,我们已经很难用传统意义上的时间标准来进行代际划分,可能70年代人和60年代、50年代的人在社会观念、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有很大差别,但总体保持了一脉相承的发展,到80后尤其是90后,这种差别就开始出现跳跃性和不连续性,完全不同。如果我们曾经把30年看作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分水岭的话,现在可能1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会出现这种代际划分。

代际划分的标准已经不是年龄,是你对世界的应控力——对快速变化的世界的适应并自我掌控的能力。

从1.0代到4.0代

在商业领域,这种代际划分更复杂,更具特殊性,尤其像中国,在经过商业史的断代发展后,改革开放成为一个新的开始,而且这个开始并非一步到位,而是一直持续20多年的一个渐进的逐步放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企业家身份登上这个历史舞台的,大概涵盖了从20世纪40年代(甚至更早)到60年代出生的人群,迈过如此大的历史跨度,这些人共同成为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如果要给他们一个标志性的时间节点,那么一定是1984年,他们甚至被统称为“84派”,代表人物如华为集团的任正非、平安集团的马明哲、海尔集团的张瑞敏、联想集团的柳传志、新希望集团的刘永好、万向集团的鲁冠球、魏桥创业集团的张士平等。他们是中国企业家1.0代,大多出身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工业领域和农业产业化领域,这一代人经历普遍曲折丰富、学历不高,却目光敏锐,敢想敢干,善于整合资源。

中国企业家2.0代以92派和知识经济派为代表。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创业环境趋于稳定、成熟,财富社会逐步成型,企业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人群,成为经济活动中最可宝贵的企业资源。这一代的起点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体改委出台了《股份公司暂行条例》《有限责任公司暂行条例》,南巡讲话在社会上激起一股精英下海创业的热潮,两个条例的出台则开始了“个人开公司”的制度化,从而开启了中国新一轮经济改革的序幕。

中国企业家3.0代主要是1990年代末以互联网商业形态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派的崛起,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而生。这个群体大概可以上溯至1995年,这是全球互联网商业发轫之年。这一年网景公司上市,打开了人们关于互联网公司的种种商业想象;这一年微软发布了Windows 95。1995年同样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商业元年。这一年的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当时的中国邮电部宣布从那天开始,向公众开放因特网!一年后,北京白颐路口竖起了一面硕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向北1500米,就是瀛海威的网络科教馆。当时人们到瀛海威的科教馆中可以免费学习网络知识,并体验瀛海威网络,工作人员给他们解释“因特网与英特纳雄耐尔之间的区别”。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瀛海威,但当时瀛海威却是一面标志性的大旗,一家名声如日中天的互联网先锋企业。瀛海威在中国开始率先发起了互联网的“启蒙运动”。其创始人张树新被称为“中国互联网产业奠基人之一”及“中国信息行业的开拓者”,也有人称她为“中国互联网的先烈”。1997年,丁磊创立网易并正式推出全中文搜索引擎服务。1998年,张朝阳创办搜狐,王志東创办新浪,马化腾创办腾讯,1999年,马云离开黄页,开始筹备下一次创业,就是如今的阿里巴巴,2000年,李彦宏创建百度。“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切都像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企业家4.0代,以中国政府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战略为标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由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提出,这次大会的宗旨是:先进的世界文明与悠久的中华文化交流融合,让现代信息文明与传统历史文明交相辉映,推动互联网发展成人类团结进步的全球共享资源。“共享”成为一个关键词。2015年7月,基于共享经济理念的“滴滴”完成了30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中国平安、阿里资本、腾讯、淡马锡、中投公司等。其创始人程维曾在阿里巴巴集团任职八年,2017年5月,程维与滴滴总裁——柳传志的女儿柳青一起上榜《时代周刊》“科技领域最有影响的20人”,成为该榜单中仅有的两位中国企业家。2016年,80后胡玮炜创办的“摩拜单车”正式上线运营。2018年5月,胡玮炜入选《福布斯》杂志亚洲“25位亚洲新锐女性榜”。在这一代人中,创新创业之目的,不仅是创造财富,更是要成为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实现。罗兰贝格全球首席执行官常博逸曾经这样说,“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家精神不只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渗透到更广泛的群体、深入更个性化的层面。改革开放为中国人民带来积极向上的影响,人们强烈渴望自主意识、自我激励、理想主义与自我价值发现,这些正是数字化社会的创新基础。在技术的支持下,我相信中国人民将通过企业家精神实现个人价值,在数字化时代释放出发展的巨大潜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德·菲尔普斯提到,中国经济新引擎将带来的“非物质性好处”。他说:“如果大多数中国人,因为从事挑战性工作和创新事业获得成就感,而不是通过消费得到满足的话,结果一定会非常美好。”这是一场“互联网+”时代的一次市场启蒙运动,必将改变中国企业家的生态。

中国企业家心灵

中国企业家1.0代拥有“政策平台”,是政策激发了企业家的活力;2.0代拥有“制度平台”,是制度激发了企业家的活力;3.0代拥有“知识平台”,科技创新成为他们的杀手锏;4.0代拥有“数字平台”,数字的巨轮以摧枯拉朽之势碾平了创业的围墙,形成一种基于技术、信息的泛社会化平台,意味着它为人人提供平等机会。它改变的不仅是创业的门槛,企业家的生态,还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

中国企业家1.0代的内核驱动是“资源”。工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成为解放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市场经济的交互作用,提供了孕育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土壤;2.0代的内核驱动是“管理”,首先是对社会资源的管理,从中发现机会,产业创新开始让所谓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金融业、房地产业、文化产业等迅速进入并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次是企业家们全面学习西方的管理思想,在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中开始确立中国的企业运营经验;3.0代的内核驱动是“创新”。科技创新直接催生了中国的互联网产业,不仅诞生了BAT等产业巨头,而且使互联网迅速改变各个行业;4.0代的内核驱动是“梦想”,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政策、资源、知识、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他们的舞台,驱使他们登上这个舞台的,是梦想。中国企业家的这四代人身上分别贴着“创富”“创业”和“创客”的标签。

每一代企业家在驾驭公司的航行中,都必须不断地展现出他对世界的“应控力”,才能够走得更远,做得更好。这种应控力的展现,就是他既要学会利用资源、管理资源,还要擅长管理、长于创新;既要有坚定地追求财富的信念,也要有自我实现的动力;既要有勇于冒险的精神,也要永远心怀梦想。

这个梦,也是中国梦。加入到这个队伍中的,并不仅仅是85后、90后,他们中也有70后、60后,甚至生于1928年的褚时健。在中国企业家的简短历史中,褚时健是当然的中国企业家1.0代,但他又是中国企业家4.0代,他最打动人之处,是他在70多岁疾病缠身的时候,依然在畅想10年后他的事业。他的褚橙既是带有互联网基因的农产品,更是带有梦想的精神产品。当他去世,人们热切缅怀他的时候,其实是在对一种不折不挠的顽强生命精神的缅怀,也是对梦想的致敬!

夏洛在他的梦中重新来过,过了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多少人在看完《夏洛特烦恼》后说:“夏洛的梦,我也做过。”互联网仿佛又给了我们的人生一次机会,多少人试图加入到4.0时代的行列,看看已经遗失的人生梦想是否还有下落。关于梦,3.0代的代表人物马云说,梦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4.0代的代表人物演员大鹏说,梦还是要做的,大不了醒了呗。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生活于看不见的海洋之中。

看不见的海洋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70多天后,他发现了美洲大陆。但深受马可·波罗游记影响的哥伦布却认为他抵达了中国。他在1492年11月1日的日记上写道:“这里就是大陆,刺桐和杭州就在我前面一百里格的地方”。刺桐,就是泉州。200年前的1292年,马可·波罗结束了在中国长达17年的游历,带着600 余人的护送团,分乘14艘大船从泉州扬帆起航。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驶过万里南海和印度洋,途经苏门答腊、爪哇、印度,在3年漫长的海上旅行后回到家乡威尼斯。12-14世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高峰期,中国在中外贸易中居主导地位,泉州作为东西大洋间国际贸易网的东方支撑点,是当时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在马可波罗游记里,泉州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今天,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由于时代的变迁,海上丝绸之路自1842年鸦片战争开始后就走到了尽头。海洋文明孕育的西方列强越洋而来,用他们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热情洋溢地盛赞:“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会被激起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在黑格尔的眼中,大海是强大而诗意的。他讴歌大海中的巨船——“这个海上的天鹅,它以敏捷巧妙的动作,破浪而前,凌波以行。”西方列强就是驾驭着他们的战舰来到中国。

从1842年开始,海洋带给中国的所有荣耀都荡然无存。此时一个叫魏源的人写了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警世之作——《海国图志》。《海国图志》给闭塞已久的中国人以全新的近代世界概念。魏源也因此被史家定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但历史的玩笑有时候近乎残酷。《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引起重视。反而在传到日本后,畅销一时。在日本的明治维新中起过一定的作用,现代日本学者井上靖说过:“幕府末期日本学者文化人等,……例如,横井小楠的思想启蒙,倾向开国主义,其契机是读了中国的《海国图志》。”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提出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规划。

今天人类所面对的,不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海洋,还有一个更为宏大的数字海洋。早在1980年,阿尔文·托夫勒就在其轰动世界的《第三次浪潮》中指出,人类迄今已经历了两次浪潮文明:第一次是“农业革命”,即人类从原始野蛮的渔猎时代进入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历时几千年;第二次是“工业革命”,历时300年,它摧毁了古老的文明社会。工业革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0年达到顶峰。今天,人类正经历“第三次浪潮”,即信息革命时代。这是人类文明史的新阶段,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状态。如果说新科技推动了全球化,那么互联网则正将全球液态化,地球正演变为一个我们不可见的海洋,这个海洋的基本分子结构不是氢和氧,而是0和1。世界不仅是平的,而且是迅速流动、不断激荡的。1995年,在全球互联网商业的发轫之年,好莱坞一部叫做《未来水世界》的科幻片为我们描述了人类未来的生活图景:公元2500年,由于地球两极冰层融化,世界变得汪洋一片,人们只有在水上生活,建立了水上浮岛,曾经的陆地生活成为传说。这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隐喻。在美国天体物理学家拉里·斯马尔看来,互联网把距离和时间缩小到零,“这是自从古登堡(15世纪德国工匠,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一直沿用到20世纪都没有什么重大改变)以来所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

对经济发展而言,互联网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引擎,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互联网又对传统的经济模式和产业进行了重构。岂止经济,托夫勒预言人类将在思想、政治、家庭各领域来一场革命,以适应第三次浪潮文明。

这是一个看不见的海洋,这是一个看不见的海洋时代。此时此地,我们同样需要一种大航海精神,需要冒险,需要一场对新生活方式的发现,需要一种新的精神价值观——中国人需要再一次的精神远征。30多年前,托夫勒有一句著名的言论值得我们铭记:“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明天会使我们所有人大吃一惊。”100多年前,世界著名的海权理论创始人艾尔弗雷德·塞那·马汉的名言同样值得铭记:“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的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猜你喜欢
企业家
话说企业家精神境界
一位企业家持续画好“同心圆”
星盘中的企业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激发企业家精神
激发企业家精神 赢创直销新未来
金色年华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会获企业家好评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
洪培琪:爱发明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