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背景下的博物馆建设策略研究

2019-03-30 11:02何小雪
中文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

何小雪

摘 要:新疆是“丝绸之路”文明交融荟萃之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具备发展文博事业的坚实积淀。而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符号,记录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演变的全部过程。为此在“丝绸之路”的背景下,合理建设博物馆,便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丝绸之路” 博物馆建设 新疆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3-0-02

引言

“丝绸之路”是一类独特的文化区域,它形成于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是东西方文化、政治,以及思想交流史上一个非常重要且备受瞩目的领域。其不但是古代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以及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一条友谊之路,因为它推动了亚欧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实现了中西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更是一条连接世界四大文明,横穿万里时空互相交融的文明之路。自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便愈发的突显出来。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如兼容并包、富于借鉴等意识气息,更是与现如今的时代发展潮流,“一帶一路”的提出以及向西方国家开放的国策,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1]。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形态及标志,它可以对城市的功能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实现城市文化的传承,使广大市民受到良好的历史文化教育,并能够营造出出和谐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环境营造。“丝绸之路”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深远的历史脉络,随带出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合理保护与利用这些历史文物资源,对提高城市品质及外部形象,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站在经济效益的立场,能够全面发展旅游业及相关的产业;站在社会文化的立场,古代的文化及历史文物,能够为下一代更好的认识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丰富的资源。充分利用这些历史和文化遗产资源,对于“丝绸之路”背景下博物馆建设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意义。为此,本文以新疆博物馆建设为例,全面探讨“丝绸之路”背景下博物馆建设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新疆博物馆发展现状

1.历史渊源

新疆博物馆,全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它是我国省级综合性的历史博物馆,坐落于乌鲁木齐市的西北路581号。筹备在1953年建馆,正式开馆则是在1963年10月1日。原博物馆的初步设计为农业展览馆,位于乌木木齐人民公园内,建筑形式为山字形平房,在1962年博物馆迁移到现如今的地址,并将其改成博物馆,同时面向大众开放。其馆名是由老一代革命家朱德委员长于1959年视察新疆工作时所题写,全新的新疆博物馆,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及中央相关部委的关心与支持之下,成为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一个项目,并于2005年9月20日开馆。新馆的博物建筑面积为1.72万m2,地下有一层、地上有二层,博物馆的主体高度为18.5m,博物馆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是以馆藏的文物为重点。在修复与复制泥塑俑像,处理与保护古尸,运用丝网加固法对残破的栽绒鞍毯进行修复,以及揭裱古代书画等方面,均获得了显著的成效。新建博物馆的玻璃穹顶的标准高度为29.5m,整体建筑为“一”字型平面布局,有着浓郁的西域风格特征,以及新疆的区域特色,自2018年正式启动于原址上加盖新疆博物馆二期工程项目。

2.常设展览

新疆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如下所示:第一,新疆少数民族风情展览──系统介绍新疆少数民族在服饰、起居、婚丧、礼仪、节庆娱乐、饮食、宗教及其余方面各具特点的民情风俗,展品异常丰富,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好评。第二,西域历史的记忆展览──展出了自石器时代直到清代从新疆各地发掘及搜集的珍贵文物,其中有机制品种类保存最为丰富,如锦织物、纸制文书、食品等,向世人展示了古西域的灿烂文化。第三,在新疆古代干尸展览当中有距今3800余年的楼兰女尸、小河女尸,以及唐代吐鲁番高昌国将军张雄的干尸等。

3.馆藏情况

该馆有藏品9万余件,并且藏品种类及其丰富。有丝毛棉麻织物(包括锦、绮、绫、罗等大量汉——唐丝织品,毯、毡及刺绣等古代毛织品),晋——唐时期的木雕、泥塑俑像及纸本、绢本人物,花鸟绘画,极具草原文化特点的青铜器,以及新疆各民族的服饰与工艺品,还有自然形成并保存较好的古代干尸等。其中多种文字(汉文、回鹘文、佉卢文、吐火罗文、吐蕃文、阿拉伯文及粟特文等)书写的文书、简牍的出土进一步证明新疆是丝绸之路文明交融荟萃之地,如1975年出土的焉耆语《弥勒会见记》剧本残页。其长度为27.5cm、宽度为18.5cm。共发现44页,均为两面墨书。剧本是一部大型分幕剧作,内容为年已120岁的婆罗波婆离在梦中受到天神的启示,想要去拜谒释迦牟尼如来佛。但因为年纪太大,无法亲身前往,所以派他的弟子弥勒等十六人,代表他谒佛致敬。这是当前已知国内最早的剧本。

二、“丝绸之路”背景下的博物馆建设策略研究

博物馆支撑着文博事业的发展,它是发挥文博事业社会功能的主要渠道,也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服务的主要力量。在文博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怎样在大规模开发与建设新疆的热潮当中,能够紧紧抓住机会,明确发展的目标,进而实现服务社会的目的。为了可以推动文博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对“丝绸之路”背景下的博物馆建设策略进行研究,便显得非常重要[2]。

1.加大新疆文博事业发展的力度

新疆在古时被称作西域,即中国西部的疆域,该称谓自汉代出现在中国的史籍当中,沿用到清代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准噶尔部叛乱之后,改为如今的“新疆”。其丰富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进而形成了我国西部区域具有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和遗址景观。如原始社会中的诸多岩刻和古代墓葬,均是西域先民留下的生活印记。极为著名的楼兰古城与高昌古城,曾经都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它们不仅是连接丝绸之路的驿站,更是传播交汇中西方文明的历史见证。佛教经克什米尔地区最先传入西域之后大量的石窟闪烁着古西域文化的光彩,丰富的历史文物及遗址,为新疆的地域特色,平添了深刻的内涵,以及神秘的色彩。但它本身又是一个真实而且开放的“民俗博物馆”,不同的民族在各时期历史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与聚居地,构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这些风土人情与中西方文明碰撞并相互交融,使古代西域产生了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并存的局面。在其广阔的土地上,流淌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及丝绸之路独特的文化内涵。古代西域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有着异常突出的地位,其具备基础性、原创性及根源性等特征。而博物馆是传播灿烂文化的主要窗口,其通过宣传教育、陈列展示,可以将西域文化的丰富内涵、演进过程正确融入到中华文化之中。通过用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把祖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在世人的眼前,使人们可以在参观学习当中,认知与感受到西域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进而使中华文化可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3]。

2.重视文化资源的利用

新疆文化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包括有区、市、县级博物馆.它是加快文化资源大省逐渐向文化强省跨越的主要推动力。所以重视文化资源的利用,并切实强化博物馆的建设,对提升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极为有利,从而增强文化建设的自信心;通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从而可以为文化强区、县的大平台建立,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并培育出文化强区、县的主要增长点。文博事业兼有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效益。其中,文化旅游及文创产品流通便是文化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文物资源也是发展图书出版、文艺演出、广播影视,以及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的宝库[4]。当地文物资源丰富,可以为博物馆的建设,以及文博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的,而认真保护文化遗产,并对其进行积极的挖掘与科学的利用,势必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源泉。

3.创建文博旅游发展新模式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旅游的灵魂,二者共荣共生,相互促进。作为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博物馆“文化之窗”的形象将为旅游业注入活力。首先,博物馆本身就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可以极大的带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多数主要旅游业国家都与历史和文化遗产,有着直接的关系。古罗马遗迹是意大利旅游的灵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则纽约首屈一指的旅游景点。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馆,每年都会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文博旅游的典范。新疆文物资源种类丰富并且保存较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这是新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无论是吐鲁番的高昌交河故城遗址,亦或是开凿比敦煌莫高窟还早的克孜尔石窟,还是楼兰古城与和田山普拉遗址均是著名的文化遗产。其次,博物馆可以促进新型旅游业的诞生,从而扩大旅游开发的空间。博物馆和旅游业的结合可以带来新的旅游形式,如“体验之旅”,“考古一日游”,及“文化之旅”等。第三,博物馆可以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提升产业水平,使原有的具备看点的景观,增添了新的内容。实施文博旅游发展的战略,必须进行文化和社会事业。只有奠定文博事业的基石,旅游业才会有一个强大的发展平台,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5]。

4.积极展示新疆的区域形象

博物馆有着经典性、纪念性,以及社会性的特点,这是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和实际发展成果的最可靠、最便捷的方式。它是宣传展示区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文化窗口。首先,博物馆是该地区和城市的文化象征。其以深厚的人文积淀和独特的文化符号,赋予城市精神的灵性和文化魅力,极大地提升了区域知名度。例如,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和北京的紫禁城等。博物馆已成为这些城市必不可少的地标建筑。其次,博物馆是展示区域发展成果和人民精神情况的重要舞台。大力发展文化博物事业不仅可以展示悠久的历史,还可以反映出发展的伟大成就。它既能够展示优良传统,又能够反映时代的风格,从而向世人展示集合力量、魅力、活力与文化的新疆。其一,要使展览内容与生活更加的贴近,观看之后可以让群众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其二,博物馆也应该提供周到的服务,使参观博物馆成为最大的享受,从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第三,博物馆是一个扩大区域影响力的文化大使。通过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一帶一路”的提出,使海内外人民可以了解到独特的西域文化,并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使新疆的文化软实力及知名度不断增强,成为其知名度提升的“金子招牌”。最近几年,新疆旅游观光投资的人越来越多,这与博物馆的形象展示,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5.建立健全市场运作机制

博物馆的建设需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并以实际的市场需求作为导向,从而实现文物展览上的创新。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博物馆服务”理念,不仅可以提供纪念品销售,餐饮服务,还可以选择展览内容,展示形式的设计,讲解方式的运用,甚至是对公众的教育都是以群众为导向,专注于博物馆建设公共服务区。同时,目标市场细分,组织专业展览,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和推广,特别是互联网手段和口碑营销的作用。在博物馆空间的发展当中,有必要考虑博物馆与合作领域之间的主题和文化,并适当的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专业、主题。和人类。应根据文化积淀和文物收藏,合理安排博物馆的布局。有必要协调现有展馆与拟定建设展馆之间的关系。对于重建或扩建的博物馆,应该进行充分的市场争论,以规划和设计项目,以免重复同样的错误。有必要注意收藏品的有效协调。同一领域的主题选择应反映差异和特点,并对博物馆产业的区域条件给出相应的解释,以此规避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产生的矛盾或是冲突[6]。

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愈发的重视精神文化上的需求,而博物馆是历史文化、文物的集合地,所以对博物馆进行科学的建设与有效的管理,对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此,本文以新疆博物馆为例,深入分析“丝绸之路”背景下的博物馆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增强新疆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可以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闫琰,李明斌.博物馆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以成都博物馆“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7(5):40-45.

[2]胡滨.SOLOMO时代科技博物馆的发展策略[J].科普研究,2015,10(2):36-42.

[3]葛米娜.“活态”博物馆建设与民族地区非遗保护耦合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9):121-124.

[4]骆娴.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发展——以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6(8):179-182.

[5]王彩霞.当前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实践思考[J].丝绸之路,2016(24):63-64.

[6]李聪.”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宣传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丝绸之路,2017(18):73-74.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
古代丝绸之路行旅佛教徒的新闻传播活动
丝绸之路背景下西安旅游业国际化发展对策建议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