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台湾现代诗中的“乡愁”书写及其演变

2019-04-01 09:19曾笏煊文金鹏吴嘉静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台湾现代诗歌乡愁

曾笏煊 文金鹏 吴嘉静

内容摘要:在1950-1980年代这一海峡隔绝的特殊历史时期,数十年有家难归的悲欢离合,形成了台湾当代诗坛中经久不断的“乡愁”书写史。本文试以诗人世代为轴,探讨“乡愁”诗歌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

关键词:台湾 现代诗歌 乡愁

学界一般将90年代以前的当代台湾文学史分为五个时期,即1945之前的日据时期文学、50年代的“反共文学”、6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70年代的乡土文学、80年代的多元化文学。尽管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反对[1],不过这种“日据时期+竹节式”的分期标准仍受到许多文学研究者们的偏爱,如《当代台湾文学研究》[2]、《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3]等。此外,也有主要依照文学社团和刊物进行文学史叙述的著作,如《二十世纪台湾诗歌史》[4]。本文为行文方便,参考《中国当代新诗史》中的方法,以诗人年龄和登上诗坛的时间为依据,将50-80年代书写“乡愁”的诗人们分为五个世代进行论述。[5]

一.第一代诗人的“乡愁”书写

这一代诗人是30、40年代就开始写作的老一辈诗人,包括台湾本土的诗人以及中国大陆去台的外省籍诗人。

台湾本省籍诗人陈秀喜在《我的笔》中表达了日本殖民统治带来的愤恨与悲怆,这首诗以“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中国人”结尾,抒发了浓郁的民族国家热情;在1973年的《耳环》中,她直面日本殖民统治50年给台湾带来的苦难与创痛;在《台湾》一诗中,又表达了对台湾自然、田园的热爱以及浓厚的本土“乡愁”情结。[6]

纪弦在1949年告别大陆、前往台湾后,也写下了许多表现内心悲哀的怀乡诗。他在《十一月的怀乡病》中“讲着无限伤情的怀乡歌”;在《舷边吟》中抒发去国已久的寂寞与迷茫;见到岛上的槟榔树,感到它与自己同样之寂寞(《槟榔树:我的同类》);甚至脱下自己的袜子时也要感慨自己“没有家/也没有亲人”(《脱袜吟》);年老的大象总要设法走回幼年饮水处,又使他联想到了自己的命运(《年老的大象》);只能在做梦时回到故土,却又在梦中哭醒(《梦终南山》)。1954年,纪弦读到夹在诗集中的旧叶,难免心生感慨(《一篇槐树叶》);1976年,旅居美国的纪弦读到旧友的书信,又感到人生何其悲凉(《读旧日友人书》)。

钟鼎文在《第五个秋》中写出了赴台五年以来肉体与心灵受到的折磨以及世事变迁的无情,表达了自己的愤恨与苦闷,可他却只能在梦中回味着家乡的风味(《夜泊正阳关》)。晚年旅居海外时,他在美国长岛、康州等地又写下《长岛午夜》、《秋到康州》、《留言》等怀乡诗。

覃子豪在1952年的《乡愁》中抒发着无家可归、怀乡思亲的愁情,在《池塘》中缅怀逝去的童年,此外还有《你的家乡》,以及《骊歌》、《书简》中对亲人的思念或呼唤等。值得注意的是,覃子豪也有部分“乡愁”诗作与战斗、反共相勾连,如《兀鹰与苍龙》、《我们是一群战斗的海燕》等。[7]

对于1950年代“乡愁”文学与战斗文艺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们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将“乡愁”(怀乡)文学视作战斗文艺的反动,或认为二者是几乎同时产生的,只是主流与非主流的区别[8],也有的认为二者都是主流[9];与之相对的是,部分学者认为二者关系密切,甚至说“怀乡”本身就是战斗文艺内部的一种情感倾向(如古远清就说彼时的创作者常把“反共”与“怀乡”联系在一起[10],写就了许多所谓的“反共爱国爱族诗”[11])。前者侧重于将50年代的“乡愁”文学放在文学发展的脉络中加以考虑,后者则注重说明具体的政治、历史环境对于50年代“乡愁”书写的影响。这两种说法恰好揭示出了台湾“乡愁”诗歌的多重面孔。在这之外,海外汉学家王德威、台湾学者杨明等,他们不贊同将这一时期涉及国共内战的文学简单直接地视为“反共文学”,认为这有失公允,而主张重视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客观评价其文学价值,对被迫背井离乡的人给予“理解之同情”。[12]

二.第二代诗人的“乡愁”书写

书写“乡愁”的第二代诗人,他们大多出生于1930年前后,49年去往台湾,在50年代登上诗坛,成为“现代”、“蓝星”、“创世纪”三大现代派诗社的中坚力量。

“现代”诗社的郑愁予在50年代初就写出了许多怀乡诗作,不同于余光中愁情之浓烈,郑的风格更加婉约,且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古典韵味。《老水手》、《水手刀》中的老水手对故人故土抱有深深的怀恋,可他却不得不远航,带着寂寞与忧郁;在《边界酒店》、《归航曲》中深感空间之隔绝;慨叹物是人非(《乡音》),又渴望超脱于时间(《偈》);在梦中回到家乡(《旅梦》),却又惊醒(《船长的独步》);马蹄达达,却又无法回到家乡(《错误》)。郑愁予在“乡愁”诗中塑造了许多孤独、漂泊的浪子形象,书写了他们无家可归的幻灭与悲哀。

“蓝星”诗社中,余光中的“乡愁”诗最为大陆所熟知、其创作数量也很大,有《乡愁》、《乡愁四韵》、《白玉苦瓜》、《民歌》、《当我死时》、《投胎》、《故宫博物馆所藏》、《五陵少年》、《敲打乐》、《中国结》、《春天,遂想起》、《莲的联想》、《戏李白》、《念李白》、《寻李白》、《漂给屈原》、《夜读曹操》、《刺秦王》等等。他的作品抒发了怀乡思亲、家国之情、文化怀古等多种“乡愁”,特别是60年代中期及以后的作品,更加注重从中国古典文化、美学出发,沟通传统和现代,创作出了《白玉苦瓜》、《莲的联想》等“乡愁”佳作。

“创世纪”诗社的重要成员洛夫,他是一只不能飞的烟囱(《烟囱》),又是没有翅膀、只能在风雨中挣扎着靠岸的小船(《风雨之夕》);夜不能寐时,他总是想起家乡的蟋蟀(《蟋蟀之歌》、《与衡阳宾馆的蟋蟀对话》),或是忆起家中的兄弟(《家书》、《赠大哥》)、80年代,洛夫用深刻的笔触写下了对三十年前早亡母亲的哀悼(《血的再版———悼亡母诗》、《河畔墓园———为亡母上坟小记》)。此外,他也写了许多抒发文化乡愁的诗作,如《李白传奇》、《赠李白》、《与李贺共饮》、《赠王维》、《赠杜甫》、《车上读杜甫》、《边陲人的独白》、《长恨歌》、《赠东坡居士》等。

此外,还有杨唤的《乡愁》、痖弦的《红玉米》、羊令野的《马山望大陆》、方思的《想望》、周梦蝶的《逍遥游》、蓉子的《古典留我》、《晚秋的乡愁》,以及罗门的《望了三十年》、《升起的河流—悼诗人屈原》和张默的《夜宴王勃》、《豹》等等。三大现代派诗社的主要成员及其同代人无不以各自书写的“乡愁”,展现着那个时代战争的离乱和人们漂泊无根的艰辛。

三.第三代诗人的“乡愁”书写

这一世代的诗人大多于战时或战后初期出生,在台湾的文化背景下成长,于60年代中期登上诗坛。他们虽然在台湾成长,但对于大陆却有血缘关系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感情。对此,台湾小说家白先勇有深刻的认识:

“我们虽然背景各异,但却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我们都是战后成长的一代,面临着一个大乱之后曙光未明充满了变数的新世界。外省子弟的困境在于:大陆上的历史功过,我们不负任何责任,因为我们都尚在童年,而大陆失败的后果,我们却必须与我们的父兄辈共同担當。事实上我们父兄辈在大陆建立的那个旧世界早已瓦解崩溃了,我们跟那个早已消失只存在记忆与传说中的旧世界已经无法认同。”“而本省同学亦有相同的问题,他们父兄的那个日据时代也早已一去不返,他们所受的中文教育与他们父兄所受的日式教育截然不同,他们也在挣扎着建立一个政治与文化的新认同。当时我们不甚明了,现在看来,其实我们正站在台湾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上,面临着文化转型的十字路口。”[13]

60年代中期以后,乡土诗刊、诗社相继涌现,主张现实主义的乡土派诗潮勃兴,许多现代派诗人也逐渐回归传统。这一代写“乡愁”的诗人,大多崇尚朴实自然的现实主义诗风,具有浓厚的本土意识和民族传统意识。限于自身经历,他们对大陆故乡具体的描绘较少,而较多地抒发了对台湾本土、乡村自然以及中华文化的“乡愁”。

出生于40年代,后加入“蓝星”的杨牧在1972年风格转变后,尝试着将中国古代历史、传统和诗词融入现代语境中,写有《秋祭杜甫》、《续韩愈七言古诗山行》、《郑玄痞梦》、《鹧鸪天六首》、《将进酒》、《延陵季子挂剑》、《听陶筑生处士弹古琴》等作品。

吴晟则是这一时期乡土派的代表诗人。在《泥土》中,他热情讴歌了勤劳的母亲与故乡的泥土,冷眼看待城市文明的嘲笑,表现出浓厚的本土情结以及对乡村自然的“乡愁”;在《路》中,又写出了台湾城市化侵入乡村给人带来的不安与忧虑;《晨读》、《自白》等作品,也表现了诗人对台湾本土浓浓的挚爱、对自然风光的向往。

席慕蓉也是一位不断书写着“乡愁”的诗人,她对亲人口述中的蒙古有怀而不得的隐痛(《隐痛》)。在《狂风沙》中,她遥想着草原的风与沙、云与鹰,可这故乡却是一个从没见过的地方;《乡愁》营造的则是一种模糊的景致与淡淡的哀愁;《七里香》、《出塞曲》、《命运》、《盐漂湖草》等作品也表达了漂泊的苦楚以及诗人对重返故乡的渴望;《长城谣》、《乌里雅苏台》、《唐努乌梁海》等则表现了故土的失落或对中华历史古迹的浓重思情。

此外,还有罗青的《杜甫访问记》、《屈原祭》、《录影诗学·天净沙》、林焕彰的《现实的告白》、蒋勋的《写给故乡》、《岛屿》、《少年中国》等等。简政珍认为:“新生代诗人表现的民族风,不是明显的思乡之情,或放逐之感,而是前一辈部分诗人从西方文学的诗风中走后,新时代诗人在中国文字或形式上的自觉。所谓民族风不是以诗的题材或诗的主题作为唯一的凭借,而是在诗的表现方式,包括遣自造词、长短句的控制、诗的旋律感、意向的处理方式上,让人觉得这是中国人写的。”[14]

在这之后进行“乡愁”诗歌写作的,还有“乡土文学论争”前后跨入诗坛的第四代诗人,作品有陈义芝的《蒹葭》、白灵的《出塞曲—咏丝路》、渡也的《苏武牧羊》等等。

四.80年代探亲诗歌中的“乡愁”书写

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海峡两岸通航、通邮、通商的倡导。自此,台湾有不少民众冒着危险,从港澳或其他国家绕道回大陆。政策开放后,1987年11月2日,第一批返乡探亲的台湾民众经香港来到大陆,随后便出现了台胞探亲的潮流。探亲文学也随之诞生而发展,作品以散文为主,也包括小说、诗歌、戏剧各文体。

就诗歌而言,诗人陈义芝回到故乡四川,写了长诗《出川行记》和十首《川行即事》等[15]、秦岳有《望月之一》和《夜宿郑州》,渡也创作了《返乡探亲系列》等诗歌,新生代诗人苦苓、须文蔚、李长青等也留下了返乡探亲的诗作。

从本质上来看,探亲文学也是台湾“乡愁”文学的一部分,是海峡两岸隔绝数十年后产生的特殊文学现象,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时代背景和情感内涵。[16]宋晓玲指出,探亲是乡愁的延伸和持续,又认为,50年代到70年代的“乡愁”文学中大多抒发着消极的情感,80年代的台湾“乡愁”作品却一扫阴霾,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希望色彩。[17]

打破时空间的隔绝后,在政治历史环境不断变化着的当下,“乡愁”诗歌是否失去了发展的条件,其题材、内容、思想等方面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还有待学界的进一步探索。

五.结语

在1950-1980年代,由于两岸地理上的隔绝与意识形态的对立,形成了台湾几十年蔚为大观的“乡愁”诗歌创作。进行“乡愁”书写的诗人们,年龄横跨四、五十余年,分属于“现代派”、“乡土派”等大大小小的诗歌流派。他们有的书写着个体有家难归的怀乡思亲之情;有的写尽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漂泊的苦难与“无根”的孤独;有的立足乡土、歌颂脚下的土地;还有的抒发着对乡村田园与自然风光的怀恋,更多的情况则是以上几种兼而有之。一代代诗人们的作品,承担着数十载历史的温度与情感的重量,他们的“乡愁”书写,也因此富有深刻的时代内容与审美内涵。

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

[1]白少帆.现代台湾文学史[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2]白先勇.第六只手指[M].花城出版社,2000.

[3]傅蓉蓉.当代台湾文学研究[M].九州岛出版社,2014.

[4]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章亚昕.二十世纪台湾诗歌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二.论文类:

[1]白璐.台湾乡愁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2]戴海光.论郑愁予诗歌中的乡愁主题[J].安康学院学报,2008(03):67-69.

[3]方忠.从乡愁文学到探亲文学——台湾当代散文走向管窥[J].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3(02):52-54.

[4]古远清.从“战斗文学”到后现代文学——台湾文学六十年[J].名作欣,2009(18):4-6+8.

[5]古远清.台湾新诗60年的历程及其特殊贡献[J].学术研究,2009(10):147-153+160.

[6]蒋朗朗.台湾文学乡愁母题及其嬗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3):102-109+101.

[7]简婉.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D].苏州大学,2013.

[8]刘俊.台湾文学研究在大陆:1997-1999──以“人大复印资料”为视角[J].台湾研究集刊,1999(4):83-91.

[9]丘峰.台湾文学中的乡愁诗[J].社会科学,2004(12):109-115.

[10]洪申我.台湾现代诗的思乡愁绪与流浪悲歌[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9(05):69-72+22.

[11]苏小菊.无根的乡愁——席慕蓉早期乡愁诗意象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01):91-94.

[12]宋晓玲.台湾的乡愁文学与探亲文学[J].呼兰师专学报,2002(01):33-35.

[13]田华.台湾文学中的乡愁诗[D].四川大学,2007.

[14]禤展图.沉重的家国乡愁——洛夫诗歌略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43-47+54.

[15]杨明.1949大陆迁台作家的怀乡书写[D].四川大学,2007.

[16]张新颖.灵视之域——罗门诗主题论述[J].当代作家评论,1992(01):119-123.

注 释

[1]刘俊.台湾文学研究在大陆:1997-1999──以“人大复印资料”为视角[J].台湾研究集刊,1999(4):83-91.

[2]傅蓉蓉.当代台湾文学研究[M].九州岛出版社,2014.

[3]简婉.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D].苏州大学,2013.

[4]章亚昕.二十世纪台湾诗歌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5]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01-302页.

[6]田华.台湾文学中的乡愁诗[D].四川大学,2007.

[7]陈学芬.覃子豪的诗及诗论[D].河南大学,2010.

[8]方忠.文化乡愁的消长和演变──论台湾当代散文的情感走向[J].高校教育管理,1997(1):39-44.

[9]傅蓉蓉.当代台湾文学研究[M].九州岛出版社,2014.

[10]古遠清.从“战斗文学”到后现代文学——台湾文学六十年[J].名作欣赏,2009(18):4-6.

[11]古远清.台湾新诗60年的历程及其特殊贡献[J].学术研究,2009(10):147-153.

[12]杨明.1949大陆迁台作家的怀乡书写[D].四川大学,2007,11页.

[13]白先勇.现代文学创立的时代背景.第六只手指[M].花城出版社,2000.

[14]筒政珍.由这一代的诗论诗的本体.台北,《中外文学》1990年第二期.引自杨明.1949大陆迁台作家的怀乡书写[D].四川大学,2007.

[15]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52页.

[16]杨明.1949大陆迁台作家的怀乡书写[D].四川大学,2007.

[17]宋晓玲.台湾的乡愁文学与探亲文学[J].呼兰师专学报,2002(1):33-35.

本文为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BA20180420134507544C)的部分成果。

(作者介绍:曾笏煊,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文金鹏,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专业学生;吴嘉静,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台湾现代诗歌乡愁
永远的乡愁
乡愁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九月的乡愁
“不”与“无”的奥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体验的真挚与表达的超越——王学东《现代诗歌机器》观察
捍卫“台湾”?美学者炒作旧书有蹊跷
现代诗歌教学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