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眩晕患者合并睡眠障碍出现焦虑、抑郁的临床探究

2019-04-02 06:11黄志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4期
关键词:评量前庭障碍

黄志华

415000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周围性眩晕患者一旦发作,可能会出现耳蜗症状(例如耳鸣耳胀、听力下降等)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症状(例如恶心、呕吐、冷汗等)[1-3],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研究周围性眩晕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状态的机制,对于临床防治具有积极的影响以及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周围性眩晕患者合并睡眠障碍发生焦虑、抑郁状态展开分析与讨论,发现良好的睡眠能够有效降低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3月-2018年3月收治周围性眩晕患者200例,并应用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合并睡眠障碍[4]。根据患者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114例(周围性眩晕合并睡眠障碍)与对照组86例(周围性眩晕不合并睡眠障碍)。观察组男56例,女58例;年龄22~75岁,平均(43.6±3.2)岁;其中有吸烟史75例,高血压病史64例,高脂血症57例,糖尿病史45例,颈椎病21例,心血管疾病13例,脑血管疾病6例;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3例,前庭型偏头痛28例,梅尼埃病22例,前庭神经元炎17例。对照组男45例,女41例;年龄25~72岁,平均(44.1±3.5)岁;其中有吸烟史23例,高血压病史14例,高脂血症15例,糖尿病史8例,颈椎病5例,心血管疾病5例,脑血管疾病3例;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1例,前庭型偏头痛27例,梅尼埃病24例,前庭神经元炎18例。本次所有患者均行耳科及神经耳科学检测(包括变位试验、踏步试验、头脉冲试验、摇头试验等)、前庭功能检查(单目镜眼震电图检查,其中包括自发性眼震、转椅试验、温度试验等)、听力学检测确诊为周围性眩晕。本次研究对象排除近0.5年内患有其他急性或慢性中枢性前庭疾病或中枢性眼动异常性疾病(例如脑梗死、脑出血、多发性硬化等),1周内服用过苯二氮艹卓类、巴比妥酸盐类或其他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精神病史或心理创伤、精神障碍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认知障碍患者,0.5年内有强烈精神刺激事件患者。

方法:应用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合并出现睡眠障碍[5],使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观察患者心理情况[6],并给予对症治疗和干预措施,具体用药措施: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片,3次/d,餐后服用;口服强力定眩胶囊4~6片,3次/d,餐后服用,持续用药3个月。

观察指标: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SDS)观察两组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7-8]。临床疗效判断[9]:①显效:晕眩、耳鸣、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晕眩、耳鸣、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行走正常,生活自理;③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观察组114例中出现焦虑、抑郁情绪57例,发生率50.0%;对照组86例中出现焦虑、抑郁情绪24例,发生率2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3,P=0.00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治疗率为87.7%(100/114)和 89.5%(77/86),两组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讨 论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并且大多数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患者的工作以及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0]。眩晕与精神状况问题是导致出现焦虑、抑郁心理的重要因素,且焦虑、抑郁的情绪又加重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导致恶性循环的出现[11]。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其是指患者在周围环境刺激或自身运动时出现的运动幻觉。相关文献指出,眩晕症在临床中的发病率1%~2%,患病风险5%[12]。眩晕可大体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主要是由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所导致的眩晕,在眩晕症中所占比重较大。

本文通过研究观察发现,观察组114例中出现焦虑、抑郁情绪57例,发生率50.0%;对照组86例中出现焦虑、抑郁情绪24例,发生率2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3,P<0.05)。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治疗率分别为87.7%(100/114)和89.5%(77/86),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睡眠对人的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关文献指出,许多有睡眠障碍患者或睡眠相关疾病患者的患病率比睡眠正常的人群要高。文章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和强力定眩胶囊治疗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两组患者的周围性眩晕症状都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减少了发作频率,并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9%和8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2,P<0.05),说明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强力定眩胶囊在治疗周围性眩晕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临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猜你喜欢
评量前庭障碍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前庭电刺激在前庭周围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