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三氧化铼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异丁香酚合成香兰素的研究

2019-04-02 09:32何金义朱凯
应用化工 2019年3期
关键词:香兰素丁香酚反应时间

何金义,朱凯

(南京林业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香兰素(化学名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是具有香荚兰特征香气和浓厚的奶香气息,是世界上需求量最大的单体香料之一[1-3],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及烟草用香精的调香[4],也可以用于医药行业中[5-6]。香兰素天然存在于香荚兰豆等植物当中,由于香子兰花荚植物对土壤和气候因素要求非常高,并且天然加工的发酵处理工艺很复杂,所以香兰素的天然来源极其有限,价格非常昂贵[7-8]。目前,市场上的香兰素产品主要依靠化学方法合成得到。

传统异丁香酚氧化方法是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此工艺过程繁锁、流程长,收率和质量均不够理想,除此之外,此方法对设备腐蚀严重,副产物多,且会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9],不符合绿色生产的理念。近来研究发现,过渡金属[10-12]在氧化等反应的催化方面显现出了不错的环保性和选择性,而Re[13]催化剂因催化性能优异,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异丁香酚为原料,CH3ReO3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进行氧化合成香兰素的研究,并对工艺进行优化。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异丁香酚、CH3ReO3、H2O2、叔丁醇等均为分析纯。

60SXR红外光谱仪;Aglient6890型气相色谱仪;TRACE ISQ-LT型气质联用仪;AV-600 MHz1H NMR核磁共振波谱仪。

1.2 异丁香酚的氧化

将一定量的异丁香酚、催化剂及溶剂加入三口瓶中,水浴加热,升温到60 ℃,缓慢滴加30%(质量分数)H2O2水溶液,反应4 h后,降至室温,经处理后得到产品。

1.3 GC-MS定量分析

质谱分析条件:离子源(EI):整体钼制,独立控温,初温90 ℃(保留3 min),升温速度15 ℃/min,终温270 ℃(保留2 min),质量范围35~460 amu,分辨率:全质量范围内为单位质量分辨率,扫描速度11 000 u/s,信噪比80∶1。FID检测器,SE-54非极性色谱柱,初温90 ℃(保留3 min),升温速度15 ℃/min,终温270 ℃,汽化室温度270 ℃,检测室温度270 ℃,进样取0.15 μL。

2 结果与讨论

2.1 溶剂的筛选

不同溶剂下的香兰素得率见表1。

表1 不同溶剂对异丁香酚氧化效果的比较Tabl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solvents on isoeugenol oxidation

注:反应条件:溶剂40 mL,CH3ReO38 mg,H2O23.1 g,异丁香酚 5 g,5 h。

由表1可知,在强极性非质子溶剂如DMSO和乙腈中,香兰素的得率很低,只有3.5%和3.7%;在非极性溶剂如环己烷中,香兰素得率为51.3%;在中等极性质子溶剂如乙醇中,香兰素得率为86.4%;异丙醇中得率为86.7%;叔丁醇中得率为87.6%。所以,选取叔丁醇作为香兰素合成的溶剂。

2.2 反应温度对异丁香酚转化率和香兰素得率的影响

在催化剂量0.7%、H2O2为3.1 g、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反应温度对异丁香酚转化率和香兰素得率的影响见图1。

由图1可知,温度升高时,异丁香酚的转化率和香兰素的得率提高,反应温度60 ℃时,异丁香酚的转化率和香兰素的得率达到最高,分别为53.2% 和46.6%,在60 ℃后出现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温度过高时,香兰素与异丁香酚易发生副反应,导致产物的变化,也有可能是温度过高时,双氧水被分解,导致香兰素得率降低。因此,反应温度在60 ℃最合适。

图1 反应温度对异丁香酚转化率和香兰素得率的影响Fig.1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isoeugenol conversion and vanillin yield

2.3 反应时间对异丁香酚转化率和香兰素得率的影响

在催化剂量0.7%、H2O2为3.1 g、反应温度60 ℃的条件下,反应时间对异丁香酚转化率和香兰素得率的影响见图2。

图2 反应时间对异丁香酚转化率和香兰素得率的影响Fig.2 The influence of time on isoeugenol conversion and vanillin yield

由图2可知,随着反应时间增加,异丁香酚的转化率和香兰素的得率提高,4 h时香兰素的得率58.7%,反应时间>4 h时,香兰素的得率与4 h相差不大,异丁香酚转化率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反应到一定时间时,可能会有副反应进行,从而降低了异丁香酚的转化率。所以,反应时间4 h最为合适。

2.4 催化剂的量对异丁香酚转化率和香兰素得率的影响

在反应时间4 h、H2O2为3.1 g、反应温度60 ℃的情况下,催化剂用量对异丁香酚转化率和香兰素得率的影响见图3。

由图3可知,催化剂用量增加,异丁香酚的转化率和香兰素的得率提高,催化剂用量0.9%时,异丁香酚的转化率和香兰素得率达到最高,分别为86.3%和82.9%,继续提高催化剂的用量,异丁香酚的转化率和香兰素的得率无明显变化,甚至呈现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催化剂到达一定量时,可能导致副反应的进行,从而导致异丁香酚的转化率和香兰素的得率的降低,因此,催化剂的用量0.9%最为合适。

图3 催化剂的量对异丁香酚转化率和香兰素得率的影响Fig.3 The influence of catalyst mass on isoeugenol conversion and vanillin yield

2.5 香兰素合成工艺条件优化

以香兰素的得率作为考察指标,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3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寻求最佳条件。因素水平和实验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Table 2 The chart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factors and levels

表3 正交实验结果Table 3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通过表3可知,在CH3ReO3催化下,各个因素对香兰素得率的影响排序为C>A>B,即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最优的实验方案为A3B2C3,即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4 h,催化剂用量0.9%。在此条件下,香兰素的得率为90.3%。

2.6 香兰素的表征

2.6.1 GC-MS 分析 图4为香兰素的质谱图。

图4 香兰素的质谱图Fig.4 Mass spectrum of vanillin

2.6.2 红外光谱分析 图5为香兰素红外谱图。

图5 香兰素的红外谱图Fig.5 Infrared spectrum of vanillin

2.6.31H NMR分析 图6为香兰素核磁共振光谱图。

图6 香兰素的核磁共振谱图Fig.6 1H NMR of vanillin

由图6可知,在δ=3.97为11号位甲基氢的化学位移;δ=6.21为3号位羟基氢的化学位移;δ=7.42为5号位氢的化学位移;δ=7.43为1号位氢的化学位移;δ=7.04为2号位氢的化学位移;δ=9.83为醛基氢的化学位移。

3 结论

(1)以叔丁醇为异丁香酚氧化的溶剂,香兰素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4 h,催化剂用量0.9%。在此条件下,香兰素平均得率为90.3%。

(2)FTIR、GC-MS和1H NMR等分析表明,产物为香兰素。

猜你喜欢
香兰素丁香酚反应时间
婴儿奶粉里的香兰素
MIL-100(Fe)中乙醇对低挥发性香兰素的协同脱附研究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香草冰激凌里真的有香草吗
丁香酚吸嗅对MCAO模型鼠神经行为学影响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丁香酚、小檗碱及苦参碱对荔枝霜疫霉的抑制作用
GC法测定蒙药其顺通拉嘎胶囊中丁香酚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肉豆蔻-8散中的丁香酚的含量
香兰素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