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2019-04-02 09:18任海晶程雯王晓晖李俊华张颖李俊莉李移乐
应用化工 2019年3期
关键词:双子两性油水

任海晶,程雯,王晓晖,李俊华,张颖,李俊莉,李移乐

(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陕西省石油精细化学品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54)

低渗、超低渗油田利用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只能采出地质储量1/3左右,油藏砂体规模小,小段块油田占比较高的油田进入开发后期,需利用三次采油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1-3]。在所有三次采油技术中,化学驱是三次采油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而各类化学驱三次采油技术中,表面活性剂驱成本较为低廉,应用效果较好,是三次采油技术的主攻方向。

本文以溴代烷、1,4-二溴丁烷、1,4-丁烷磺内酯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N,N′-乙基-N,N′-丁磺基-N,N′-烷基-烷基二胺钠盐(简记为m-n-m,m=12,14,16,18),用IR、1H NMR、飞行质谱仪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4-丁烷磺内酯、溴代十二烷、溴代十四烷、溴代十六烷、溴代十八烷均为化学纯;乙醇、1,3-二溴丁烷、溴乙烷、四丁基溴化铵均为分析纯。

INOVA-400 MHz型核磁共振仪;EQUINOX-55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AXIMA-CFR plu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质谱仪。

1.2 表面活性剂合成

三口瓶中依次加入1 mL丙酮、6 mL水、3 mL1,4-二氧六环,加入0.2 mmol NaOH,搅拌,溶解于溶剂中。加入0.1 mmol丁二胺,搅匀。滴加 0.2 mol 1,4-丁烷磺内酯,滴加完毕,将反应液升温至70 ℃,反应6 h。冷却至室温,用盐酸调节pH至中性,析出白色固体,过滤,收集滤液。减压蒸馏,蒸除溶剂后,得到黄褐色粘稠固体(1),产率97%。

三口瓶中依次加入1 mL丙酮、6 mL水、3 mL 1,4-二氧六环,加入0.1 mmol(1),搅拌,溶解。缓慢滴加0.2 mmol溴代十二烷,滴加完毕,升温至90 ℃,回流反应8 h。冷却至室温,析出白色固体,过滤,收集滤液。减压蒸馏,蒸除溶剂后,得到黄褐色粘稠固体(2)。

三口瓶中,依次加入1 mL丙酮、6 mL水、3 mL 1,4-二氧六环,0.1 mol(2),搅拌,溶解。缓慢滴加0.2 mmol 溴乙烷,滴加完毕,控制反应温度为 30 ℃,反应时间4 h。用盐酸调节pH至中性,析出白色固体,过滤,收集滤液,减压蒸馏,蒸除溶剂后,得到黄褐色粘稠固体(3),即产物N,N′-乙基-N,N′-丁磺基-N,N′-烷基-丁二胺,干燥,称重,产率93%[4-6]。

合成路线如下:

12-4-12:1H NMR (400 MHz,DMSO-d6)δ:0.96(t,6H,CH3),1.25(t,6H,CH3),1.29(m,32H,CH2),1.33(m,4H,CH2),1.73(m,12H,CH2),1.85(m,4H,CH2),3.24(t,12H,CH2),3.28(q,4H,CH2),3.41(t,4H,CH2)。IR(KBr,cm-1)υ:2 921(s,υC—H),1 431(m,δC—H),1 152(m,υC—N),745(m,δC—H)。MS(MALDI-TOF,CHCA作基质):1 342.32(M+)。

14-4-14:1H NMR(400 MHz,DMSO-d6)δ:0.98(t,6H,CH3),1.22(t,6H,CH3),1.28(m,40H,CH2),1.32(m,4H,CH2),1.71(m,12H,CH2),1.82(m,4H,CH2),3.21(t,12H,CH2),3.22(q,4H,CH2),3.44(t,4H,CH2)。IR (KBr,cm-1)υ:2 919(s,υC—H),1 461(m,δC—H),1 135 (m,υC—N),744 (m,δC—H)。MS (MALDI-TOF,CHCA作基质):1 342.32(M+)。

16-4-16:1H NMR(400 MHz,DMSO-d6)δ:0.91(t,6H,CH3),1.25(t,6H,CH3),1.31(m,48H,CH2),1.33(m,4H,CH2),1.73(m,12H,CH2),1.85(m,4H,CH2),3.24(t,12H,CH2),3.28(q,4H,CH2),3.41(t,4H,CH2)。IR (KBr,cm-1)υ:2 913(s,υC—H),1 429(m,δC—H),1 143(m,υC—N),733(m,δC—H)。MS(MALDI-TOF,CHCA作基质):1 342.32(M+)。

18-4-18:1H NMR(400 MHz,DMSO-d6)δ:0.97(t,6H,CH3),1.26(t,6H,CH3),1.29(m,56H,CH2),1.32(m,4H,CH2),1.71(m,12H,CH2),1.81(m,4H,CH2),3.21(t,12H,CH2),3.27(q,4H,CH2),3.39(t,4H,CH2)。IR (KBr,cm-1)υ:2 947(s,υC—H),1 435(m,δC—H),1 154 (m,υC—N),744(m,δC—H)。MS(MALDI-TOF,CHCA作基质):1 342.32(M+)。

1.3 性能测试

1.3.1 油水界面张力测试 分别配制质量分数为1×10-6,2×10-6,3×10-6,4×10-6,5×10-6,6×10-6的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测定其油水界面张力,水相溶剂为现场盐水,油相为航空煤油[7]。

1.3.2 耐温性能测试 测试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在质量分数为3×10-6时,30~90 ℃下的界面张力[8]。

1.3.3 耐盐性 模拟延长油田杏子川采油厂化子坪井区的长6储层地层水的水质(表1),配制模拟地层水。测试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耐盐性能[9]。

表1 地层水分析Table 1 The water properties

以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为溶质,模拟盐水、蒸馏水分别作为溶剂,配制1%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将配制好的表面活性剂溶液静置24 h,观察溶液是否有沉淀,并离心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2 结果与讨论

2.1 油水界面张力测试

由图1可知,合成的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在质量分数1×10-6~6×10-6时,能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2~10-3mN/m,即该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具有优秀的油水界面张力能力。

图1 质量分数与界面张力关系图Fig.1 The relationship of mass fraction and interfacial tension

2.2 耐温性能测试

分别测试系列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温度30~90 ℃的水溶液界面张力,结果见图2。

图2 温度与界面张力关系图Fig.2 The relationship of temperature and interfacial tension

由图2可知,随着温度上升,界面张力随之上升,温度90 ℃时,油水界面张力仍保持在10-2~10-3mN/m范围内。因此,该系列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

2.3 抗盐性能测试

分别配制以蒸馏水、模拟盐水为溶剂的表面活性剂溶液,静置24 h后,溶液外观澄清透明,澄清溶液经离心后,底部无沉淀。测试质量分数1×10-6~6×10-6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油水界面张力,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随着质量分数的下降,界面张力随之上升,当质量分数为1×10-6时,油水界面张力仍保持在10-2mN/m数量级,说明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有非常强的抗盐性,在地层中可稳定存在。

图3 质量分数与界面张力关系图Fig.3 The relationship of mass fraction and interfacial tension

3 结论

(1)采用丙酮∶乙醇∶水=1∶3∶6的混合溶液作为溶剂,合成了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N,N′-乙基-N,N′-丁磺基-N,N′-烷基-烷基二胺钠盐,并用1H MNR、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丙酮∶乙醇∶水=1∶3∶6的混合溶液作为溶剂降低反应副产物,提高产率,同时缩短反应时间。

(2)该系列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秀的抗温耐盐性能,在矿化度105mg/L、温度30~90 ℃条件下,仍能够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达到较低的油水界面张力,在低渗、超低渗油田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双子两性油水
红苏雀
红苏雀
当“双子”遇上“金牛”
蓝斯诺占星转载之月亮双子
油水两相流超声波衰减测试方法
DMC-IA-AM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于混合废纸浆抄纸
两性羊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DADMAC-AA两性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误区:维生素K需补充,但要远离“油水”
油水(双语加油站●跟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