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问题研究

2019-04-02 06:25郝伟
活力 2019年4期
关键词:非政府管理机制突发事件

郝伟

【关键词】新时代;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制

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组建应急管理部是实现我国在新时代公共安全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步骤,这将对我国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新时代地方政府应从强化应急准备工作、加强应急宣传教育与培训、完善应急决策指挥机制、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等方面人手,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一、当前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地方政府的预警监测机制尚不完善

首先,不少地方政府存在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应急预案是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前,政府应急管理部门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应对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应急预案的制定缺乏针对性,造成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不理想。其次,地方应急队伍和技术缺乏专业性保障。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专业技术层面,我国地方政府可以说是软硬件都没跟上时代步伐。软件上,很多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救援队主要力量还是解放军、武警、公安民警、消防官兵、特警、民兵人员,而专业人员极少。硬件方面,由于很多地方上的应急设备大多为老旧设备,导致救援的低效能、高耗费。

(二)地方政府长效的管理环境机制缺失

首先,行政问责机制不完善。基层政府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目前基层政府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来对政府官员的应急管理职责进行划分,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的分级响应机制还有待建立。由于突发事件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当突发事件爆发后,极易出现部门间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无法进行责任追究,权大于法的现象时有发生,一部分基层官员的在应急管理工作中责任感不强,谎报、瞒报、漏报信息时有发生,而且由于连带效应和利益因素,相关部门之间也会推卸责任。其次,非政府组织参与机制弱化。由于受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基层政府将自身作为处理突发事件的唯一机构,不重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导致非政府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热情被压抑,使应急管理的参与主体单一,社会整体参与度较低,同时,我国政府并未在方针政策支持以及参与途径上为非政府组织提供充分保障。

(三)地方政府的事后应对机制不健全

有些地方政府在处理社会突发公共事件时缺乏社会组织和公民的积极参与,无法形成合力,危机修复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危机修复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兩个方面。一是对基层应急管理重视不够。一般性的突发公共事件如果没得到有效控制其结果往往造成更大灾难。而最先获悉和接触到突发公共事件的往往也是基层政府和其他基层组织,如果基层不具备专业的应急管理机制和能力,那基层就很难完成把矛盾扼杀在萌芽或者防患于未然的艰巨任务。二是地方政府之间,缺乏交流协作。有效的信息传递,是保障避免社会公众恐慌的基础。应急部门之间、相邻地市之间均需要确保内部及外部之间的沟通顺畅。

二、当前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路径思考

(一)加强地方政府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建设

构建统分结合的权力配置体制,确保常态与非常态下权力能够实现快速地集中与下放,强化整体行动的能力,发挥联动应急的效应。建立动态化、分布式决策领导体制,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是在事件发生后,从多种应急备选预案中选择和决断的非程序化决策过程,是在对突发事件产生原因、范围和影响等利害相关的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做出的应对危机的路径选择。健全分类分级、条块结合的网络管理体制,公共危机的发生和治理具有极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因此需要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依据其生命周期发展的规律,采取分类分级的治理思想。提升资源的整合与调度能力,统一调度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资源,确保联动应急管理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各类应急资源能够足量、及时的到位,保障应急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通过绩效管理提升应急管理评估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标准,确立切实可行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指标,对推进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评估机制建设、提高基层政府应急效率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引入外部评估机制、吸收外部评估主体,为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提供建言献策的渠道,促使政府将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纳入常态化管理中。另一方面,将绩效评估的结果与相应的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结合起来,通过外部导向,扭转基层政府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不利行为,提高基层政府处置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统一的绩效评估标准绩效评估标准的统一化、标准化有利于全面考核基层政府的应急管理效率。

(三)强化社会组织的参与机制

虽然基层政府在应急管理中扮演主要角色,但仅靠政府部门和相关应急人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许多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给予了高度重视,必须重视社会组织的参与和支持。首先,在突发事件的相关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中对非政府组织的权责义务予以明确规定,在应急计划中,通过分析非政府组织的优势与不足,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分工与途径进行界定。其次,根据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发挥作用的规律,基层政府应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应急管理提供相应的帮助,如业务指导、经费安排和培训演习等,同时应降低非政府组织的官办色彩,拓宽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渠道,提高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

(四)不断加强应急教育与培训

政府部门要在内部不定期地开展突发事件相关问题的宣传解读,通过大力宣传相关突发事件知识和模拟突发事件情景反复演练,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突发事件的管理意识,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控能力。

猜你喜欢
非政府管理机制突发事件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路径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