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大学的“创客”实验室建设研究与探索

2019-04-04 01:06毕亚玲张轶辉周金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创客应用型

毕亚玲 张轶辉 周金星

摘要:从“创客”实验室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论述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代表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客”实验室的建设基础、目标、措施与效果,其模式可为同类型院校“创客”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客实验室;植物保护;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2-0013-03

2015年12月1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皖政办秘[2015]207号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到2017年底前,力争在所有立项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和具备条件的高校建立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企业、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和创业导师等多方参与的大学生“创客”实验室,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机构、有师资、有经费、有场地、有制度、有活动。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创客”实验室如雨后春笋般在省内高校中开始立项建设。安徽科技学院植物保护学科于2015年获批建设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两年来,在认真分析国内相关“创客”实验室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建设经验,其做法可为同类型院校相关专业“创客”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

1“创客”教育的起源和内涵

“创客”一词来源于“Maker”的音译,原意是指“制造者”,最早出现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虽然“创客”至今都没有准确的释义,但其基本内涵被社会广泛认同,那就是利用开源硬件和软件平台,通过创意和创新,利用3D打印技术、数字制造技术或传统制造技术,制作出原型样机,并利用互联网将原型机转化成产品。“创客”文化的基本内涵重点强调了注重实现样机制造和产品化推广,这种理念与高校中大力提倡和推广的“创造、创业和创新”的“三创”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特别是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互联网的客户端,去开展创客文化和其在教学、实践环节的应用与推广,并将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步得到应用,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一条新途径。

2安徽省“创客”实验室建设现状

安徽省首次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中增加建设“创客”实验室是在2015年,当年的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中,有158项省级建设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到2016年,大学生“创客”实验室省级建设项目增加到234项,随着省级大学生“创客”实验室的不断增加,各个高校校级建设的大学生“创客”实验室数量也在不断攀升。通过三年的建设,大学生“创客”实验室不仅培养了大批具有“创造、创业和创新”精神的“三创”人才,而且也为大学生“创客”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3“创客”实验室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3.1部分“创客”实验室建设往往停留在喊口号层面,无实质性建设

2015年,安徽省教育厅首次在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中增加“创客”实验室建设项目。由于“创客”实验室是个新事物、新概念,很多高校对“创客”实验室建设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甚至一些“创客”实验室建设项目的主持人也不完全清楚“创客”的概念。因此,在“创客”实验室建设上更无实质性建设内容和措施。

3.2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大学生“创客”实验室的主体是大学生,许多“创客”实验室在成功申报以后,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参与度不高。大学生“创客”实验室不同于一般类型的实验室,“创客”的主体是学生,但更要具有实践和参与的机会,而提供这种机会最好的形式是企业实践。因此,如果“创客”实验室不能与企业进行有效合作的话,势必会影响“创客”学生的创业创新热情,必然导致实施效果的弱化。

3.3校内的实验室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整合和利用

由于“创客”实验室不仅仅是简单的实验和实践教学,同时还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功能,在“创客”实验室中,学生可以通过科研创新、实践创新,解决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因此需要学科内相关实验室互相协助,共同为“创客”实验团队提供服务。但在许多高校中,大学生“创客”实验室有的是建设基础和目标是技术的研发,而有的是基于产品的销售,不管是哪一种,都缺少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导致“创客”实验室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3.4专业导师团队缺乏

由于“创客”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可借鉴的学校和实验室的成功做法也较少,特别是目前大学中现有的“创客”团队的指导教师绝大部分来源于相关学科的专业教师,他们既没有企业从业的经历,也没有创业的经验,对于“创客”团队也仅限于理论上的指导。所以,组建一支专业的“创客”导师团队对于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来说已迫在眉睫。

4安徽科技学院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基础、目标、措施与效果

4.1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基础

安徽科技学院植物保护专业隶属于农学院,始建于2008年。专业建设初期,植物保护学科实验及实践教学主要依托农学院作物学实验室,经过5年多建设,于2014年建立植物保护实验室。目前实验室拥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师8人,安徽省教坛新秀1人,是一支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学团队。目前,植物保护本科专业是安徽省特色专业,植物保护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具有较好的“创客”实验室建设基础。

4.2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目标

通过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立足于安徽科技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群体,建立开放、共享和协作的植物保护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吸纳优秀大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创新课题研究等工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

4.3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措施

2015年,学校植物保护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利用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以来,“创客”实验室负责人充分实验室和学院及学校现有的资源,通过多方举措,在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上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4.3.1

植物保护学科相关课程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学校植物保护专业2017年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下,重点培养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植物保护专业所属二级学科中的部分课程由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整合成几个相关的综合性实验,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并完成,使植物保护实验室成为学生的“众创空间”。如新修订的《普通昆虫学实习》和《农业昆虫学实践》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实习,学会辨认农业昆虫,并且学生通过自行捕捉昆虫,分别制作昆虫的干制标本、浸渍标本及生活史标本,经过这样的综合性实验及实践课的学习,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昆虫知识的热情,增强了学习效果,而且学生将植物保护学科中昆虫实验室作为班级的“众创空问”,制作出许多精美的昆虫标本,部分昆虫标本还参加了校、省级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并获得了奖励。这种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取得的效果体现了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3.2加强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团队建设

植物保护“创客”团队建设包括学生团队和导师团队建设,学生“创客”团队建设主要是根据植物保护部分二级学科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主组建“创客”团队,每一个“创客”团队选择感兴趣的综合性实验内容,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开展实验和实践教学;导师团队建设是进一步加强“创客”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生产应用能力,通过选派“创客”导师参加技能培训,或者吸收与植物保护相关学科的不同行业和专业师资或企业技术人员组建“创客”实验室指导教师团队,加强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团队建设。目前,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指导教师中,所有的教师都取得了“双能型”教师资格,他们不仅具备很好的专业知识,更具备良好的实践专业技能。

4.3.3加强与企业和研究院所的合作,共建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

自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以来,植物保护学科团队的教师与企业和相关研究院所加强合作,共建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目前,代表性的共建单位主要有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安徽省农药检定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肥瑞城福田农药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单位,通过签订合作协议,选择部分对植物保护感兴趣的学生(包括植物保护专业和非植物保护专业),参加由这些企业与实验室合作开展的“农药药效评估试验”“农药登记残留田问试验”,建立“高抗性杂草种子资源库”、承担全省“灰飞虱毒力测定”等多项合作试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热情,巩固和加强了学生的植物保护专业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同时植物保护“创客”团队成员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也受到了合作单位的一致好评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4.3.4加强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训练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手段,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3年来,通过组建学生科研创新团队,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十余项,学生以第一作者或参与作者发表科研学术论文6篇,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学生不仅可以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还可以通过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灵活多样的创新创业形式,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创业思想理念,为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及工作和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手段。

4.3.5选派“创客”团队参加各类竞赛,强化“创客”实验室建设内容

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以来,团队指导教师指导部分团队通过参加省、校级的“互联网+”技能大赛,省、校级“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等相关赛事,不仅强化了“创客”实验室的建设效果,而且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3年来,两次选派大学生“创客”团队参加安徽省的“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分别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和省级三等奖各1次。

4.4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效果

4.4.1提高了实验室使用效率

有研究表明,通过“创客”实验室建设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通过近三年的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结果表明,“创客”实验室的开放性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和仪器的使用效率,以往实验室只承担教学计划安排好的实验内容,上完实验课之后,实验室和仪器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创客”实验室建立以来,有效地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4.4.2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特别是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有力地增强了参与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据不完全统计,曾经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近80%毕业后考入国内重点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极大地提高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4.4.3提高了教学质量

通过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水平,同时,通过“创客”实验室自主设计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使学生们在自主设计的教学内容中找到乐趣,激发了学生对植物保护专业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自主能动性增强,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5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经验推广价值

安徽科技学院作为安徽省首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示范高校,其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特色做法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植物保護“创客”实验室建设2年来,在“创造、创业和创新”的“三创”教育上探索了一些做法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这些做法和经验通过应用于学校植物保护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同类型院校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6展望

安徽科技学院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将牢牢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主线,通过不断优化“创客”实验室运行机制、积极与企业合作,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申报和执行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安徽科技学院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团队将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突破现有实验室建设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继续优化植物保护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方法与实验室管理模式,不断积极探索植物保护“创客”实验室建设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创客应用型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