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团参与状况对专业能力的影响探究

2019-04-06 10:03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22期
关键词:人际符号社团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00)

1 问题的提出

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下,提高大学生专业能力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2018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强调“加快振兴本科教育,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大学生专业能力发展作为体现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辈群体的影响逐渐超过了其他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米德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大学生的社团生活衔接着同辈群体和社团,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同辈群体之间的社会交往提供了主要场所。本研究从符号互动论视角出发,通过梳理文献将社会交往分为自我概念、互动意识、情境创设、角色领会和共同理解等5个中介因素,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S大学的六个不同类型社团的参与者进行调查,试图探究大学生社团交往与其专业能力发展的关系及其内部影响机制,以寻求促进大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可能路径。

1.1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对专业能力及社团参与的界定

1.1.1 专业能力的界定和构成要素:基于OBE理论

一般的学生专业能力研究主要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将专业能力分为专业综合能力、专项能力、单项能力。本文基于OBE理论的视角,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其分为六个衡量指标:专业类竞赛奖、专利获批及转化、专业类证书获得、专业间国际交流、专业领域专利及其转化、专业论文的发表等。

1.1.2 社团参与状况的衡量:社团选择、社团参与和人际互动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给予较多关注与支持,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教育法》,主张社团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自愿参与的原则组织建立,活动类型较多,内容丰富,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同时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本文界定的“社团参与”是大学生从选择社团开始到参与其中,在参与过程的行为表现和人际交往互动情况,主要表现为社团选择、社团参与和人际互动三个方面,反映大学生社团参与的具体状况。

1.1.3 符号互动论:对专业能力发展研究较少

符号互动论最早在18世纪的苏格兰道德哲学家们的意识流中初见端倪,休谟等人提出应注重人际之间的沟通、模仿、同情和风俗。而后,乔治·米德在《心灵、自我和社会》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人类通过符号与对象发生反应,从而做出经过思考的行为。在此之后,布鲁默、库恩等人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当代符号互动论的基本理论框架。

目前,学界中符号互动理论多被运用研究师生关系、教师角色、流动人口子女的融合教育等,还有部分研究涉及新媒体等方面。已有研究以学业成就为量化标准对学校场域中的人际互动研究较全面、深入,但对分析人际互动的影响机制则鲜有涉及。

1.2 分析框架

1.2.1 符号互动论

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提炼出符号互动论的五个关键概念,将其假设为大学生社团参与影响专业能力的中介因素。通过这些方面,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自我概念:在互动中形成,促使个体形成对自我的认知,去主动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对个体而言,具有指导性作用。

互动意识:个体内部在互动方面产生的意识,影响个体有意识地参与到人际互动中。

情境创设:通过对各种事物赋予意义,解释各种符号,定义个体所处环境。

角色领会:个体在内心想象符号接受者如何理解交往,是对他人反应进行揣测的过程。

共同理解:在互动中的各种符号输出与接收中,达成对各种符号的共同认知。

1.2.2 社团参与状况

主要从社团选择、社团参与和社团中的人际互动三方面了解大学生的社团参与状况:社团选择即大学生选择参与某个社团的动机与缘由,以及更偏向参与何种类型的社团。社团参与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程度,具体表现在参与社团的时间、参与社团活动的频率、社团任职与角色扮演、对社团工作流程与规章制度的了解;社团中的人际互动主要包括大学生在社团中的人际状况,与其它成员的交往频次、主题,以及交往范围。

1.2.3 理论框架

通过对大学生社团参与状况的调查,结合符合互动论的主要特点和五大核心概念,构建如下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社团参与状况对专业能力的影响分析框架

2 研究方法

2.1 解释研究方法

(1)问卷法。本次调查以S高校参与社团的大学本科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该校将学生社团分为理论学习类、兴趣爱好类、文娱体育类、公益服务类、社团实践类、学术科研类六类,调查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每类社团中随机抽取一个社团,每个社团随机发放30份问卷,共发放1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1份,有效回收率为89.4%。

(2)访谈法。本研究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调查对象的社团参与现状及特点,抽取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且取得一定成果的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但取得成果较少的学生和社团参与不积极且成果较少的学生各3名作为访谈对象,以半结构化形式进行访谈。

2.2 样本统计分析

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与解释力,研究确定的161名被调查者主要是正在社团中的学生。其中,大一学生108人,占样本有效率的67.1%,大二学生53人,占32.9%。参与社团时长达一年至两年的人数为42,占总样本的26.08%,参加社团时间半年至一年的人数为81,占样本数的50.31%,入社时间为半年以下的28人,占总样本的17.39%。通过随机抽样,得到的样本大部分为社团会员、成员,也有社团主席等具有职务者。

3 研究分析与结论

3.1 社团参与和人际互动情况

3.1.1 社团参与热情高

问卷显示有54.4%的学生经常参加社团活动,16.67%的学生参与频次较少。本次调查对象包含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其中大一、大二学生较多。缘于高中学业压力较大、课业负担较重,社团参与十分受限,进入大学后,大多数学生尝试通过参与社团丰富个人生活,参与社团活动频次较高,参与态度也更加积极与热情。

90.06%的学生平均每周花费1小时以上时间参加社团活动,其中20.49%的学生每周参与时间达3小时以上。尽管大部分被访对象为社团会员、成员,但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在社团中属于“积极分子”,只有少数学生将自己视为社团中的“旁观者”,如表1所示。

综上分析,得出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频次较高、时间长,愿意花费较多课余时间参与社团活动,对社团参与普遍持有积极的态度,且这种参与热情与受社团中担任的职务之间没有相关性。

3.1.2 社团参与程度较深

提及自己参加社团活动和工作时的状态,23.90%的学生认为在社团中积极主动地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做到“主动创造”,63.35%的学生认为自己做到了积极参与,能够自觉影响社团事务的决策、监督和执行,23.60%的学生认为自己对社团活动是“从众参与”,完成了任务的执行工作。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了解社团流程和社团制度,大部分大学生在社团参与中主动性强,通过积极的“创造”,深入理解社团事务与制度,从而提升了个人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

表1 您平均每周大约参加社团活动的时间

3.1.3 社团活动专业化

对特长、专业的发展有强烈愿望,以及对未来发展规划明确的学生倾向于选择有更多机会发展自己兴趣特长的社团。大学社团组织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各类比赛、讲座与交流会,比赛占社团经常举行活动的63.35%,通过比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满足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需要。

3.1.4 社团交往日常化

调查对象与社团其他成员的交往较为频繁,39.75%的学生选择“经常与社团成员交往”,35.40%的学生选择“一般”,17.4%的学生选择“总是”,只有4.97%的学生“从不”或“偶尔”与其他成员交往。问卷显示,对77.6%学生而言,社团是学生大学期间结交朋友的重要途径。社团好友常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朋友,社团是学生结交朋友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学生与社团成员的日常交往中,社团事务、学习交流是重要主题,兼有课外娱乐、情感交流,社团事务的处理与解决更多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得以实现。

3.2 调查对象的社团参与状况与专业能力发展

3.2.1 社团选择与专业能力发展

目前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甚至中学均已满足学生兴趣爱好需求和专业能力的发展要求为目标,设立了类型多样的社团组织,尤其高等院校更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Q:您在何时加入骄阳?是怎么加入的?

S1:大一上学期刚开学。打球打的还行,被因为打球认识的学姐拉进去了。学姐感觉我打球还行,就问“要不要加入骄阳”,然后我就进去了。她是骄阳上一届的乒乓球的副会。

Q:当时有了解其他社团吗?

S1:没有了解。而且也比较喜欢打乒乓球,就直接加这个社团了。来大学之前就想的是直接加一个乒乓球、羽毛球类的社团。我以前练过乒乓球,在加入社团前就有了这个技能。

Q:加入社团有没有发展其他的兴趣方向?

S1:没有,这个社团只是增强了我这方面的技能。

借助组织环境,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进行社会互动时,大学生才能以客体形象进入自身经验,获得“自我意识”。在社团的选择过程中,学生基于对自我的初步认知,“主体我”意识得以显现、深入,有目的地主动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还有一些学生群体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建构出“客体我”意识,进行社团选择。互动意识的个体自觉性越强,在选择社团时,更加关注社团能否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社团举办的活动是否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等。

3.2.2 社团参与与专业能力发展

在社团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利用社团创设的情境,但受制于个体互动意识和自我概念的影响,不同学生的社团参与程度和参与状态之间存在差异,对于自身能力发展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Q:参加社团组织的那些活动呢?具体介绍百团大战活动的流程。

S1:基本上所有活动都是会长进行策划的,然后安排工作。百团大战其实是纳新,首先就是画宣传板,先做好宣传,提前一周把宣传板画好了,然后找网宣部的说我们要百团了,网宣部部长就说那我做一下微信推送,宣传部就是这样。组织部我们就是提前三天左右,我们要招志愿者,就在社团外面招一些志愿者进行值班嘛。至于奖品呢,就是因为去年有剩下的,还挺多,可以直接用,差不多就够了。然后就是策划书、活动申请表,社联那边帮场地啥的,他们会弄,因为这是他们弄的大型活动嘛,我们就不用去申请。活动策划书是我们自己写的,我提前了大概一个星期左右,把策划书和活动申请表写好之后,发给新区那边的负责人,他们打印出来给指导老师签名,过目,然后再寄回来。

Q:社团活动由谁提出?

S1:有一些活动,比如说去年的趣味运动会,那点子是因为我们每年都会有差不多类似的精品活动,那我们就根据这个主题,具体的项目我们可以改,比如说羽毛球那边,你们想一下,乒乓球那边,我想一下,然后再交给乒乓球部长那边讲一讲,就这样子凑出来的。

Q:参加与组织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

S1:最多的,我觉得还是友谊。然后其他的,组织能力这种,不是说你以前没干过没练过,经过这一年进步特别大的提升,更多的只是强化一点而已。

Q:在大学前加入过社团吗?

S1:大学之前没有社团,但有学生会,学生干部之类的。我已经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了。

Q:这种能力在社团中有什么样的发展?社团对你的能力有什么影响?

S1:更多的,除了管理能力之外,就是社交能力。因为你要跟各个干部之间处好关系,不然的话,你安排工作,每个人都说不想干。影响的话,主要是交际能力,跟别人的协商能力,就是跟别人说,我这个点子好不好,或者用你那个……需要通过跟人家交流之类的,是锻炼了这个能力。

角色领会是符号互动论下的基本互动方式,每个人都是多重角色的扮演者,而扮演角色首先要理解角色,这要求学生在参与社团的过程中具备角色意识。角色意识体现角色领会,即个体在内心想象符号接受者如何理解交往,是对他人的反应进行揣测并表现出不同行为的过程。社团内部才存在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充分领会角色,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力,在互动中进步。大学生社团内部存在一定的机构设置和齐全的组织部门,社团中也存在精细化的职务分配,但总体而言可以分为“核心层”和“边缘层”两种角色。社团组织结构中的每种职位和每个角色都有一套行为模式,都有一套对应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机会,大学生在扮演这些角色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按照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作为社团的“核心层”,社团干部成员也被提供了展示才能和提高在社团中地位的机会,他们在参与社团工作时,对于社团流程与制度了解更加深入,能够主动创造并且出色完成任务,而身处“边缘层”的一般社团成员多是从众参加社团活动,频次较少,整体呈现被动状态,极少主动表达,且无法触及核心事务。相比较而言,“核心层”成员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信息来源更为广泛,因此他们普遍获得较多的专业学习成果。

3.2.3 社团中的人际互动与专业能力发展

按照互动内容,可以将社团中的人际互动分为两大类,即讲座、交流会等专业性活动和团建、聚餐等娱乐性活动。社团成员来自不同的家庭社会背景,携有不同的知识经验,与社会成员之间的人机互动使个体扩大社会知识,了解许多教育内容之外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参与社团期间,大学生个体扩展个人社会关系网络,通过这些网络锻炼自己的各项技能,促进专业能力的发展。

社团成员间、社团干部间交流互动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交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应用。在社团内部,社团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同志式关系,组织者和参与者都处于同一地位,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协作,并掌握支持公道,遵守规则,相互竞争,分工,合作,服从,争执,评价,辩解,同情,互助等社会专业能力。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最基本的是使用语言符号,除此以外还使用具有一般含义和普遍理解并使用的面部表情、语调、体态等其他象征性的符号。

与不同类型的人进行交往,所使用的符号也存在差异。如与普通成员的交往,更多在于进行球技指导;与身为管理层的同学则是相互合作,共同管理社团人员及事务;在面对社团外的学生时,如开活动宣讲会、摆外场、招聘纳新时,则以“发言人”的身份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一些惯用、通用符号的交流,形成共同理解。在论及S1社团成员的社团文化时,他提出了社团成员比较熟悉的符号:专业术语。

在社团定期、分主题举办的集体活动中,社团成员得到更加规范、统一的训练,习得普遍通用的符号(专业术语、手势、表情、规则等),基于对上述符号的共同理解,社团成员之间的互动得以顺利进行和维系。规范的训练能加强成员对于规则等的理解,定期性的活动则有利于成员习得专业技术,为参加专业竞赛奠定基础,发展成员的学习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成员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提高其专业能力发展、的可能性,潜在地推进个人专业能力的发展。

4 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大学生在社团参与过程中的自我概念、互动意识、情境创设、角色领会、共同理解直接或间接地会影响个人社团选择、社团参与及人际互动状况并在大学生参与社团期间的发挥着作用,共同促进大学生不同方面的专业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对个体自我概念的认知使大学生选择社团参与时存在思考,有明确的自我认知概念和参与动机,使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个人能力在社团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其相关专业能力也得到提升与发展。在社团参与过程中,与社团内部成员、社团联合会中其他成员,以及与老师的互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与不同的群体交流沟通的能力,学习如何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培养与人合作的作精神,在互动过程中对共同符号的建构与理解、对社团特殊情境的创设和参与,不断提升了大学生社会化程度进而提高相应的专业能力。通过广泛地参与社团活动,大学生学会用社会规范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跟上时代步伐,与社会协调一致。在社团参与中,大学生它通过学习与社会相关的各种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形成和发展一定的社会能力,这里所说的社会能力包括自我的能力、展现自我的能力、相互沟通的能力、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等,也就是我们所定义的专业能力。但调查中发现有些社团生命周期较为短暂,社团组织较为涣散,对于社团成员不能提供丰富的活动,社团“名存实亡”,学生参与其中,无法形成合适的自我概念,参与社团的动机不明确,也无法有效提升综合能力。高校应该给予指导帮助社团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社团管理办法和内部制度,使社团发展形成良好的长效运行机制。

注释

①张俭民,董泽芳.从冲突到和谐: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关系的重构:基于米德符号互动论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4(01):7-12.

②李文跃.符号、教学符号与教学符号互动的探析:基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10):53-56.

③申大魁.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探析:符号互动论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4):52-56.

④钟海青,张燕妮,张国磊.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子女融合教育问题研究:基于符号互动理论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4(04):197-200.

⑤王芳.符号互动论视角下新媒体事件的多元化互动[J].新媒体研究,2018,4(09):19-20.

猜你喜欢
人际符号社团
读懂“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了解“人际气泡”,避免尴尬难堪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如何提升人际吸引力
社团少年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