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9-04-07 14:28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门牌号小猪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实践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推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积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实际认知水平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切入点。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需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高效课堂构建奠定基础。例如,在《加与减》的知识教学中,笔者首先依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并选择“小猪做客”的情景,“小羊邀请小猪参加野炊,并要求小猪能够到达自己所在的小区与参与这次野炊的其他伙伴聚齐。小兔子家的门牌号是59,小狗家的门牌号是64,小老鼠家的门牌号是55,但是正当小猪到达小区想要寻找小伙伴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的门牌号都是算式,‘35+24、42+22、35+20'……”你能够帮助小猪找到伙伴们的家吗?通过这样轻松愉悦的方式,学生很容易产生学习兴趣。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基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提前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将知识重难点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清晰的教学目标引导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探究合作学习效率。例如在《数学与生活》的相关内容教学时,笔者首先依据课堂教学内容明确了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目标,“深刻理解生活数学的含义、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数学知识的原型以及依据生活数学的理念来构建数学课堂”。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笔者为学生保留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讨论和分析的契机。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群体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小组中的谈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开阔学生的思路,全面认识和理解所学的这一课题。然而,在当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强调学生的个性,所以学生的集体性和合作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要想搞好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而课堂又恰恰是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最重要的方式,所以,从课堂出发,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回答问题,或者对实际情景进行讨论发散,集思广益,为以后的小组合作建立基础。比如,在教学“长方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详细讲解课堂知识之前,让学生预习,然后让每个学生分小组做一个长方形,看看有哪几种方式,看看哪个小组发现的方法多,然后进行小组评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开阔了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小组凝聚力,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四、开展小组竞争

各个小组开展竞争可以激发组内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一定要做好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定好合理的规则,做好评价。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运用恰当,能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产生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很多,可采用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结合,促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达到碰撞、对接、融洽、升华的较高境界。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热情是否高涨,思维是否活跃,交流是否投入,气氛是否融洽。教师要进行巡视,了解学生合作是否有一定的广度,合作学习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间的合作效能,笔者采用小组加红旗法、评选最佳组长、最佳合作奖、最具创新奖等,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重视教师的地位——“组织、监督、总结”

虽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但是教师不能把自己当做“局外人”,一定要发挥自己的地位。教师要明确自己的“组织、监督、总结”作用,在小组合作初期进行问题的设计与人员的组织,在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和解答的过程中监督每一位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其中,学生在讨论时方向对不对,适时地给予点拨。在学生解决完文体后,教师再针对教材进行知识总结,以巩固学生的知识。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有方向的、有效率的。

六、课外自主学习

小学生当有伙伴在身边时,比没有伙伴在身边时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会有很大提高。而小组学习就要熟练运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合理布置课外小组作业,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小组的形式自主学习,共同提高。比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证明“同底等高的圆锥是圆柱体积的1/3”这一定理,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研究证明,可以用模型证明,也可以用数学知识证明,然后进行评比。在这种课题下,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碰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总之,小组合作教学的核心是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成长。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恰当的分组,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门牌号小猪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豇豆家的门牌号
巧算门牌号
可爱的小猪
小猪家着火了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我们的家
省钱的门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