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逻辑与影视编剧的身份定位

2019-04-07 13:14车彦军
神州·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资本逻辑

车彦军

摘要:在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大环境下,资本逻辑对影视编剧的身份定位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从本质上来说,以效益原则和增值原则为主要原则的资本逻辑与倡导精神自由和艺术风格的影视创作及影视编剧是两个矛盾的共同体,他们看似很难达成融合,但又是如此密不可分。这个矛盾的关系直接影响着资本逻辑与影视编剧的身份定位。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了国内外资本逻辑与影视编剧的身份定位现状以及对资本逻辑与影视编剧的身份定位的思考。希望本文能够给相关行业内人员提供一点小小的帮助。

关键词:资本逻辑;影视编剧;身份定位

1.前言

自古以来,资本逻辑和影视编剧的身份定位就是充满矛盾的两者。两者之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和沟通并达成内在和解的是十分困难的,也是长期以来影视行业面临的一大困扰。如何平衡资本逻辑和影视编剧的身份定位之间的矛盾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很有必要对资本逻辑与影视编剧的身份定位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资本逻辑与影视编剧的身份定位可以从国外和国内的现状展开,进一步探讨资本逻辑对影视编剧身份定位的影响规律,以及影视编剧的身份定位反作用于资本逻辑。

2.资本逻辑与影视编剧的身份定位现状

2.1国外资本逻辑与影视编剧的身份定位现状

在世界影视史尤其是美国影视史上,编剧一直是处于较为尴尬且被动的位置,很多时候是弱势群体,受制于资本逻辑下导演和制片方的要求,不得不按照他们的想法撰写或改编剧本。导演和制片人与编剧之间的口舌之争表面看上去是艺术与思想之争,实际暗流涌动的是权力与资本自由创作表达之间的不平衡对峙。在当今世界的主导逻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依然是资本逻辑占据着主要地位。所谓的“编剧中心制”或者说“导演中心制”,实际上还是受到出品人和制片人的操控。正是在这种资本逻辑和影视编剧的身份定位现状下,个体写作的影视编剧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各司其职,互相创作的影视编剧群体。对于好莱坞,这个全球著名的影视化基地来说,其剧本的编写已经实现流水线工厂模式。其剧本创作的主要流程是先由一个主要编剧写完剧本,再交由另外一个编剧进行整改修正,再有一两个编剧负责统筹全局。在这种几乎单向的创作流程里面,负责主要创作的几位编剧往往独立工作,各司其职,互不影响。经过了多轮修改和删减下来,最终影片上映所呈现的东西,依然完全看不到某一位编剧所写的东西,往往都改动的面目全非,惨不忍睹。在美国,编剧虽然有基本薪酬,养老金和健康保险等权益,但在创作过程中,编剧的权益却很难得到保障。因此,优秀的编剧为了保障自己的剧本不被大改,往往会发展成导演甚至制片人,掌握足够的剧本上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像保罗·哈吉斯、查理·卡夫曼、托尼·吉尔罗伊等就是如此。

2.2国内资本逻辑与影视编剧的身份定位现状

在中国,编剧的地位依旧处于尴尬且弱小的位置。在资本逻辑操控的影视行业,编剧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和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向资本逻辑低头。那些不愿向资本逻辑低头,潜心创作的编剧在和资本逻辑博弈的过程中,地位正在不可避免的边缘化,话语主导权正在丧失。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当下中国的影视编剧群体中,颇有名誉和影响力的编剧大多数是在文学创作领域同样较为出名的作家和学者,他们有王朔、刘恒、刘震云、莫言、芦苇、邹静之、海岩、麦家等在内的“一线编剧”。此外,能够在编剧之余转型为制片人或者导演,也能够在剧本上争夺更多的话语权。当前,我国的影视编剧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门派,一派就是上面所说的作为业余影视编剧的著名作家,他们能够和导演及制片人进行有效的合作,并且利用自己广为人知的作家身份在影视行业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文学和影视是两种不同的创作和表达媒介,因此承认自身在影视创作上的局限性和经验不足的问题,并虚心向导演和制片人请教。另一派就是职业和专业的影视编剧,他们往往是把影视剧本的创作当成是自己的职业,在创作过程中被市场所影响,创作出来的剧本普遍大相径庭,浮于表面,缺少深度。

3.资本逻辑与影视编剧的身份定位思考

无论是国外影视圈还是国内的影视圈,不少电影为了满足赞助方的要求,会想方设法强行在影片中植入商业广告。对于一部商业片,这种植入商业广告的现象十分常见。然而,生硬的植入与影片情节关系不大的商业广告会严重影响到影片的观感,让观众瞬时产生抽离影片的体验感。长此以往,以资本和金钱驱动的电影行业将会把题材好制作精良的电影逐步带跑偏。由于商业片得到了足够的票房,而真正意义上的好电影由于缺少赞助或者排片不够而得不到好的票房,也缺少足够的观众进入影院欣赏。对于编剧来说,影视剧本就像是他们的孩子,他们是绝对不想看到自己费尽心血创作出来的作品为了满足大众的口味,为了迎合市场的喜好,为了听从赞助商和出品方的意见,而对剧本进行七改八改,生硬植入广告这种行为。然而,在整个电影行业,编剧的地位往往在资本逻辑下处于弱势,编剧所写剧本的内容很多都得不到完整的表达。著名的美国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曾经谈到过自己对资本逻辑下的影视编剧的身份定位的看法,他表明好的激动人心的电影应该是包含“朴实的人类真相和人类经验”,但是编剧的作用就是用一个独一无二的、全新的方式将这个故事进行包装,把这个故事展现给观众朋友们,让观众透过电影感受到一个从未涉足过的全新的世界,他们在这个世界里发现了自己,找寻到了自己,他们在新世界里找到了那个与自己惺惺相惜的自己,便建立了精神上的联系,代替全人類贪婪地活着。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化、娱乐至上的资本逻辑机制下,影视编剧的地位一度边缘化,丧失对于剧本的话语权。不少编剧采取转型成为导演或者制片人的方式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但是,为了保证国内外电影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重点是转变观念、重建身份,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编剧能力,又对影视化编剧有自己独到见解和生活感知力的创作者。

参考文献:

[1]参见[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编:《波德里亚:一个批判性读本》,陈维振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田超:《刘震云不讲故事说概念》,《京华时报》2013年5月30日。

[3]《麦基,不卖故事》,《南都周刊》2011年11月2日。

猜你喜欢
资本逻辑
资本主义城市化格局下西方社会正义理念的空间限度
资本主义城市化格局下西方社会正义理念的空间限度
资本逻辑下的精神空间的再生产
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面向及其实质
资本逻辑视域下的信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