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师爱”驱散学生心中的阴霾

2019-04-07 13:14林剑锋
神州·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师爱成长后进生

林剑锋

摘要: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播撒爱的过程。教师面对“后进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并深刻地理解“师爱”,艺术地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缺爱”的花朵沐浴阳光,驱散他们心中的阴霾,健康成长。

关键词:后进生;师爱;成长

教师承担着传承文明,启智求真的责任,师德是教师必备的素养,而“师爱”是师德之魂。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则更为直接的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不可避免面对“后进生”这么一群“缺爱”的孩子,他们受成长历程、年龄、家庭等因素的影响,比其他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爱”。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思考。

思考一:何为“师爱”?

顾名思义,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也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真诚关怀和爱护。师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情感教育的核心。我认为师爱有三重境界。

首先,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为师之本,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爱,教师承担教书育人之责,力求无愧人师,不误人子弟;因爱,教师内外兼修,提升自我,用智慧点拨智慧,用激情点燃激情。因爱,教师心里能容下每个学生,用爱心唤醒爱心,用人格感化人格,在学生的成长中书写自己的教育人生。

其次,教师爱好学生容易,难的是对后进生也一视同仁,不可爱的也要真心去爱,这就是师爱的宽容,也即师爱的第二重境界。教师会遇到太多可厌可气甚至可恨的学生,爱他们,换来的有时是学生的恨。此时我们应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他,假如他是我的孩子。“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而爱别人自己都不爱的孩子是太阳底下从事最最光辉事业的教师,对“后进生”的爱散发教师人格的芳香。

再次,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了。母爱的伟大在于她的无私无求,更在于她的博大细腻。而师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相当于父母的爱,这种爱,是无私、高尚的,是无微不至、不由自主的,是不求回报的爱,是不考虑结果的爱。

思考二:后进生为何更需要“师爱”?

后进生,是指思想上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特点:自卑感强,逆反心理强。因为父母的训斥、同学的挖苦、老师的冷落使他们自卑,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也想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爱,特别是班主任的关爱。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弱势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大多来自弱势家庭,家长以“三低”(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匀较低)为主要特点;二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处于学生群体中的弱势,多数学习成绩比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心理弱势,不少后进生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常常感到前途无望。他们既要承受家长埋怨其“不争气”的压力,又要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碍。一方面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不甘寂寞,另一方面心理闭锁,不愿与人交流,他们的心理状态常常表现出不稳定性和冲突性。他们比其他学生更需要教师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更需要老师的真爱。

思考三:教师如何表达“师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是教育中很重要的因素,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和能力。部分教師之所以苦恼,是因为他们只有爱的愿望和动机,而不知道爱的方式和艺术。那我们应如何爱学生呢?

首先是尊重、理解学生。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只有心怀真爱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层次、个性特点、思想状态和所处的年龄特点。也只有先尊重学生才能打开他们紧锁的心门。很多教师对学生施以爱,却导致“因爱致恨”,其中最典型的错误就是把“关心学生”转换成“关心学习”,很多教师都特别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但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后进生,学习成绩可以说是他们自读书以来最不愿提起的事情,他们并不需要教师特别关心他们成绩的高与低,而需要的是教师能尊重他本人,理解他的内心需求,与他朋友般地共同成长。

其次,把爱巧妙的融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后进生原本学业水平就相对较差,如果还是跟普通学生一样,整天都是沉闷的学习,学生的成绩不但不会提高,学习兴趣也会进一步丧失。为此,结合学校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我校成立了“志愿者”团队,在团支书的指导下,在校内开志愿者活动,如接待新生报到,家长会的接待,学校各种大型会议活动,都由社团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另外,我校“志愿者”还走出校园,经常参与社区的活动,如上街清除垃圾,走进敬老院。又如学校的广播站,纪检部。通过这些社团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主要的是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与人沟通等能力,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学校的良苦用心、老师的爱。

再次,老师的爱应是“马拉松式”的,就是坚持到底。能否义无反顾,坚持执着地对学生施爱,是对教师最严酷的考验。许多爱心教育的失败,不是因为教师不会施爱,而是没有始终如一地热爱。教师经常会遭遇一些“刀枪不入”的学生,他们面对关怀和体贴表现出和面对歧视与蔑视同样的冷漠。当老师的热情长期遭到白眼和不屑,爱的温度逐渐降低就没什么奇怪的了。要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颗冷漠的心都是由一系列悲剧锻造出来的。对于后进生,我们唯一可用的“武器”就是我们比冷漠的孩子多一份执着,多一份坚守的勇气。若有“一块石头也能把他焐热”的精神,又何惧怕“顽石”式的学生。

每个人心里的那扇门都是虚掩着的,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就可以走进另一个人的心里。我相信当爱存在与师生之间的时候,就无坚不摧。

参考文献:

[1]包德鹏:《让师爱陪伴学生成长》[J]《教育艺术》2005

[2]庞玫:《学为师之骨德为师之魂》大东区教师进修学校

[3]《爱,师德之魂》e2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网

猜你喜欢
师爱成长后进生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以师爱诠释教育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
师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