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邂逅无尽思考

2019-04-07 17:45李思彤
大学生 2019年12期
关键词:赋权大叔保安

李思彤

2019年暑假,我参加了一项关于菲律宾社会创新的纪录片拍摄项目。

回到家,家人问:“这次去菲律宾玩得怎样?”

我张嘴就要反驳,大脑中有无数编好的话语去驳斥这一句轻飘飘的“玩得怎样”,“女性赋权”“纪录片拍摄”“社会实践”……但我最终一个都没有说出口,因为我从内心里知道,这并不是我收获到的最根本的东西,以它们为理由,会让我感觉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说服不了家人,更说服不了自己。

那究竟是什么呢?花费数日时间去研究、去讨论、去准备,收获到的是什么呢?

我想,是邂逅。

与那些贫穷的、富有的、懵懂的、博学的、年轻的、年老的……各色各样的人的邂逅。

相遇 

项目中,我们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纪录片工作坊。在拍摄练习期间,曾发生过一个小插曲,令我印象深刻。

当时的练习看似很简单:为楼下保安拍摄一分钟的短片。但语言问题首先就成了大碍。保安大叔没上过学,英语不好,我的英语口音又重,几个问答下来,常常是牛唇不对马嘴。无奈之下,我只得寻求“翻译”的“场外求助”,磕磕绊绊地结束了采访。

若故事在这里结束,自然是平淡无奇的,也称不上是“邂逅”了。当结束了一天的学习,我拿着上海的风景明信片想要给保安大叔当做纪念时,却发现他已下班了。我正准备离开,被同伴叫住,转身一看,竟是身着便服的保安大叔回来了。脱下保安制服的他,更显得老迈与温和,他就像是随处可见却没人注意的普通男人,沉默、勤劳、隐忍,与我们这些初生牛犊相比,似乎是两个世界的人。但现实的戏剧性往往就在于此,我俩的国籍、年龄不同,语言互不相通,临走前又不约而同地再次相遇,更是默契地交换了礼物。

不会写字的保安大叔给了我一张由他儿子写的纸条,还附有一张儿子的照片,字里行间不吝对我的赞誉,他称呼我为“Mr.Director”(导演先生),除了感谢我对他工作的认可与拍摄,还向我介绍他年轻的儿子。这一封似书信、似一份简历,这张有着厚重父爱的纸条,令我百感交集。

在异国他乡,因为一个眼神、一次机会而相逢的人们,如流星般短暂地相遇又再次离别,所留下的回忆却如同航迹云,在天空中留下痕迹。

碰撞

这一张薄薄的纸,有着什么样的意义?这样的邂逅又代表着什么呢?

我觉得,这代表着两个人的交际、代表着思想的交流、代表着价值观的碰撞。

我们常常生活在自己固有的小圈子里,似乎周围一切人的意见都与我们相似,大家都推崇性别平等,都鼓励女性自强,都关心社会公益。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难道不是幸存者偏差在作祟吗?大数据给出的答案难道真的百分百可信吗?要想找寻到所探求的真正答案,必须要自己亲身实地去邂逅更多的人,无论是楼下的保安大叔还是从业四十年的老司机,朝气蓬勃的青年导演还是德高望重的大学教授,每一次与他们的邂逅都是价值观的相互碰撞与内部重塑,是对我们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更深的理解。

事实上,光女性赋权这个议题,通过邂逅不同的人,我对它的了解与认识也愈发深刻。在我心中,起初,女性赋权的意义在于为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的女性赋予她们应有的权力。但随着与同伴、路人、导师们的邂逅,不难发现,每个人心中对于女性赋权的意义是不同的。

联合国妇女署全球女性经济赋权大使中,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庄周女士,向我们分享了她在摩洛哥和菲律宾为女性赋权而努力的故事,她的一番话让我醍醐灌顶,“菲律宾许多女性比起赋权,更在意的是拥有经济能力,为家庭和生活多出一份力。”我们这些来自大都会的学生,不远千里来到东南亚的贫民窟与偏远乡村,真的深入思考过“女性赋权”四个字背后的意义吗?

“女性赋权”是要给予女性与男性同样的资源?还是要让女性与男性站在公平的同一起跑线?

“女性赋权”是要让女性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还是要让女性从家庭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女性赋权”是将男女两个人群进行了割裂还是融合?

每个人的结论都不同,而这样的不同是基于他们的背景、阶层与性格。那么,难道哪一种思想是错误、是不可理喻的吗?

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曾发布一份全球男女平等排行,菲律宾是亚洲地区排名第一的国家。无独有偶,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18的最新报告《平等的力量,亚太地区性别平等之路》,菲律宾在职场性别平等方面进步最为突出,在社会性别平等方面,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国在教育、生育和健康、金融和数字化参与度、法律保障和政治声音等基本服务方面领先于亚太地区大部分国家。这样的现象,与闻名遐迩的菲佣是脱不了干系的。在菲律宾,菲佣这样外出务工的女性被称为“国家英雄”,对菲律宾的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菲律宾在女性性别平等领域的立法一直走在国际前列。比如,联合国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CEDAW)生效之前,菲律宾就是这项公约最早的签署国之一,也早早地在国内批准实行。同时,菲律宾国内制定的保护妇女权益的相关法律中有一个重要规定,就是菲律宾每一家机构都必须有“性别和发展预算”,要求每家机构分拨一部分特定的预算用于有关性别和发展的一些项目中去。

在我看来,这样一个女性权利看似很高的国家其实充满着矛盾:堕胎仍会遭到重罚,避孕被視为不洁,未成年童婚层出不穷……也许民众对于天主的虔诚信仰以及保守派的阻挠是主要原因。那么难道这些民众是愚昧而不通事理的吗?立志帮助农民的社会企业 “米成长”(RICEUP)帮助女性脱贫致富,又似乎将她们更深地束缚在了田地里。难道这是错误而违背自由的吗?若是停留在原地,只会陷入思考与逻辑的怪圈,只有迈出舒适圈,去体会、去碰撞,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烧香与基督,两种截然不同的信仰在这里共存

初心

邂逅的人愈多,了解的愈多,见到的愈多,愈会发现在尊重不同与推动进步之间的平衡是多么难以把控,愈会发现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会体会自身的杯水车薪与无可奈何。

我也更明白了,纵使有那么多的不同、那么多的冲突,都无法掩盖住善良与希望,那是人们心底中对美好的向往。在连当地人都谈之色变的巴塞克(Baseco)贫民窟里,有孩子灿烂的笑容;为了撑起一个家,从零开始学习有机肥料培植的单亲妈妈,手中一把把地抓起蚯蚓;在菲律宾大学的陈旧校舍里,青年学子们的思想碰撞与交融;还有来自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努力的身影。

每想起这些所遇见的人们、所见证的故事,都让我脑中的目标更加清晰,心中的理想更加坚定。那是一个真正和而不同、互相理解、尊重差异的世界,是一个只要想起,就令我热血沸腾,愿意奉献自己而造就的世界。

责任编辑:张蕾磊

猜你喜欢
赋权大叔保安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路灯下的保安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失眠的熊大叔
试论新媒体赋权
嗨歌大叔
基于改进AHP熵博弈赋权的输变电工程评价
梨大叔说错了
为何“逆袭”的都是大学保安
保安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