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音乐心理学》

2019-04-08 02:51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学学科心理

黄 琳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0)

一、作者简介

在还未阅读本书时,对罗小平、黄虹老师并不了解,原来两位都是星海音乐学院的教授。罗老师发表的《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起、承、转、合》《从转型走向整合——中国音乐心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回顾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概述了各阶段的发展情况与特征,介绍了各个时期的重要著述,并预判21世纪后该学科的发展趋势。罗老师还发表了很多相关文章,推动了中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黄老师的《西方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启示》等文章,显示了其在音乐心理学方面的深刻研究。本书是两位学者共同努力探索音乐创作、审美、表演等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并尽可能详实地对其主体心理空间进行了又一次的宏大体验。

二、内容概述

《音乐心理学》的结构是章节体,共461页,从音乐心理学的学科构建上,中西方音乐心理学思想的历史、价值、特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几个重要的论域的详细解释。音乐心理学是一门研究音乐与人的行为、心理过程的互动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其性质上要阐明音乐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具有普通心理学的共性作为学科研究对象,又指出心理学具体关注的是音乐与人的行为与心理互动关系规律。其研究的对象,是行为与心理过程的关系及其规律,而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就有音乐表演心理学音乐审美等。而其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基于实证主义分析思想,现象学成绩思想的路线产生的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根据莫雷等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体系,又提出了理论或思辨的,质的和实质性的三大类研究方法。

西方音乐心理学始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声学实验以及阿里斯托克森提倡的音乐心理学的科学实验为西方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求真的科学基础。17到18世纪出现了一批在音乐心理学上有所发现的科学家,发展的新技术推动了音乐心理学发展。19世纪中叶,德国心理学家H·黑尔姆霍尔、W·冯特等试验心理学流派以及20世纪上半叶的西肖尔等人的研究将音乐心理学推向了另一个高阶。

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发端于先秦时期,其发展从协调社会的心理功能、表演心理到审美的、塑造人的性格等功能,分析了我国古代音乐心理学价值,指出它具有发端早、持续长、论域广泛,以德为纲以应用为目的的发展特点。中国现当代音乐心理发展也不过一百来年如果说先秦到明清是中国音乐心理学思想发展的起始阶段,那么从20世纪开始到1949年,算是中国音乐心理发展承前启后的时期。研究这一方面要继承中国古代传统的观点,重视音乐教化的功能,另一方面受国外的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影响。从1980年到21世纪的心理学发展逐渐形成了学科的结构,学术队伍与学术骨干,涌现了大量的科研成果。21世纪,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趋向是本土化研究与之相关的跨文化研究,以及心理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整合—科学人文主义。

三、评价

(一)核心突出,脉络清晰

作者在开篇学科构建中就对音乐心理学研究对象做了清晰阐释,“音乐心理学是研究音乐与人的行为、心理过程的互动关系及其规律”并且“互动关系”贯穿于之后各章节。围绕音乐与人的相互关系这一核心理论,作者从第四章到第十章具体阐述了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内容涉及音乐学与医学物理学、生理学等。本书对中外音乐心理学的历史有完整的梳理,对重要的中外音乐心理学思想做了阐释,清晰明了。

(二)布局巧妙

本书中有很多“链接”,这些都是大量实验和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使理论与实验结合的非常之巧妙,让音乐心理学不再是不可高攀的明珠,而是实实在在的实例。在各章开始位置都新增“内容提要”,能让人对整个章节有一个很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本书中,运用了大量西方的经典音乐来考证音乐心理,但是较少运用本国的语言和音乐,中外文化的差异也会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有着影响。书中所运用到的论证实例针对于现代社会,时间有些久远,对于当下的音乐现象、审美人群,都应该及时的更新。罗小平、黄虹的《音乐心理学》视角多维、材料丰富、研究深入,是一本值得推荐阅读的音乐心理学书籍。

猜你喜欢
心理学学科心理
【学科新书导览】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心理感受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