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的现状及建设路径探讨

2019-04-08 05:20皮珍珍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群众人才

皮珍珍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文化馆,江西 新干 331300)

一、引言

群众文化是社会文明发展之“根”,更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当前,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文化事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坚持以文化脱贫攻坚为突破,以文化品牌塑造为引领,以繁荣群众文化为抓手,以文化“育民、惠民、乐民、富民”为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加大群众文化投入,提高广大群众思想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文化大发展,努力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以及智力支撑。

二、群众文化的现状分析

(一)专业群众文化人才队伍不稳定

宏伟大业,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目前,专业的群众文化人才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均衡,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由于待遇差、发展前景不乐观,群众文化人才严重不足,制约了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所以,为了提高群众文化“原动力”,务必要加强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重视群众文化人才培养,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知识渊博、年富力强、创新务实、有文化专长的群众文化人才队伍。

(二)群众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群众文化事业财力的紧张,经费的短缺,加之投入渠道单一,导致群众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相应的配套器材和设备不足。加之,群众文化设施使用和维护不当,致使设备损坏或老化,难以发挥其原有的功能作用,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加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打造群众文化阵地,迫在眉睫。

(三)群众文化品牌意识不强

群众文化品牌,是各地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提升人民群众文化形象和城市品位的有效手段。群众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文化品牌的打造,然而当前,许多群众文化工作者品牌意识不强,群众文化活动缺乏新颖性、吸引力和特色化,群众参与力低,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因此,只有树立品牌意识,坚持文化引领,注重传承创新,整合自身优势,倾力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增强群众文化吸引力,才能不断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群众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加强人才培养,优化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离不开一批有文化、有水平、有素质、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队伍。

当前,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增强,对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和文艺骨干人员服务意识、业务能力以及文化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是要创新人才培养观念,以文化行政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主体目标,合理制定群众文化人才培养规划和方案,建立群众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大群众文化人才培养力度,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人才教育培训,提高群众文化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是完善人才发现、分配、激励以及评价机制,优化人才结构,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文化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群众文化人才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输送主力军。

三是加强区内、区外文化交流与协作,鼓励群众文化人才“走出去”,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社会,积极参与采风、创作、展演、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让群众文化人才在实践中发展和锻炼,实现用人所长、人尽其才,让文化效益最大化。

(二)加大群众文化投入,完善群众文化设施建设

一是要注意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将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文化场所建设列入城市建设规划中,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相应的配套器材和设备,并加强群众文化基础设备设施的管理、使用以及维护,提高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硬件的利用率,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是要注意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加大政府对文化服务建设的投入,建立群众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推行文化招商,积极引进外来资金,鼓励企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等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多形式、多方位、多途径地整合资源和筹措资金,拓宽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渠道,为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和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是要注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占领网络阵地,完善群众文化网络服务。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文化活动方兴未艾,成为当今社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新媒体环境下,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广开思路,充分利用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多种电子设备的优势,建立群众文化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向大众发布群众文化服务项目,或收集群众文化需求信息,促进文化服务需求的双向交流,实现文化资源共享,提高群众文化服务效能。

(三)发挥“文化+”效应,打造群众文化特色品牌

一是打造群众文艺原创品牌。充分调动群众文艺人才的创作积极性,鼓励群他们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百姓生活,挖掘生动创作素材,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繁荣群众文化为抓手,积极探索和创作具有较高艺术水准、体现人文价值、浓郁时代气息、现实感召力以及地域特色风格鲜明的原创文艺精品,形成群众文化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吸引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推动群众文化创作的全面发展。

二是打造广场文化品牌。广场文化彰显了新时代的文化个性,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大众性,是群众文化的核心构成部分,因此要注意有效利用广场资源,打造广场文化品牌,为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增添无限生机与乐趣,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如,江西省安福县文化馆针对不同的文艺群体和职业特征,探索出“百姓舞台”,打造了“激情泸潇·最美樟乡”系列广场文化品牌活动,是该县群众文化品牌的一大亮点,荣获江西省首届“赣鄱群星奖”。

三是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立足实际,深入挖掘和利用当地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巧妙地将红色旅游与历史文化游、现代文化游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打造富有吸引力、震撼力、感染力的“红色”群众文化品牌,从而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营造浓厚“红色”的群众文化氛围,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如,江西省认真贯彻中央领导有关指示精神,先后推出了中国红歌会、大型情景歌舞剧《初心不改跟党走》、《红星恋歌》等系列歌舞,举办了井冈山精神大型展览、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等系列会展,以此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在新的时期,只有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大力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有价值、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文化的饕餮盛宴,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群众人才
人才云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