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降成本”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空间分布新格局

2019-04-08 01:29马殷春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降成本商贸流通业空间布局

马殷春

内容摘要:在“降成本”背景下,为避免经济出现过热情况,各地区金融机构选择强化信用审核,严控贷款审批的模式去除金融杠杆、降低产业泡沫。面对信贷审批强化的现实情况,商贸流通业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新一轮空间布局,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的有效流通。本文采用2002-2016年我国35个主要城市的统计数据,构建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主要经济区域的银行信贷额与商贸流通业发展关系。研究表明:降成本政策对于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更为显著,且为正向冲击;对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结构产生了轻微的正向冲击,但会迅速减弱;对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结构产生了轻微的负向冲击,且作用期极短。

关键词:降成本   商贸流通业   产业结构   空间布局

文献综述

财科院调研组(2017)在其调查研究中指出,2017年的降成本政策实施具有一定的空间特性,针对不同的地区,其实施手法并不一致。这一研究结论同样可以理解为“降成本”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空间特征,是因地制宜的产业调控。同时,张航燕(2016)在其研究中指出,正是由于实体经济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才需要更加精准的将资源分配于更加有效的领域。从商贸流通业出发思考这一问题,就需要找出不同区域间降成本政策的影响差异,进而针对性地进行政策指导。张杰和宋志刚(2016)在研究中指出,金融部门作为降成本战略实施的主要抓手,以信贷渠道控制企业资源流入,促使企业更合理地使用成本资源,成为了主要的政策渠道。杨曦(2017)从政策渠道初步分析了流通产业市场治理的效果,认为降成本战略已经有效地控制了市场上的一些缺陷。闫冠鹏、冉启英(2017)从市场要素出发,分析了流通业如何达成供给侧改革的经济目标,他们认为金融监管、税收和社会保障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基础手段。从上述研究不难发展,金融渠道对商贸流通业发展产生了较为直接的影响。刘宇等(2016)在研究中提出,需要对商贸流通产业进行结构调整进而增加产业竞争力,而“降成本”策略则是这一途径中的关键政策。综合上述研究论述,本文将具体分析信贷渠道对商贸流通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进而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空间分布的新型格局。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本文选取我国35个主要城市的统计数据,根据我国相关经济发展规划标准将35个大中城市划分为东、中、西部。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杭州、宁波、沈阳、上海、厦门、济南、广州、福州、深圳、南宁等18个城市;中部包括武汉、合肥、南昌等9个城市;西部包括银川、西安、成都、昆明、乌鲁木齐等8个城市。数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金融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库及2002-2016年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各省市发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本文将采用2002-2016年我国35个主要城市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标以及银行信贷额年度数据,银行信贷额采用各市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总量指标,有证据显示“降成本”政策更多是从信贷总量上进行控制,因此本文选择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代替贷款额总量进行表示,而商贸流通业的结构指标则采用了林英泽(2018)研究中的方法,以线性比例变换法处理商贸流通业的核心效率数据,并运用加权变异系数法对不同系数进行赋权,最终构建城市的商貿流通业结构指标,这些指标包括:第一,净资产增产率。这一数据准确反映了各地区对运输设施的生产、销售及设计能力,说明区域间对于流通产业的供给优势情况。第二,等级公路优化比率。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为:(高速公路里程+一级公路里程)/总公路里程。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里程比例越高,则表明公路运输的运输效率越高,可以作为公路部门的流通效率的有效表征量,从而体现该城市的基础运输能力。第三,铁路里程增长比率。该指标采用本年度铁路营业里程与上一年度的铁路营业里程的比率表征铁路运输的规模增量,由于铁路部门已经实现市场化运营,各省的铁路里程增量由市场需求决定,所以铁路里程的增长量可以较好反映不同区域的铁路运输需求量及对总体铁路运输的贡献情况,体现该区域商贸流通业在铁路部门的布局情况。由于三个数据均为比例变量,其单位均为%,可以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法进行综合归纳,表1中给出了商贸流通业结构指标的权重,这一权重测算根据2002-2016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流通运输产值所测算。

考虑到各城市之间存在的地区及经济发展差异,本文根据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建立对应的总体空间数据,计算出各城市的商贸流通业结构数据后,具体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由均值而言,商贸流通业结构指数与银行贷款额均存在东部>中部>西部的排列,从其增量数据来看,商贸流通业的结构增量也呈现出东、中、西的空间排布,但各城市银行贷款额增量表现为西部大于中部大于东部,说明降成本政策在东部地区实施的更为严格,而在西部地区最为宽松。

由于对数化的商贸流通业结构增量和对数化的银行信贷增量均是平稳序列,因此分别对东、中、西部对数化的商品商贸流通业结构增量和对数化的信贷水平增量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其基本思想是:若x是y的Granger因,则在给定y的滞后项的前提下,x的滞后项仍有助于解释y的变动,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在东中西部,商贸流通业结构水平和银行信贷均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全国和东部,1%的显著性水平下商贸流通业结构调整和银行信贷互为格兰杰原因;在中部,5%的显著性水平下银行信贷是商贸流通业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原因,10%显著性水平下商贸流通业结构调整是银行信贷的格兰杰原因;在西部,1%的显著性水平下信贷水平是商贸流通业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原因,而商贸流通业结构调整不是信贷水平的格兰杰原因。

信贷收缩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考虑商贸流通业结构指数和银行信贷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二者均有可能受其本身滞后项的影响,故选择PVAR模型的GMM估计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本文建立了如下模型:

公式(1)中Yit=[dcp,dloan],i、t分别对应地区与时间,m表示滞后期数,i表示不随时间改变的个体效应,δt表示时间固定效应,μit表示随机扰动项。

模型中需要引入二者的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因此需要选择滞后期数。本文根据信息准则确定的滞后阶数分别为:东部选择1期、中部选择2期、西部选择2期,进而可以进行GMM估计,如表4所示。

由表4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业结构主要受银行贷款一阶滞后项的影响,且上一年银行贷款额的增量会对下一年商贸流通业的结构产生正面影响,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中部城市而言,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银行贷款的一阶滞后项对商贸流通业结构有正向促进作用;对于西部城市而言,商贸流通业结构不仅受其本身滞后项的影响,同时也明显会受到银行信贷滞后项的影响。

为了对上述GMM估计结果进行验证,分别对东、中、西部进行蒙特卡洛模拟200次、向前10期的脉冲响应进行分析。图1、2、3分别是东、中、西部的脉冲响应分析图,a线和c线分别用于表示95%置信区间的上限和下限,“0线”位于它们之间意味着冲击反应和0在95%的置信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别。

从图1第一列的两个图可以看出来,当第0期d_cp受到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时,其自身的响应是正向的,且呈递减趋势,在第一期达到最低。同时当第0期d_cp受到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时,d_loan的响应是正向的,在第一期达到最高,然后逐渐回落,这说明商贸流通业结构调整对银行信贷有正向影响,且该影响主要体现在后一期。d_loan受到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时,d_cp会快速增大,并在第一期达到最大值,这说明银行信贷会促进商贸流通业结构的改善。

根据中部的脉冲响应分析图,第一列的第二个图可以看出,第0期d_cp受到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时,d_loan的响应是正向的,且在第2期达到峰值,然后回落,但其系数较小,表明在中部城市商贸流通业结构对银行信贷有较小影响。第二列第一个图则可以看出当d_loan受到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时,d_cp的响应与东部类似,但影响时间更长一些。第0期d_cp和d_loan受到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时,其自身的响应与东部类似都是正向的,然后快速递减,在第一期后递减速度放缓,这表明商贸流通业结构和银行信贷增加都对自身具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但该促进作用会逐渐减弱。

从西部的脉冲响应分析图可以看出来,当d_cp在第0期受到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时,其自身的响应和东部中部类似,同样,当d_loan受到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时,d_cp的响应也和东部中部类似。但是,当d_loan受到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时,其自身的响应刚开始是正向的,但却很快消失,后期几乎没有作用,这说明在西部城市,银行信贷几乎不受其自身的影响。同样,当d_cp受到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时,d_loan有一个负向的冲击,然后也是迅速消失,后期也没有作用,也就是说商贸流通业结构对于银行信贷的影响有一個负向作用,但这种作用效果很小,且作用期很短。

滞后期脉冲分析与GMM估计的结果基本一致,即除了西部城市的银行信贷,其他城市银行信贷和商贸流通业结构都受其本身滞后项的影响。东部地区的银行信贷和商贸流通业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关系,且相互的作用均是正向的。中部城市银行信贷和商贸流通业结构之间虽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但没有东部地区显著,这说明“降成本”政策在东部的调控力度更强,且对商贸流通业的作用效果更强。

结论与展望

整体而言,东部地区降成本政策与商贸流通业结构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双向因果关系并不明显,但是银行信贷对商贸流通业结构的正向影响显著。此外,降成本政策对商贸流通业结构的影响明显大于商贸流通业结构改善对银行信贷水平的影响,在东部城市,商贸流通业结构会对银行贷款产生影响,但在中部和西部影响并不十分显著。综上所述,银行信贷和商贸流通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主要发生在东部城市,而在中、西部城市,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显著,尤其是西部城市。

基于上述判断,构建新时期的商贸流通业空间发展格局,需要在东部地区实施更为严格的准入机制,对于相关企业的信贷审核水平也需要对应上升,从而可以有效发挥政策的作用,促使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合理运用资源;而对于中部、西部地区,由于成本控制在这一区域的效用并不明显,商贸流通业需要动用自身资源对这一区域的相关建设进行投入,从而实现宏观水平上的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财科院调研组.降成本:2017年的调查与分析[J].财政研究,2017(10)

2.张航燕.实体经济“降成本”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9)

3.张杰,宋志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成本”的战略内涵与具体途径[J].经济体制改革,2016(5)

4.杨曦,薛洋.我国流通产业市场治理结构及运行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1)

5.颜冠鹏,冉启英.供给侧改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制度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17(5)

6.刘宇,魏源,孙静.商贸强国视角下流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3)

7.林英泽.“一带一路”战略区商贸流通效率提升路径探讨[J].经济问题,2016(12)

猜你喜欢
降成本商贸流通业空间布局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空间布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