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参与学习实践活动

2019-04-08 01:16李彩丽
决策探索 2019年6期

李彩丽

【摘要】教学离不开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口说眼看,加深友谊;眼看心想,增强记忆;动手操作,帮助理解;感官融合,体验乐趣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协调眼、耳、口、鼻、脑,积极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习实践;实践过程;调动感官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确立“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研究主题,并不断地学习、探索。每一节课教师都需要精心设计,在课堂上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鼓励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动眼、动脑、动口、动手,主动探求知识的好习惯,而且在活动中学生也亲身经历了新知识的产生及形成过程,有利于加大他们思维的活动量。

一、口说眼看,加深友谊

教师要改变传统识字教学单一的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需求,对识字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把生字教学融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情境中,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

二、眼看心想,增强记忆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之一。在进行生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将生字编成各种类型的谜语,通过讲故事、猜谜语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教师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己给生字编谜语、编故事。不过在编之前一定要认真观察生字的字形。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会加强。有的学生编的谜语十分有特色。如:学“晚”字时,小朋友说:“太阳把小兔的尾巴烧掉了,右边应写成‘免不能写成‘兔。”如学“贵”字时,小朋友说:“小宝贝踩到一条小青虫,小青虫的尾巴被踩掉了,所以贵字上面的虫字没有一点。”如学“呆”字时,小朋友说:“一个人张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呀!”等。

三、动手操作,帮助理解

为了让学生理解《乌鸦喝水》中乌鸦喝水的过程,可以事先让学生分小组准备瓶口较小的玻璃瓶和小石子,且瓶子里的水要有多有少。当老师读到“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这个句子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着乌鸦做一做。通过实践,让学生真正理解“一颗一顆”和“慢慢”这两个词。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开发思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学资源,设置不同的动手操作实践平台,让学生通过自己多做、多玩、多实践,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启发,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感官融合,体验乐趣

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应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口语交际“找春天”时,要提前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第一,找春天。第二,画春天。第三,唱春天。然后给足时间让学生去完成。并要求他们在公园里、马路旁、天空中、草地上以及人们的穿着打扮等不同地方寻找春天的足迹,观察春天的特征,说说春天的样子,写写春天的变化。能力差的同学只要求完成其中的一项即可,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完成多项,这样既注重了个性差异,又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供学生选择,让学生自主发展,发挥个性特长。最后将作业在说话课上进行展示、交流、评议。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轻松愉快、没有负担地完成相应的作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有选择地去完成。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自然更容易接受。

五、结语

总之,只要教师树立起远大的教学观,确立主体发展的意识,努力为学生营造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就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能让每一节课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吴伏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6):90.

[2] 陈文波.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才智,2012(24):19.

[3] 廖洪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剖析[J].福建教育,2001(10):46.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沁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