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转型瓶颈及对策

2019-04-08 01:16刘琬
决策探索 2019年6期
关键词:瓶颈对策

刘琬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大力提倡民办幼儿园的普惠性转型,然而目前我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转型困难重重,本文通过分析民办幼儿园“转普”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瓶颈;对策

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背景下,人口的增加为我国教育公共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紧缺更为凸显。“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问题困扰着许多家长。为了补齐教育资源短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应运而生。但是目前我国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性幼儿园(以下简称“转普”)可以说困难重重,要实现民办幼儿园的“转普”行动,必须解决“转普”瓶颈。

一、我国民办幼儿园的“转普”瓶颈

(一)民办幼儿园的普惠性需求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之间的矛盾

普惠性的需求增长如果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民办幼儿园“转普”必然会面临“不情愿、担心生存”的顾虑,普惠性幼儿园管理办法如果不能落地落实,将挫伤广大办园者创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积极性。如果政府的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贴不能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将无法满足日常开支。正是由于政府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才会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相对滞后。

(二)公平有质量的幼儿园需求与民办普惠园的发展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新使命,学前教育也不例外。公平有质量的幼儿园需求与民办普惠园的发展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主城区学前教育过于商业化、家长负担重,部分区域普惠幼儿园的分布不均匀,一部分民办幼儿园尚未进入普惠性布局,收费较高,引起周围民众不满。

二、民办幼儿园“转普”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并细化民办幼儿园“转普”政策

关于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政策要进一步落实和细化,进一步完善普惠性幼儿园管理办法,明确“转普”对象,要特别强调“转普”的自觉自愿性和引导性;明确“转普”优惠政策,包括生均公用经费补助、综合奖补原则和标准、专项补助原则和标准等。进一步落实民办幼儿园在分类定级、师资培训、落实专项资金、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有同等待遇。

(二)调研并核算民办幼儿园“转普”成本

建立与办学成本、物价水平联动的收费标准稳定增长机制。民办幼儿园“转普”之后,若经营支出不变,收费大幅降低,将严重影响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政府对民办幼儿园“转普”的财政扶持经费的确定,要在考虑幼儿园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保幼儿园后续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要保障幼儿园教职员工能够获得相应的薪资福利,另一方面要保障每一个幼儿家庭能够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服务等。同时政府要加强调研,参考公办园收费标准,确定同级同类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保教费、住宿费最高收费标准。

(三)提高并增加民办幼儿园“转普”补贴

民办幼儿园“转普”后必然面临生源的扩充与收入的降低,同时,也面临着有限的资金与质量的提升等问题。因此,政府应该本着“政府办普惠、群众得实惠、幼儿添智慧”的理念,加大投入,完善保障,逐步解決“转普”带来的不良影响。比如,划拨工作经费支持办园者自主开展各类学习、业务交流;设立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教职工专项补贴,用于实施社保补助、学历提升,保障教师待遇;落实专项资金,用来资助孤、残、低保家庭等特困儿童,使其免费入园;落实专项津贴用来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

(四)建立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在科学核算不同区域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学成本的基础上,统筹收支配比,结合幼儿在校生人数变化、财力情况、物价变动水平、工资标准调整等因素,建立幼儿园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如,当前重庆市市级民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为500元/生/年,相对于其他区县的物质生活水平而言,主城区的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可适度提高至800元/生/年,同时,主城各区还可自行配套,视自身财力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

参考文献:

[1]王声平.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构建的困境与未来趋向[J].教育评论,2017(02).

[2]李红霞,张纯华,张邵军,时晓芳.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外部治理机制现状及优化[J].教育评论,2017(10).

(作者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瓶颈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分级诊疗 突破瓶颈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民营医院发展瓶颈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