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市水稻生产形势浅析

2019-04-08 09:38何从民
南方农业·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水稻

何从民

摘 要 对2013—2018年臨湘市水稻生产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阐述了临湘市水稻生产和发展的优势,分析了临湘市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临湘市今后的农业决策、产业调整、科研开发和农业推广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水稻;生产形式;临湘市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5.060

临湘市是岳阳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因在湘水河边而得名,是湖南省水稻产量大县。临湘市内最高海拔为1 261 m的山药菇山,最低海拔为23 m的江南谷花州,东北部的黄盖湖为湖南省第二大湖[1]。

1 临湘市水稻生产概况

1.1 稻作区划

根据水稻本身的生态要求和临湘市自然生态条件、经济技术条件,结合品种类型分布和种植制度地带性,以海拔高度和地形为依据,把全市水稻种植区划分为3个基本类型区:1)长江冲击平原区,主要指包括江南镇、黄盖镇等地的西北部地区,海拔20~30 m,土地肥沃、温光资源条件好,以双季稻种植为主;2)丘陵区,主要分布在临湘市西部地区,南部和东南部也少量分布,集中在五里牌街道、定湖镇、聂市镇、长安街道等地,海拔30~50 m,肥力中等,双季稻和单季稻并存;3)山区,主要在市东北部,集中在长塘镇、白羊田镇、詹桥镇和羊楼司镇等地,海拔40~80 m,以单季稻或一季晚稻为主[2]。

1.2 水稻品种结构

海拔20~30 m的稻区以优质杂交稻为主、常规稻为辅,杂交稻种植面积为90%,常规稻种植面积为10%,海拔20~50 m以普通水稻为主。2013年以来,水稻品种不断更新,每年主导品种10个左右。2018—2019年杂交主导品种有晶两优华占、晶两优534、兆优5431、桃优香占和H优518等;常规稻主导品种有黄华占、华润2号、湘早籼45号和湘早籼32号等。近年来,品种更新步伐加快,每隔2~3年就有一些老品种被新品种淘汰[3]。

1.3 水稻种植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临湘市2018年水稻种植面积比2013年减少577 hm2,产量增加450 kg·hm-2,水稻平均产量随着临湘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下降而增加。

1.4 再生稻种植情况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杂交水稻的应用促进了临湘市水稻面积的大量增长,90年代末,再生稻随着杂交稻面积的不断扩大,达到7 733 hm2,单产约125 kg·hm-2。全市有11个乡镇有储备粮,再生稻种植是增加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4]。

根据表2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2013—2018年临湘市再生稻面积减少2 927 hm2左右,总产量减少2 521 t左右,面积与总产量分别下降65%和28%。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和再生稻面积逐年减少,其原因有:1)稻田面积减少;2)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面积增加;3)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日趋紧张,局部地方甚至出现抛荒现象。

2 水稻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2.1 水稻种植面积不断下降

1)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大量龙虾、湘莲等高产经济作物进入田间地头。2)水稻产量相对低于经济作物产量,且种植成本普遍较高,农民种植水稻的热情不高,生产效率较低。3)农民打工全日制工作工资由100元提高到150元,农民普遍认为水稻种植不如经济作物和外出打工,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超过家庭年农业收入2万元。因此,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严重影响了水稻种植的发展。稻田面积的不断减少与人口的增加已成为不可逆转的矛盾,单产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也很难继续提高,以长远来看,单靠单产增加是难以提高水稻总产量的[5]。

中低产田占较大比重,占稻田总面积的50%。灌溉条件差、水肥条件差,严重制约了水稻总产量的提高。

2.3 水稻生产区基础设施薄弱

临湘市当前77.5%的耕地属于山丘地区,且绝大部分稻田都是天干田,这些耕地的道路条件极差,水利条件也不是特别发达,不适合大型机械化作业,这些因素导致临湘市农业机械化程度进展十分缓慢。

3 促进水稻生产的建议

3.1 稳定水稻种植面积

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可以通过政府的相关规划与保护以及立法来实现,对于临湘市部分的水稻种植区可以适当保留水旱轮作种植区,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民相关种植技术的培训,进而加强水稻种植管理的合理化[6]。

3.2 提高种稻效益

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应当加大水稻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还要对农田进行大力改造。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合作社的支持力度,推进水稻优质种植,加速机械化作业进程,进而降低水稻的生产成本,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益。

3.3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视优质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

要加大科技投入,重视优质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应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措施,努力提高水稻产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大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食,稻米产业的发展与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关。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水稻生产,加强水稻新品种的试验和示范,加快品种更新,优化品种结构,大力推广具有成本效益的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效益,促进整个水稻产业的发展。

4 结语

通过对临湘市水稻的种植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及分析,发现当前临湘市水稻种植的主要问题在于水稻种植面积不断下降、中低产稻田比例较大、水稻生产区基础设施薄弱这3个方面。因此,应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种稻效益、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并重视优质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以此提升临湘市水稻的种植面积与产量。

参考文献:

[1] 段洪文.临沧市引进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现实意义[J].云南农业,2010(10):58.

[2] 胡忠孝.中国水稻生产形势分析[J].杂交水稻,2009,24(6):1-7.

[3] 余世铸.安徽水稻生产机械化形势分析[J].农业机械,2006(10):117.

[4] 刘玉文,李如会,王安东.临沧市水稻品种选育的回顾与展望[J].云南农业科技,2009(b11):44-47.

[5] 傅秀林.中国的粮食形势分析与吉林省水稻育种的战略思考[A].吉林省科学技术学会.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2004:607-611.

[6] 刘伯川,鲜雄章,杜菊,等.新形势下我县玉米生产发展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09(4):8-10.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水稻
中国水稻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My Faithful Father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 提高水稻种植收益
水稻生理病害的防控措施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浅谈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分析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