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同论视角下政治语篇的合法化研究∗
——以白宫发言人涉朝话语为例

2019-04-09 03:34胡元江钱露
外语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合法化实体话语

胡元江 钱露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211800)

提 要:本文选取美国白宫发言人Sean Spicer 的涉朝语篇自建语料库,从Cap 的趋同论视角探讨政治语篇的合法化建构。该理论的时间趋同将重大历史事件和未来预设向当下事件趋同,空间趋同用于解读外部实体对内部实体的侵蚀,价值趋同则罗列外部实体和内部实体意识形态的冲突。语料研究发现,时间趋同旨在将朝鲜与他国的类似历史事件相联系,以建构合法化;空间趋同则强调以美国为代表的内部实体和以朝鲜等国为代表的外部实体价值观迥异;空间趋同能够缩短相对距离,将不同空间位置的实体进行趋同,为论证自身话语和行为的合法化作铺垫;价值趋同表明意识形态的冲突有具象化的可能性。此外,基于合法化需要,趋同策略也会随着内外部实体关系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趋同论有利于政治语篇合法化的建构和解读,为批评话语分析和政治语言学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

1 引言

当前,随着语言学研究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受重视,政治语篇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热点。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类的大部分交际活动都是政治化的”,即这些交际活动都意味着将个体社会认知变为共享社会认知并将其合法化(legitimiza⁃tion)的过程(Cap 2013:2)。语言是人与政治世界互动关系的中介,作为政治信息的符号载体深刻反映政治生活,影响并制约政治活动(彭文钊2017:27)。作为新兴学科,政治语言学是建立在语言学和政治学交叉点上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探讨语言与政治的共变关系,主要研究作为言语活动的政治话语,研究通过语言运用获得政治权利与意识形态操控的规律与策略(孙玉华等2016:2)。可见政治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式一致,都是探讨话语、权力与意识形态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我国的政治语言学研究刚刚起步,因此借鉴和吸收国外最新理论进行政治语篇研究对国内政治语言学学科发展极为重要。认知作为话语分析中经常被忽视的环节,近年来得到批评话语研究者的日益关注(辛斌 刘辰2017:14)。趋同论(proximization)①是较新的语言学理论,现已发展成为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的重要概念(Cap 2013:4-5)。该理论以认知为取向,致力于研究话语的解读过程,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同上2008:17,2010:392)。

2 理论框架

合法化是发话者权威被遵从的语言实现(Chilton 2004:46)。该权威的拥有及合法化的实现意味着发话者在实施言语行为时具有特定的社会或政治地位,且常伴随着观众或对手对该权威的缺失(Cap 2008:22)。合法化是一种泛化的观念或假设,即基于社会建构的规范体系、价值系统、信仰信念和集体共识赋予实体行为合理性、正当性和恰当性(Suchman 1995:574)。van Dijk(1998:255)认为建构合法化即为建构一套解读并论证社会活动的话语,为过去或当前行为提供正当的理由或合适的动机。作为一种话语实践,合法化通过话语策略以达到合法性目的(Martin⁃Rojo,van Dijk 1997:550)。因此,达到合法化的关键要素是话语策略。趋同论即为一种以高度合法化为导向的认知语用策略,用以描述事件以及参与者,从而直接影响受话者(Cap 2008:29)。Chilton(2004:153)最先提出趋同(proximize/pro⁃ximizing)概念,并从时间、空间和情态3 个方面分析政治语篇。名词形式的术语由 Cap(2005:7,2006:5)提出,目的在于唤起内部实体(IDC)对外部实体(ODC)威胁迫近的恐惧感。外部威胁常常具有时空或意识形态属性,因此Cap 提出“时间—空间—价值分析模式”,包括时间趋同(tem⁃poral proximization)、空间趋同(spatial proximiza⁃tion)和价值趋同(axiological proximization)(Cap 2013:74-97)。发话者利用趋同策略使自身的行动和政策合法化,进而压制外部实体或敌对实体行动和政策的影响力(同上2014:17)。

趋同策略通过词汇语法资源实现。词汇语法资源的选择有助于发话者确立话语空间指示中心内部实体和外部实体,并借助指示中心外部实体跨越话语空间的距离,侵袭指示中心内部实体,进行符号解读,并达到社会政治合法化,因而对趋同策略的实现至关重要(同上2013:9)。趋同论的3 个趋同策略分别通过各自的词汇语法资源运用,达到政治话语的合法化。

2.1 时间趋同

时间趋同是将重大历史事件和未来预设向当下事件趋同,联系当前遭遇或威胁以及过去的灾难事件,使受话者理解立即回应并采取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同上:85)。时间趋同常采用表1所示的5 种词汇语法资源。

表1 时间趋同词汇语法资源(同上:116)

2.2 空间趋同

空间趋同用于解读外部实体对内部实体的侵蚀,使处于不同空间位置的实体进行趋同(同上:74)。空间趋同常采用以名词短语(NPs)和动词短语(VPs)为主的6 种词汇语法资源(见表2)。

表2 空间趋同词汇语法资源(同上:109)

2.3 价值趋同

价值趋同是意识形态向现实冲突趋同,罗列话语空间外部实体和内部实体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表明意识形态的冲突有转为现实冲突的可能性(同上:94)。价值趋同常采用以名词短语为主的3 种词汇语法资源(见表3)。

表3 价值趋同词汇语法资源(同上:122)

3 趋同论视角下语篇合法化的研究情况

Cap 运用STA 模型进行研究,发现使干预国际事务的政治和军事行为合法化是界定美国二战后国际政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同上2008:17)。Cap 将趋同论作为研究伊拉克战争案例的理论前提,发现美国在武装入侵伊拉克前,运用趋同策略反复强调其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增强公众反恐意识,使其发动战争合法化(同上 2010:392)。Chilton(2004)研究克林顿关于科索沃的演讲,将科索沃进行空间趋同,从情态维度论证科索沃难民会对美国利益造成威胁,激起公众恐惧,从而论证北约使用武力干预科索沃战争的正当性。Dunmire 以外交政策文件“2002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为例,运用趋同策略降低对迫近的威胁采取军事行动的门槛,笔者通过联系未来和现状使自身措施合法化,并进一步分析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可能性(Dunmire 2011:56)。这充分体现趋同论在政治语篇中的解释力。此外,Cap 利用趋同论分析医疗健康、生态环境和现代科技等领域的公共空间话语,如:在癌症预防话语中,外部实体(癌症)对内部实体(病人)造成很大威胁且不断逼近,与反恐话语有相似之处(Cap 2013:190-200,2014:16)。环境话语和反恐话语类似,都是运用趋同策略联系过去事件和未来设想,增加对未来设想的可信度,并且将未来设想解读为必定会对个人造成不利影响的事件,增加公众的恐慌。这些话语都充分显示趋同论在话语分析中的重大作用。但是,以往趋同论的研究未能全面反映相同发话者在不同时期由于政策变化而导致的趋同策略调整。

作为白宫核心班底成员,白宫发言人的政治话语对于了解美国的内政外交等各方面政治话语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Sean Spicer 涉朝政治话语,自建语料库,研究趋同论在美国白宫发言人涉朝政治话语中的应用。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本研究基于趋同论的视角分析Spicer 涉朝文本,具体探讨以下3 个问题:(1)白宫发言人如何通过时间趋同建构涉朝政治话语的合法化;(2)白宫发言人如何通过空间趋同建构涉朝政治话语的合法化;(3)白宫发言人如何通过价值趋同建构涉朝政治话语的合法化。

4.2 研究语料

本文选取白宫发言人Spicer 从2017年1 至7月的涉朝文本。2017年伊始,美国和朝鲜就半岛核试验引发激烈争议,白宫发言人Spicer 多次就此问题回应。在白宫官网下载Spicer 的语篇,用Textforever 软件编辑正则表达式清理乱码等无效信息,然后进行文本分析,最终确定语料库包含35 个涉朝语篇。

5 分析与讨论

5.1 时间趋同

2017年 2月 3日,Spicer 就朝鲜拥核问题进行回应,运用时间趋同策略将朝鲜核试验同“Iran's ongoing ballistic missile test”联系起来。

① These designations are in response to Iran's ongoing ballistic missile program,including its bal⁃listic missile test on January 29,2017,as well as its continued support for terrorism.We've taken these actions today,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and will continue to respond with appropriate action.[...]Secretary Mattis's visit emphasizes the priority Presi⁃dent Trump places on the Asia⁃Pacific,and on strengthening the U.S.⁃Republic of Korea alliance in the face of a growing North Korea②nuclear and ballistic missile threat.(2017年 2月 3日)

例①中运用两种词汇语法资源以实现时间趋同。使用非限定摹状词名词短语,构建伊朗、朝鲜等外部实体施加的影响,如ballistic missile test on January 29,2017。该例的时间轴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现在”的趋同,先描述过去的事态,即“伊朗拥有核设施和进行恐怖主义”;再描述预测的事态,即“朝鲜核威胁将会异常严峻”,以此进行时间趋同,暗示美国处境艰难,有助于论证其自身措施的合法化。这种“启发式”暗示对构建美国自身的合法化至关重要(同上2008:29)。

时间趋同主要是以当前或将来的威胁为中心,引导公众回顾过去发生的事件,从而达到当前或将来政策及措施的合法化(同上2013:90)。为达到最佳时间趋同效果,发话者须运用受话者可接受范围内的词汇语法资源(Jowett,O'Donnell 2014:300)。Spicer 提及 We've taken these actions today,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and will continue to respond with appropriate action.该例中,Spicer提及美国的回应及行为审慎且恰当,受话者即美国公众对此深信不疑,为自身所采取措施的合法化奠定基础。话语的力量取决于发话者的信用度以及实施该信用的能力(Cap 2008:23)。Spicer的回应使公众接受“伊朗具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开展恐怖主义”这一事实,通过时间趋同,引导公众对“朝鲜核试验”进行推理。

5.2 空间趋同

话语空间外部实体和内部实体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的差异。内部实体指发话者及其盟友,他们认为自身的价值观是积极的,占据主流。相比之下,外部实体的价值观是消极的,会对内部实体产生不利影响。

② The launches are consistent with North Korea's long history of provocative behavior.The United States stands with our allies in the face of this very serious threat.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is ta⁃king steps to enhance our ability to defend against North Korea's ballistic missiles,such as through the deployment of a THAAD battery to South Africa —South Korea.[...] Yeah,I think we're going to work with South Korea.I mean,obviously,North Korea's missile launches present a danger to our friends down south.(2017年 3月 6日)

例②中运用4 种词汇语法资源以实现空间趋同。The United States,our allies 和 our friends 等名词短语将美国及其盟友解读为内部实体,有积极的价值观和共同的利益,强调立场的一致性。而朝鲜被解读为外部实体会对内部实体造成威胁。用标记朝鲜向内部实体移动的位移和方向动词短语,如present a danger to 等,表明“朝鲜的核武器威胁正在向内部实体入侵”。用描述朝鲜对内部实体施加预期影响的抽象名词短语,如dan⁃ger,provocative behavior 等,表明内部实体面临潜在威胁。实现空间趋同时,与内部实体相关的词汇语法资源通常有两个特征:其一,论证应对威胁须采取激进措施的正当性;其二,通过描绘美国的决心,与外部实体形成鲜明的对比,来提升“美国总统的领袖风范”。

空间趋同实现语篇功能时采用的词汇语法资源会不可避免地与时间趋同重合(同上 2013:87)。例②运用带有时间特征的空间趋同策略,强调“朝鲜长久以来都是潜在的威胁”,亟需强有力的回应。发话者通常运用强加的推断或隐喻来实现趋同(同上 2008:30)。例②中,发话者通过两种方式来缩短外部实体和内部实体的相对距离:(1)将朝鲜构建为对韩国造成现实影响的外部实体;(2)将韩国和美国列为内部实体,继而使朝鲜和韩国的冲突转为朝鲜对美国,这种表达愈发增添气氛效果,且这种强加的推断成功地实现空间趋同,为美国军事行为的“合法化”奠定基础。

5.3 价值趋同

美国和朝鲜、伊朗等国在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政策不同,双方意识形态存在差异,并且意识形态的差异逐渐演变为现实的冲突。

③ All of the leaders expressed support for the United States' necessary action in response to the horrible chemical and bomb attack on innocent civi⁃lians.[...]When you watch babies and children being gassed and suffer under barrel bombs,you are instantaneously moved to action.I think this Presi⁃dent has made it very clear that if those actions were to continue,further action will definitely be consi⁃dered by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on the other hand,stands with Syria,North Korea and I⁃ran.I think when you contrast the two groups of country sets,it's pretty clear that we'r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is issue.(2017年 4月 10日)

例③运用两种词汇语法资源以实现价值趋同。用support 和right side 等名词短语,表明美国持有积极的、正确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些话语是价值趋同策略的缩影,首先明确外部实体持有消极的价值观且具备一定威胁力,其次将这些措施和极有可能影响受话者安全的事件进行推导联系(同上2013:95)。该例中先将朝鲜和叙利亚归为持有共同价值观的外部实体,表明自身的行为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论证自身行为的合法化。巩固受话者认同的理想信念是价值趋同的基础,随后发话者在此基础上向受话者强加与其预设相偏离的信息(同上2008:23)。白宫发言人因而让受话者认同美国采取措施合理合法。

人类具备将认知体验以二元对立的方式进行结构化的能力,即善恶、对错等,同时还具备依据发话者意图将此二元对立的结构进行语言表征和强化的能力,其主旨是获取受话者的认同(同上2013:49)。军事行动的合法化都立足于二元对立的“我方和他方”,后者通常象征可能危及“我方”价值体系或威胁“我方”公民生命的敌对意识形态(同上2008:29)。当战争的基础不是迫近和现实的威胁而是意识形态的差异时,价值趋同会取代空间趋同,而作为一种独立的策略使“我方”的介入合法化(同上2013:95)。这涉及到趋同策略的调整。由于地缘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常须重新定义社会政治目标,而趋同论强大的解释力恰好适用于政治合法化语篇(同上:47)。

随着美国对朝政策的调整,趋同策略也随之变化,须重新定义政策前提。如下例:

④ The President is acting to strengthen al⁃liances,to form new partnerships,and to rebuild America's standing in the world.[...] The Presi⁃dent was very direct in calling on the leaders of the region to drive out the terrorists and the extremists from their midst,and to isolate the Iranian regime that supports so much of this violence.(2017年 5月30日)

例④中运用两种词汇语法资源以实现价值趋同。用代表美国积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名词短语,如 alliances,new partnerships 等,表明美国意图发展新的同盟关系,重建世界领袖地位。用名词短语,如 terrorists,extremists 等,表明许多国家都存在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激进主义。而Spicer在6月20日答记者问时声称美国向朝鲜施加适当的经济、政治压力,而未施加军事压力。此时美国力促朝鲜自主改变行为及政权,如put the ap⁃propriate pressure on North Korea to change this be⁃havior and this regime.而在之前没有任何人员伤亡的情况下,Spicer 在4月11日直说“朝鲜已经威胁到美国,为了国家的稳定必须发动战争维护国民安全”。所以,不难看出,政治形势变化,趋同策略也会发生调整,所使用的话语模式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根据上述讨论可知,趋同策略的选择具有灵活性,并可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从而进一步论证话语和行为的合法化。

6 结束语

本研究发现趋同策略的应用有利于加强自身政策的合法化,反之合法化的研究也对论证趋同论的解释力大有裨益。并且,在有时间跨度的政治活动中,随着形势变换,政策会发生转变,趋同策略也能做出相应调整,重新定义政策或行动合法化的前提。同时,在一种趋同策略的功能被削弱时,另外一种趋同策略则会加强自身的功能,达到合法化。这极好地论证趋同论在语篇分析中的解释力,并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新的视角。本研究只选取7 个月的文本进行分析,以后的研究可以通过大型可比语料库进行规模更大的趋同策略历时对比研究,以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政治话语分析做出更大贡献。

注释

①依据Cap(2013)对proximization 3 个策略的论述,理想状态的话语解读是受话者无限趋近并最终认同发话者的意图以达到合法化的最优效果,故译为“趋同论”。

②经语料库统计,美国白宫发言人语料中“朝鲜”的英文用NK,而不用DPRK.NK 为新华社禁用词汇,因此本文中统一用DPRK.

猜你喜欢
合法化实体话语
画与理
新西兰公投支持安乐死合法化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加拿大正式提出大麻合法化法案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