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2019-04-10 02:53向英谈莉莉
智慧健康 2019年7期
关键词:脑梗塞神经功能病情

向英,谈莉莉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目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脑梗塞,具有致残率、发病率与致死率均高的特点,主要发病机制是血栓或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对机体动脉管腔造成阻碍,导致患者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情况,患者往往表现为肢体麻木、偏瘫或沟通不清等临床症状,早期若不能采取对症的治疗措施,则极易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早期对患者采取护理对策是很重要的[1]。为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取2016 年10 月-2018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0 例,研究组(n=35):男20 例,女15例,年龄51-68 岁,平均年龄(60.04±2.28)岁;病程1-5 个月,平均病程(3.25±1.13)个月;对照组(n=35):男21 例,女14 例,年龄50-69 岁,平均年龄(60.12±2.34)岁;病程1-6 个月,平均病程(3.38±1.24)个月。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两组经MRI 或CT 检查确诊,均符合脑梗塞的诊断标准[2];患者表现为吞咽障碍、饮水呛咳、舌肌运动困难与软腭等临床症状;均知情;患者或家属对《知情同意书》签字;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要求。

排除标准:严重内分泌系统、肝病或肾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严重精神异常;依从性差。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常规吞咽基础训练,包含屏气发声、喉部抬高运动、舌部肌肉锻炼与发音锻炼等,实时监测患者各生命体征,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给予其常规饮食指导或健康宣教等措施。研究组以对照组为基点实施个性化护理,(1)心理指导:病情康复期间需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定期向其讲解吞咽障碍的知识,鼓励患者勇敢表达自身不良感受,改善心理应激反应,同时协助其进食期间保持足够耐心,鼓励患者主动进食,提高依从性[3]。(2)防误吸或窒息护理:病情康复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嘱咐其保持良好的睡眠与休息,患者进食期间需为其营造和谐安静的周围环境,尽量避免与周围人群沟通,饮水时给予患者半杯水,避免水量过多保持低头饮水造成误吸的危险性增加[4]。(3)进食护理:进食期间需嘱咐患者充分咀嚼后再下咽,每次喂食量不能超过规定饮食量,将其进食速度与进食量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在患者的床旁合理放置吸引装置,若发生呛咳、误吸或呕吐情况需及时清理呕吐物与分泌物,避免其发生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等情况[5]。(4)健康宣教:实时监测患者病情,根据其年龄、文化程度与既往病史给予患者对症的健康教育,详细向其讲解疾病诱因、治疗流程与注意事项等,提高家属参与度,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遵循护理流程,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加强免疫力与抵抗力,嘱咐其尽量保持自主进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1.4 观察指标

吞咽功能评分:参考标准吞咽功能评分量表(SSA)[7]评估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吞咽水5-6mL,连续吞咽3 次,该项分值与治疗效果呈负相关。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参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分值与治疗效果呈负相关。

生活质量评分:参考SF-36 生活质量量表[8],测定两组生理机能、情感状态、生活活力与躯体疼痛评分,分值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

临床护理效果:显效:偏瘫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吞咽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好转:偏瘫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吞咽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效:与上述标准不符且病情恶化,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数据(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缺损与生活质量评分)-t 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临床护理效果)-卡方检验,平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数据分布趋势,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吞咽功能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护理前两组吞咽功能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吞咽功能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吞咽功能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表1 两组吞咽功能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研究组(n=35) 39.02±2.43 20.46±5.17 36.52±4.47 17.25±2.43对照组(n=35) 38.85±2.41 25.53±4.18 36.69±4.51 24.58±3.62 t 0.2938 4.5115 0.1583 9.9461 P 0.7698 0.0000 0.8746 0.0000

2.2 生活质量评分

研究组较对照组生理机能、情感状态、生活活力与躯体疼痛评分均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n=35) 56.43±6.38 57.28±6.15 62.39±7.41 48.36±5.25对照组(n=35) 43.29±5.05 50.63±6.47 55.27±6.24 43.27±5.13 t 9.5538 4.4072 4.3481 4.1024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1

2.3 护理有效率

研究组较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有效率对比[(n),%]

3 结论

脑梗塞属于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致残率与致死率,该疾病患者极易发生吞咽障碍,主要诱导因素是脑干或双侧大脑皮质损伤极易导致机体发生假性球麻痹,临床表现为食物误吸或饮食呛咳等症状,早期若不能采取对症的治疗措施,则影响其生活质量,病情严重者极易发生误吸造成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直接危及生命健康,因此切实采取对症的护理干预是很重要的,改善其吞咽障碍症状,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有研究报道[9],个性化护理能提高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与性格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受呼吸困难或进食困难等因素影响,导致患者极易发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其发生畏食或拒食等现象造成营养摄入不足,对病情康复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主动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将以往治疗成功的案例详细告知其与家属,改善心理应激反应,确保患者保持身心愉悦,同时病情康复期间需密切观察其各生命体征,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的休息与睡眠,避免因疲劳发生窒息或误吸现象。其次,定期协助患者完成进食,保持其将食物充分咀嚼后再下咽,将进食速度与进食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在患者的床旁常规放置吸引装置,便于患者发生呛咳、呕吐或误吸现象时能及时清理,避免其发生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等情况,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

孔玉娟,冯美琴等研究中明确指出[10],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的预后效果,促进其吞咽功能早期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康复,降低患者的窒息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促进其病情早期恢复正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时效性。

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前两组吞咽功能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吞咽功能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研究组较对照组生理机能、情感状态、生活活力与躯体疼痛评分均高,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2.85%),P<0.05(具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证:对脑梗塞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能促进其吞咽功能与神经功能早期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脑梗塞神经功能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