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国际学校的发展问题

2019-04-11 09:43李慧慧方成智
文教资料 2019年3期
关键词:建议问题发展

李慧慧 方成智

摘 要: 作为拓宽中国学生国际视野,促进中国基础教育与世界接轨的载体,民办国际学校近年来发展迅速,同时面临教育目标偏离、课程设置不合理、外籍师资质量不高、学费较高等问题。本文从民办国际学校发展现状出发,分析探究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办学道路、加强本土课程与国际课程的深度融合、设立外籍教师聘用标准、构建合理收费机制等建议,以期有助于民办国际学校的健康发展和教育市场的繁荣稳定。

关键词: 民办国际学校 发展 问题 建议

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之间贸易交流的同时,推动我国教育国际化事业的发展。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产物之一,民办国际学校肩负着培养优秀国际人才的重任。在当前国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之下,民办国际学校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健康的发展之路,值得探讨。

一、民办国际学校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国际学校是为了满足外籍人员子女就学需求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1]。本文提到的民办国际学校主要指由中国公民或组织机构开办的,以中国学生为主要招生对象,部分或者全部采用国外课程体系、教材和考试测评的学校。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低领留学热的兴起、公办国际学校的收缩及教育国际化倾向的凸显,民办国际学校在多重利好刺激之下,迎来井喷式的增长。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10月31日,我国共有国际学校734所,超过阿联酋,成为世界上国际学校最多的国家,其中民办国际学校367所,成为最主要的办学方式,占比达50%[2]。由此可见,民办国际学校现已成为我国基础国际教育市场的重要方面。

二、一些民办国际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作为文化与国际教育资源的重要载体,民办国际学校的迅猛发展满足了学生与家长日益高涨的国际需求,有效推动了我国教育國际化的进程。然而,民办国际学校目前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属于“新鲜”事物,其“繁荣”发展的背后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冷静思考。

(一)主要问题。

1.办学定位不当,教育目标偏离。

作为国际教育实施者之一的民办国际学校,无疑肩负着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国际人才基础能力的使命。然而在办学过程中,某些学校在“外籍教师”、“国际课程”等外衣包裹下逐渐脱离教书育人的办学理念,转而成为出国留学预科班。为提高升学率,他们只引进海外大学要求递交成绩或中国学生考试中最擅长的相关课程。显然,这种“功利化”的升学教育的办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国际教育,一些民办国际学校本质上只是单纯的盈利考试培训学校而已。

2.课程设置不合理,本土课程边缘化。

课程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民办国际学校属于中外合作办学性质,国务院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明确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按照中国对同级同类教育机构的要求,开设关于宪法、历史、政治、国情等相关内容的本土课程[3]。然而,那些以出国留学为目的的民办国际学校为确保国际课程的“主导地位”,不断压缩、弱化本土课程。例如光明日报的记者对上海高中国际课程的调查发现:高一,本土课程多于国际课程,约按3:2设置;到了高二,本土课程学时大幅减少,而国际课程的学时却不断增加,约按2:3设置[4]。本土课程在各种形式之下被边缘化。

3.外籍师资水平良莠不齐,流动性较高。

外籍教师背景不真实、资质不达标、书面介绍与能力不符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民办国际学校师资建设的短板。例如,因成绩造假被举报的上海CIA国际学校,其合作方加拿大安省教育厅规定80%的教师须有安省教师协会(OCT)认证,但上海CIA当时的十名教师中,只有三名有OCT认证[5]。另外,外籍教师普遍稳定性不高、流动性大也是一些民办国际学校师资问题的主要表现。据中国国际教育网调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49所民办国际学校和外籍子女国际学校的数据显示,有近7成的外籍教师年流失率在5%—15%[6]。

4.收费标准不一,学费较为昂贵。

据新学说抽样调查统计,单纯从学费角度看,部分民办国际学校的各学段学费都保持在较高的收费水平,发达地区平均水平总体在13—16万元之间,其他地区国际学校的学费平均水平,也?基本达到8—10万元[7]。对比之下,据迪拜知识和人力发展局(KHDA)统计,迪拜最高等级的民办国际初中平均学费6.5万迪拉姆左右(人民币约为11万元),质量一般的民办国际初中平均学费2.9万迪拉姆左右(人民币约为5万元),质量较差的民办国际初中平均学费甚至还不到1.2万迪拉姆(人民币约为2万元),迪拜的人均年收入大约28万迪拉姆(人民币约为48万元)[8]。而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2.6万人民币,即使是中国最为富裕的上海和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过5.8万人民币左右,远逊于迪拜的28万迪拉姆。

(二)原因分析。

1.功利化的办学供给与求学需求。

国际学校教育目标偏离,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学校并没有按照国际学校应有的办学理念运营,而是以经济利益为办学导向。另一方面是学生及家长自身的目的和需求,他们之所以上国际学校,部分由于没有考上当地初、高中或没有本地户籍,部分学生是为了通过考试到欧美发达国家上大学。因此,一些国外的教育体系,比如英国的A—LEVEL、美国的ACT,到了国内就变成单纯的升学考试。供给和需求双方面共同决定了一些民办国际学校正不断沦为出国留学的预科班。

2.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未能兼顾。

作为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办学主体,民办国际学校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宣传和推广国际化办学的重要力量。某些民办国际学校为体现其“国际化”水平,盲目引进和开设数量繁多的国际课程科目,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国内本土课程被挤占或取消开设。此外,有的学校把出国升学率作为办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从而把部分时间与精力投放在外语课程和考试课程上,而对出国留学无直接帮助的本土课程则被忽视。

3.优秀外籍师资供需矛盾加剧。

民办国际学校大量增长,使得优秀的外籍教师成为异常短缺的资源。一些优秀外籍教师不仅对薪资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对职业稳定和配套福利等同样存在诉求,而且增加了民办国际学校在外籍师资招聘上的难度。在“物以稀为贵”的情况下,学校要留住优秀的外籍教师,务必要提高其薪资福利。现实情况是民办学校外籍师资质量与福利待遇二者不可得兼,最终造成教师队伍稳定性不高,水平参差不齐。

4.市场驱动与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随着国际教育的热度持续发酵,我国对民办国际学校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供不应求促使国际学校学费持续攀升。此外,我国部分民办国际学校学费不断上涨,除去本身财政支出日益增加、市场供需失衡的原因外,与民办国际学校属于政府监管“盲区”也有一定关系。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部分学校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收费机制,随意抬高学费,而其他学校盲目跟风,间接导致整个行业的学费上涨。

三、促进民办国际学校健康发展的策略

(一)立足本土,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办学道路。

我国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民办国际学校的办学目的不应仅仅是把学生送出国门,把学校办成升学考试机构,更多的应该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理念、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同时,学校应立足本土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合理引进国际教育中的优秀教育资源,致力于将中外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办学道路,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中国灵魂又有国际视野的合格公民。

(二)加强研究,促进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的深度融合。

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保持文化和教育的独立性对于每个民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9]。而课程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深刻影响本土民族文化的传承。国际课程的引入,既要保证我国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又要关注国际化内涵的融入[10]。因此,民办国际学校要依据国情合理、适量引进国际课程,把国内课程作为主线,将国际课程融合进来,形成“洋为中用”的综合课程体系。再者,不能让中西课程割裂、独立地存在,而应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加强研究,增强两大类型课程的深度融合。同时,中外教师在课程教学上应该同构互助,对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展开深度的合作交流,建立“中西合作”的教学团队。

(三)设立聘任标准,优化外籍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国际教育资源的传播者与跨文化交流的实践者,外籍教师在教学质量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办国际学校解决外籍教师的教师资质问题的关键在于设立外籍教师的聘任标准与条件,同时在聘用前应严格审查其身份信息、教学资格等证件,从源头上杜绝不良人员混入教师队伍。另外,不同的民办国际学校之间可以建立友好合作的“教研共同体”,举办校际间的教研活动,为前来中国任教的外籍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提高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专业水平。

(四)发挥政府职能,构建合理收费机制。

国际学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从办学宗旨、招生宣传到办学运营都应该建立一套符合国际规范和国内法规的运营管理机制及执行标准。相关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课程设置、地理位置、教学质量、课外活动数量等指标对国际学校进行分级,再依据等级制定相应的学费标准。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市场开放力度,促进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缩小供需端的差距,减少市场供需失衡的现象。通过市场的手段实现逆向淘汰机制,让学生和家长自动选择收费合理、质量过硬的学校就读,迫使国际学校提高管理水平,优化师资力量,实现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

四、结语

国际学校具有与世界各地名校交流学习的机会,对开阔中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眼光、塑造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助力培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青少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阶段我国的民办国际学校本质上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市场经济在规范性方面具有先天的不足,因此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出台相应的政策或制定相应的监督体系来对民办国际学校的办学质量进行评估和定位。利用政府干预“有形的大手”和市场经济“无形的大手”共同推进民办国际学校信息的公开化、办学的透明化、经营的规范化和教学质量的标准化。

参考文献:

[1]阎凤桥.“铁笼”是如何建造的?——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在中国建立过程的案例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01):25-41,189.

[2]新学说.2017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R].新学说国际教育传媒,2017:6-10.

[3]郑天虹.国际学校不能淡化国情教育[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6(12):42.

[4]曹继军.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有所作为[N].光明日报,2013-02-06(006).

[5]上海一所国际学校因造假被取消颁发学历资格[EB/OL]http://edu.sina.com.cn/ischool/2016-07-14/doc-ifxuapvs8413124.shtml.

[6]家长必看:国际学校师资分析[EB/OL]http://www.ieduchina.com/news/201703/22864.html,2017.3.

[7]新学说.2016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R].新学说国际教育传媒,2016:24-25.

[8]评估和保障民办学校质量,中国能否叫板迪拜KHDA?[EB/OL]http://www.sohu.com/a/220319232_380485,2012.3.

[9]周满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3,34(01):65-68,75.

[10]唐盛昌.我國高中引入国际课程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0,30(22):12-19.

项目来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国际学校教科书潜在的风险及规避研究》(编号:17YJA880018)。

猜你喜欢
建议问题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