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安文学读者的接受与欣赏

2019-04-11 11:49许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6期

许毅

摘 要 以改编自犯罪推理类小说的《心理罪》的电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和《心理罪》的热映未为转折点,犯罪题材小说又再次登上热销书排行榜。《心理罪》实体图书出版累计销售近百万册,先后被翻译成英语、韩语、泰国语、越南语等版本出版,并被改编成有声读物、漫画、网络剧等众多版本广受好评。目前正式发行的电影版均取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好成绩,原作者雷米也被称为“国内犯罪心理小说第一人”。本文将通过多方面的分析,探讨该类型的作品是如何风靡和被大众所接受的。

关键词 公安文学 心理罪 读者接受

中图分类号:D631.7 文献标识码:A

小说《心理罪》原名《画像》,原载于2006年连载于天涯社区莲蓬鬼话,以小说的形式,为读者形象生动的展现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实践和应用,新颖的题材立刻吸引了大批读者的关注。随后以方木成长时间线推出的《心理罪》系列小说,在十年的连载中一直广受好评。《心理罪》实体图书出版累计销售近百万册,先后被翻译成英语、韩语、泰国语、越南语等版本出版,并被改编成有声读物、漫画、网络剧等众多版本,其中影响最广的系列小说影视改编。网剧版一经播出广受好评。随后我国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的公安题材类作品,均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关注。

1公安文学特质

公安题材小说是公安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同于普通小说,可以有着天马行空般的背景。只要是被称为公安文学的小说,都离不开一个职业——警察。

警公安文学与普通的文学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公安文学——专业性。显而易见,公安文学本身自带的专业属性性。不论是刑侦、经侦、技侦、治安、禁毒、公安管理、公安情报、警务指挥、痕迹检验、文件检验等等都是都有专业的描述。由上可知,公安文学不可或缺的是它的专业性。

公安文学的创作者必须具有正确价值观。现实中常常能听到人们谈论三观正不正的问题。目前很多受到大众关注的小说初期都是连载于网络,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作者下笔时,往往会花大量的精力描述吸引眼球的场景,着重描述推动情节发展的手段。由于公安文学的特殊性——专业性,作者需要对各种血腥的场景尽量克制,对于现实中的刑侦手段做艺术化处理。以保证文字不对读者产生消极的影响。

2公安文学受众心理的分析

2.1受众猎奇心理驱使引发关注

《心理罪之第七个读者》正式在连载后,作者的专业背景引起读者关注。小说情节以围绕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主角展开,专业化的推理给读者来的不一样的感觉,调动起读者的猎奇心理从而引发关注。

2.2心理投射和补偿在受众心理的应用

《心理罪》的主角方木十年间的成长历程,让人唏嘘,但是对于依然对真相的执着追求,读者经由小说情节发展让读者产生了对主人公精神上的理解和认同。这是自我救赎与缺陷投射在主人公身上的表现。在《心理罪》中,罗家海杀人不眨眼的原因是深爱着自己的女朋友,用情节描述犯罪的心里的黑暗,用细节描述展示着罗家海对女友的深爱,完美演绎了罪犯置身于一场血腥爱情的畸形心理。作者通过对情节、情节推理、人物真实的设定让《心理罪》这一系列的形象立体、鲜明,让读者在阅读小说中得到不一样的心里体验和社会体验。

2.3需要层次理论与剧情设计的结合

“人类发展中有各种需要,需要层次有级别高低的不同,层次最低的需要为生理需要,向上是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一些受众迫于亲友推介或者社会热点关注小说,其根源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心理罪》的作者用深厚的专业理论,让整个系列呈现一种浓重的悬疑推理气氛,很多读者在血腥的情节和悬疑的生理唤醒,让人极度紧张与不安,剧情的推进,案件被一缕一缕理清楚后,读者会随着剧情进入一种放松状态。这种从紧张恐惧到安全愉悦的体验中,读者得到了压力的释放。

2.4价值观与传统社会认同

《心理罪》中最突出的,是想大众普及了警察行侦工作的内容与工作方法,让大众更了解警察的职责,让读者理解并且明白警察职业的价值,从而解除大众对警察职业的误解。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这和大部分受众的认知基本一致,小说情节走势与观众期待期待一致,作者在字里行间展示的价值观和观众的价值观是一致的,统一观点让受众心理产生认同。

3公安文学的未来发展

公安文学作为一种新兴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缺憾。单纯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有的作者展现的是故事结构散乱、人物性格经历相似、人物形象刻板化,目前市场上最热门的《心理罪》中热血稳重的方木与《法医秦明》中的主角也与其有着相似的性格。此外,公安文学的受限于专业领域和伦理道德,迄今为止人们印象深刻的只有《心理罪》和《法医秦明》这两部作品。出版商因为商业目的,过度开发热门题材书籍,短时间内“攒书”, 将故事在流水线上拆分后,分配给流水线“制造”,导致很多标榜着公安文学的小说,情节生搬硬套,人物刻板,没有专业度的加持,让公安小说给人粗制滥造印象,使读者的对这类题材新鲜感消失后题材的小说失去兴趣。

虽然现在公安文学还存在种种不足,这种新鲜的题材还是为文学市场带来了强劲的风潮,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证明公安文学有自身的突出的优势和牢固的群众基础。我们要用辩证的态度,肯定有点,点出不足,希望在未来的发展可以看到更加成熟和完善的作品和市场运作。

参考文献

[1] 刘昱麟.刍议新时代公安文学的发展——以《心理罪》为例[J].南方论坛,2018.

[2] 王东庆.公安文学的人性化探析[J].辽宁警专学报,2005.

[3] 张福贵,吴强.技巧与伦理——雷米犯罪心理小说的双重审视[J].当代文学,2018.

[4] 路春生.论新时期公安题材小说的审美建构[J].公安大学学报,2001.

[5] 王晓元.略论公安文学的品格定位与追求[J].四川警官高等專科学报,2003.

[6] 江秀廷.网络文化视野中的中国网络侦探小说[J].网络文学研究,2017(03).

[7] 米姗姗.从艺术生产与消费看艺术的本质[J].青春岁月,2013(15).

[8] 彭卓.雷米,国内犯罪心理小说第一人[J].人物杂志,2017:73.

[9] 李晓月.<法医秦明>和<心理罪 2>为例的心理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