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县以高质量党建促脱贫

2019-04-12 12:10王为峰王俊奎
中国老区建设 2019年3期
关键词:农村党员第一书记驻村

□王为峰 王俊奎

河南省台前县三分之一的人口和耕地在黄河滩区,三分之二在滞洪区。基础差、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是首批国家级贫困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南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近年来,台前县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脱贫扶贫,推动形成了强组织、聚合力、兴产业、富百姓的良性发展局面。

干部、人才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下沉

台前县按照“应派尽派、硬抽人、抽硬人”原则,择优选派了287名驻村第一书记,实现了贫困村和20户贫困户以上的非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全覆盖。

146个“三类村”组建了443人的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每季度至少到联系村工作1天,其他班子成员轮流每月到村至少工作2天。

台前县实行了“五个一”管理机制,即严格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列出双向对接服务清单、建立驻村第一书记“红”“黑”名单、实施双向激励约束、定期测试测评,把驻村第一书记管理与所在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支部建设捆绑起来,引导选派单位及其领导班子和驻村第一书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目前,列入驻村第一书记“红”名单83人、“黑”名单6人,约谈驻村第一书记及选派单位领导16人次,建立双向服务清单273份。

台前县以“人才杠杆”撬动脱贫攻坚新动能,实施凤台引智、区域性人才共建、英才返巢三大计划,吸引3000余名外来人才、原籍人才投身脱贫攻坚一线。

围绕扶贫和扶智深度融合,台前县实施扶贫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三农人才”孵化工程、贫困群众技能提升工程。目前,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人才大讲堂等82期,培训扶贫干部1280人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2300余人,受益贫困群众达5100余人次。

台前畅通人才向脱贫攻坚一线流动路径,搭建“凤台英才一线”行动、科技特派员“联乡帮村”活动、人才服务“直通车”、实用技术人才流动服务站、产业集聚区人才服务站、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室人才服务“六举联动”平台,9个专家服务团197名专家人才开展各类人才服务活动860余次,解决技术难题3700余项,直接帮助450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立体式提升“先锋指数”

台前县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助力脱贫攻坚的“先锋指数”,加快转化为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台前县实施农村党员设岗定责量化管理,推行以“党员编组,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为主要内容的无职党员“一编三定”机制, 目前,为9000余名在村“两委”没有担任职务的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并签订了党员承诺书。

打破农村党员“家族圈”“裙带链”,台前开展农村党员发展“破圈解链”行动,将脱贫攻坚一线涌现出的致富带富能手、返乡创业青年进行全方位培养,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开展“红旗党支部”和“党员红旗手”评选表彰活动,培养、树立先进基层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创先争优。

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奔小康”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农村党员的党员意识、感恩意识、自强意识,激发贫困党员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目前,累计举办座谈会、培训会、宣讲会等200余场次,培训农村党员2万余人次。

台前县立足重规范、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制订印发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等“五化”建设标准,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脱贫、服务群众的能力。

党建引领、产业支撑,多途径突破发展瓶颈

台前县紧贴扶贫领域,统筹“点、链、块”设置党组织,实现党组织对扶贫产业覆盖最大化、设置最优化、功能最强化。

“点”上抓覆盖。按照“应建则建、宜建则建”原则,采取村企联建、单独组建等方式,推进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党组织全覆盖。目前,在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建立党组织24个,选派党建指导员100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6名。奥玺诺服饰党支部为河南省第一个扶贫就业基地党支部。

“链”上强服务。建立羽绒、化工、汽配、相框、电商五大产业党建工作办公室,探索建立全产业链党组织,在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建立党组织,让党员在产业链上下游发挥模范先锋作用,让党组织在整个产业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块”上促提升。采取地域相邻联合建、行业相近分类建、村企互补结对建等方式,凿通区域壁垒,拆除行业“围墙”,块状规划、成片推进党组织全覆盖工作。目前,依托农业产业化园区、龙头企业等经济主体,建立行业联合党支部59个、专业合作社党支部23个、流动党支部16个,使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脱贫产业所有领域。

聚焦一线、崇尚实干,全方位彰显用人导向

台前县坚持重实绩、重基层、重规矩,树好围绕脱贫攻坚选用干部的鲜明导向,2016年以来,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135人次,占比55.33%,“三维立体”考评,用好“指挥棒”。

台前县将领导干部履行脱贫攻坚责任情况的考核测评权重再提升20%,以主要领导评价为纵维度、以职位考核评价为横维度、以日常考核评价为竖维度,对干部扶贫实绩进行纵向排位、横向对比、综合研判,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不断增强“关键少数”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的实干意识。

奖惩激励并重,架好“红绿灯”。

开展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专项考察,对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实际表现进行专项考察、全程纪实、系统分析,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干部“表彰一批、储备一批、培养一批、提任一批”;对不参与、不支持、不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的干部,一律不予提拔重用乃至进行组织处理。2018年以来,共开展专项考察50余次,将49名干部纳入优秀干部储备库,函询约谈干部23人。

台前县在充实后备干部、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岗位出现空缺三种情形下,优先推荐、提名、考虑脱贫攻坚一线实绩突出、真抓实干的干部;在配备县直部门主要领导时,重点从具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中选拔,为参与脱贫攻坚的干部开辟了提拔晋升的专用通道。激发了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干事热情,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了脱贫攻坚高质量,同时用高质量脱贫攻坚检验和促进了党建高质量,进一步筑牢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农村党员第一书记驻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从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刘志杰在驻村帮扶点说了些啥?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驻村第一书记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380名农村党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多措并举调动农村党员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