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医疗旅游不能成为“诈骗温床

2019-04-12 03:05
世纪人物 2019年4期
关键词:温床张女士诈骗

这不是旅游医疗骗局的唯一案例,但这类案件的行骗手法几乎如出一辙,都以免费境外旅游作为由头,将受害人诱骗至国外后,再以高价体检、治疗或者兜售高价“药品”,骗取受害人钱财。在张女士被骗案中,诈骗者聘请了并没有行医资质的人充当所谓的医疗专家,甚至让张女士等人深信不疑的体检报告也是由涉案公司伪造的。

在这些医疗旅游骗局背后,隐藏着一条完整的诈骗产业链。其中,各环节的企业都充当着不同角色,同样,各个环节都分食着诈骗来的钱财。由于诈骗主要环节发生在境外,受骗者身处异国他乡的陌生环境,往往容易屈服。即使意识到受骗,消费者有的因在乎面子而“啞巴吃黄连”,有的因维权成本较高而放弃较真。另外,由于涉案的医疗机构地处境外,我国相关部门的监管难以覆盖,这也使得不法企业相对容易钻空子实施诈骗。

医疗旅游诈骗案的屡屡发生,与近年来海外医疗旅游产品需求上升有关。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定义,医疗旅游主要指以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休养为主题的旅游服务。据统计,全球医疗旅游产业产值2000年不到100亿美元,2017年已经飙升到700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保持增长,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据初步统计,2016年,有60多万中国人到境外医疗旅游,其中大约有1/4是去体检的。

这种新兴的旅游产品,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后的衍生产物。对张女士这样的被骗者来说,国内不是没有地方体检和医疗,只不过在他们看来,国内的医疗服务可能已难以满足其对医疗卫生的更高需求。带着免费、度假、尊贵服务等动听说辞的所谓境外旅游,对他们也就颇具诱惑力。

当然,也要看到,虽然境外医疗旅游被不法分子瞄准当作“诈骗温床”,但也不必因此否定医疗旅游服务业本身,关键还是要进行监管和规范。当前,国内没有针对海外医疗旅游而制定的法律法规,这会使消费者面临监管保障欠缺的风险。面对快速发展的医疗旅游服务业,立法部门有必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把海外医疗旅游服务导入法治轨道运行。旅游、公安等有关管理部门需根据现有法规,强化对此类旅游服务的监管力度,更注重事前的监督和管理,提前遏制医疗旅游诈骗产业链的形成。同时,对诈骗团伙和不法分子坚决查处,依法打击,确保各环节安全可靠。

消费者也需睁大眼睛,要认识到,受法律管辖权等约束,海外医疗旅游可能会面临法律保障不足的问题,医疗也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一旦出现纠纷,维权成本可能较高。因此,参加此类海外医疗旅游项目,需留意合同陷阱和可能的风险,不要让诈骗成为海外医疗旅游的标签。

猜你喜欢
温床张女士诈骗
女子用按摩仪减肥把肾都压扁了
张女士的婚姻困扰哪里来?
花19万想买通“阎王”为女儿续命 “神婆”说“阎王爷”登记错了
温床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枸杞插穗成苗效果的影响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COURSE CORRECTION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莫让网络参与成为“群体极化”的温床
COURSE CORR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