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转型中要重视新闻产品“转型”

2019-04-15 01:51王青
理论观察 2019年2期
关键词:纸媒新闻转型

王青

摘 要: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当今世界的发展一点也不为过,与人们生活有关的事物、生活方式在不断地改变着、发展着。传统媒体在宣传这些改变、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在不得不改变中转变着,这就是纸媒的转型,关系着纸媒眼前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那么,纸媒转型应该怎么转?什么样的转型才是成功的转型呢?

关键词:纸媒;新闻;转型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2 — 0124 — 03

一、纸媒转型是生存所需

科技的发展让互联网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打开电脑,拿出手机,捧着ipaid,世界尽收眼里,便捷又迅速。这种便捷,这种迅速意味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意味着传媒的发展历史开启了新的阶段。新兴媒体的诞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沟通方式,同时也逼迫传统媒体不得不改变生存方式。因为与新兴媒体相比较,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劣势越来越突出,失去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多,尤其是报纸。

报纸从诞生到成为大众传播的媒体,走过了漫长的路途,即使在经济发展快速的美国,报纸从作为新兴媒体的出现,到成为大众媒体,也花费了200多年的时间。二十世纪是我国报纸发展的辉煌年代,报纸是大众传媒的主角,担负着政府喉舌、舆论引导、舆论监督、下情上达、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等责任,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进入新世纪,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冲击着报纸的传播地位,新闻网、手机报、公众号、媒体APP等逐步取代报纸等传统媒体,报纸的受众大量流失,不仅不再是信息传播的主角,而且自身的生存已经受到严重威胁。自从2017年《京华时报》休刊以来,国内陆陆续续已有几十家报纸停刊,而且这种势头并未得到缓解。有人预测,再过十几年,报纸将不复存在。不管这种预测准确与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报纸目前生存的窘境。

纸媒要想生存就必须转型,是全体从业人员的共同认知。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纸媒的弱势越来越突出,传播方式落后,造成时效性差,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也是导致读者市场大量流失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时,纸媒的视觉效果单一,对读者的吸引力差;纸媒的便捷性也严重不足,网络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通过轻松、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纸媒的信息量小而不全,读者没有信息选择权。解决这些问题,纸媒必须转型。

无论未来如何,今天我们都要为生存而奋斗。当互联网对报纸的冲击刚刚显露出来时,就有众多目光长远的纸媒人开始探讨报纸的未来生存发展问题,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尝试新的传播方式,如报纸电子版、网站、手机报、公众号。近些年,报纸转型的速度加快,从全媒体到融媒体,转型在成为趋势之后,也成为了一道课题,众多纸媒在用亲身实践探求课题的答案。这一课题无人解答过,没有标准答案,不知道具体的解法,只能研究、探讨,在成功中总结经验,在失败中寻找教训。

二、纸媒转型要体现在内容上

影响力决定着媒体的生存与发展。纸媒的转型是从数字化开始的,大量的数字技术、数字产品被应用于纸媒的“生产”之中,这时的转型可以说是为了提升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由铅与火走向光与电。随着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媒体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纸媒开始采用新的传播手段,越来越多的媒体不得不走上转型之路。2009年起,全媒体、融媒体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方向,纸媒开始融合传播技术,组建新的媒体平台,统一采编,分类制作,分层发布,整体运营。这几乎是所有纸媒在转型中选择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上线的澎湃新闻是纸媒转型的成功典型。澎湃新闻是上海《东方早报》的新媒体项目,于2014年上线,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全国纸媒转型的典范,它开设了网页、WAP、客户端、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实现了多渠道覆盖和跨平台运作。当然,转型失败者也比比皆是,许多报纸在搭建起新的传播平台后,依然没有改变走向衰败的趋势。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媒体在转型中只重视传播方式的改变,也就是重视搭建新的传播平台,而忽视了新闻内容的转型。

提到纸媒转型,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传播形式的改变。《烟台日报》在全国是最早建立全媒体新闻中心的纸媒之一。他们将集团采编资源集中、整合,探索全媒体运作方式。此后,诸多纸媒开始尝试全媒体、融媒体的运作。在尝试中,有一个主要的做法被广泛采用,那就是建立“中央大厨房”,也就是说,集团整合原有的采访力量,将采写的稿件统一管理,由各个传播平台的编辑各取所需。从表面上看,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工作程序也完全与以往不同。但从实质上看,新闻内容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即使一些纸媒没有成立“中央大厨房”,也多由原有的采编队伍为新媒体采写编辑稿件,新闻内容和写作方式没有大的改变。也就是说,许多传统媒体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了传播方式的转变上,而对新闻内容的转型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有新瓶装旧酒的感觉。

新媒体迅速崛起,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传播方式的现代便捷,这一优势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掩盖了新媒体的其它优势以及缺点,这使得许多媒体从业者对这一点关注度极高,而忽略了其它因素。

决定媒体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是内容。我们常说“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纸媒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也常常强调“内容为王”,各家报纸在做内容上各出奇招,各显神通。一些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报纸、深受读者喜爱的报纸,都在内容上具有特色。没有内容作支撑,再好的形式都不会长久存在下去,可见对于媒体来说,内容是第一位的。这也是有些纸媒经过大量投入,在传播形式上成功转型后,在融媒體的经营中,仍然无法走出困境的原因。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纸媒的转型不仅要体现在传播形式上,更要体现在新闻内容上。纸媒转型后,依然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当传播平台不在存在巨大区别时,内容在媒体生存、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就会突显出来。

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媒体的地域性、传播的局限性等因素,媒体之间的竞争多数局限于同城或同区域,竞争的残酷性远不如当下。当纸媒参与到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后,打破了发行的地域性,传播的局限性,在更广空间中竞争,与更多的对手较量,就要有更大的优势。将新闻做出特色,这就是优势。

纸媒的转型已经持续了几年,这期间,不乏成功的例子,也有许多失败的典型,多数纸媒在转型后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总结成功与失败者的经验教训,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纸媒在转型中只在传播方式上做文章,整合自身资源,建网络,设公众号,开客户端,而在做内容上,依然是原有的采编队伍,延用原有的采编思维,采写着原有风格的稿件,缺乏优质的内容,缺乏针对不同的技术平台新闻制作的专业团队。这样的转型在融媒体时代是不可能成功的。

三、办出平台特色提升影响力

纸媒转型的方向是建立融媒体平台,运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将新闻呈现给受众,力求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增强新闻信息的可读性,提高媒体的影响力。

可读性一直是纸媒追求的目标。可以说,可读性是媒体的生命源泉,是纸媒生存的根。媒体之间的竞争,就是在比谁的可读性强。可读性可以提高媒体的影响力。纸媒之所以向融媒体转型,就是因为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影响力逐渐消失,读者的阅读率大幅度下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报纸影响力的下降,还会导致发行量大幅下降,广告收入锐减,直接影响到报纸的生存。这几年,这一现象已经在诸多报社经营中表现出来,是困扰纸媒生存的一大难题。

提升纸媒的影响力,就要在做好新闻内容上下功夫。

新闻,是纸媒生产的产品,产品质量的好坏关乎报纸的生存大计,也是纸媒参与市场竞争的根本。提高产品质量就是提高新闻的可读性。纸媒一直在倡导进行新闻改革,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变老套的新闻采写方式,提高新闻质量。纸媒在公信力、权威性方面有着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提高影响力的重要条件,也是纸媒参与竞争的优势所在。但与新媒体比较,纸媒往往存在着服务意识较弱,报道角度不新颖,新闻内容枯燥,信息量小等缺点。融媒体时代,对新闻质量的要求更高。纸媒在转型后,面临的竞争会更激烈,在这样的竞争中,靠什么立足?当然是媒体的影响力。媒体在转型中,必须把内容的“转型”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没有内容的转型,纸媒仍然无法在竞争中立足,仍然会风雨飘摇。

转型后的纸媒在内容上要有特色。

首先要避免内容同质化。各行各业的竞争中,同质化的问题一直比较严重。纸媒内容同质化问题也一直被广泛重视,但改变这一现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者,几乎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关注想要关注的媒体,可选择的媒体平台数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时代。在这种情况下,纸媒在内容上没有特色,就会被淹没在媒体平台的海洋之中。澎湃新闻转型之初就立足于主打时政与思想,挖掘新闻报道的深度,强调内容的知识性和新闻的个性化定制,刊发的内容极具新意,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总结其经验,内容转型是成功的重要原因。纸媒在转型时,要为平台选准定位,办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吸引什么样的受众,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找准定位,才能明确方向,避免误打误撞走弯路。要办出特色就不能将信息随意堆积,人云亦云,别人发什么我就发什么,想发什么就发什么,想怎么发就怎么发。没有策划,没有思想,最终只能没有特色。要依据自身的优势,比如权威性、可信性,充分分析面对的受众群体确定定位,要与其它媒体有差异性,在传播渠道相似的情况下,避免内容同质、定位相同,实现错位竞争。即使是相同内容的新闻,要注重多视角、与其它媒体不同视角的观察、分析、报道,尽最大努力做出不一样味道的“饭菜”,让新闻具有可读性,观点具有新颖性,事件具有新鲜性。要规避网络新闻具有的缺点,比如新闻碎片化,观点大众化,报道肤浅化。

其次,要突出新闻内容的区域性。区域性可以使新闻媒体具有地方特色。突出区域性不等于办成地方媒体,不要以行政区域划分为标准,而是要根据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的爱好、习惯等,寻找媒体的定位。纸媒的区域性一向比较明显,从市场占有这个角度看,这是纸媒的缺点。但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事情,缺点也会有好的方面。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纸媒突出区域性也是突出特色,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广泛吸引读者的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同质化竞争,可以使纸媒扩展受众覆盖面,同时也可能扩大广告市场。突出区域性,纸媒就要在信息产品选择、加工上下功夫,转变观念,打破地方性媒体原有的一些限制框框,使新闻内容吸引更多更广的读者关注。这对于地方性纸媒来说,是一个突破,需要改变原有的办报方式,需要大胆创新。

再次,纸媒在内容转型中要突出知识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无论什么职业,无论年龄大小。但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状态,无法让人们花费大量时间去查寻所需、想知的知识、背景资料,媒体平台因为具有便捷性,所以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一般的新闻只起到告知事件的作用,人们有时会对有些事件涉及到的知识、背景有强烈的探知欲。过去,纸媒受版面限制,无法满足读者在这方面的需求。转型后的纸媒,可以在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办知识性强的栏目,注重与新闻事件有关知识、常识的讲解,做好新闻事件的关联内容,使之成为特色,既可以提高媒体的影响力,又可以提高媒体的品位。

第四,纸媒的融媒体平台要挖掘新闻的深度。我们都知道新媒体的特点是时效性强,信息量大,与之比较,纸媒在这方面是弱势。但新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往往只是告知,千篇一律的写法,没有个性,只能满足受众知晓的需求,无法满足受众对事件深层次原因、发展方向、意义影响等方面的分析、探究需求。这样的需求要由深度报道来满足。深度报道一直是纸媒的优势,对新闻报道进行整体策划是纸媒的传统,这一传统可以弥补新媒体的缺失,办出不一样的平台,满足受众更高层次的阅读需求,吸引更多的受众。采用转型后先进的传播方式,发挥原有的挖掘新闻深度的优势,纸媒可以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融媒体平台。

纸媒的转型,不能只是新闻传播方式、传播手段的转型,更应该是内容的转型。要做到这一点,纸媒从业人员必须思想先转型。要树立市场意识、服务意識,要站在受众的角度采写新闻,将新闻当做产品来生产,追求产品质量优中更优。要用创新的思维去生产新闻产品,比如目前已出现的“定制新闻”,就是媒体平台新闻创新的产品。让新闻“活”起来,鲜艳起来,纸媒的生存之路就会亮起来。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纸媒新闻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保持开放心态,探索新媒体营销新形式
我国纸媒转型突破方案
纸媒微信平台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