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教学中几个“度”的把握

2019-04-15 01:45翟军国
甘肃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坡度密度深度

翟军国

【关键词】 课堂教学;速度;坡度;密度;深度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4—0044—01

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从教的方面来看,最直接、最重要的无疑是课堂授课效果,而影响授课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备课质量和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范教学环节;为此,必须采取当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来讲,在课堂教学中有几个“度”要把握好。

一、速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知识的速度要做到快慢、缓急适中得体,使学生容易接受。优秀的教师,十分重视教学中的语言速度,恰当安排语言技巧,精心设计语言意境,成功把握语言速度,积极创造语言氛围,速度过快,超过学生一般的接受、消化速度,那么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便会匆匆而过,无法静思默想,完成收取信息,并及时反馈,难以留下较深刻的印象。速度过慢,结构松散,则容易给学生听讲、思维留下“空隙”,使他们形成剌激疲劳,神经松驰,注意力分散。

如讲授“环境问题”时,宜采用语言较低、语速较缓的方式,引起学生对环境知识的?重视,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形成正确的环保行动。而讲授“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则宜采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达到既传授知识,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之目的。同时,在教学中,要使用正确、精炼的语言,防止拖泥带水。

二、坡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桥设阶,铺石修路。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对课堂坡度的最好注释,朱熹也曾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坡度过大,学生无法接受,容易产生惧怕心理和厌学情绪;坡度过小,则容易使学生有“轻而易举”之感,造成学生思维肤浅,不善于动脑分析问题,不利于学生求知的意志和品格的培养。

课堂提问坡度的设计首先要把握好难与易的尺度,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做到恰到好处。一开始问题太难,学生答不出来,浪费时间,又使课堂气氛受影响,甚至挫伤学生思维积极性;随着课堂的深入,问题设计太容易,又调动不起学生的各种智力、心理因素,学生的学习就难有成效。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提问设计时的难易度。

三、密度

课堂密度并不是单就一般的课堂结构而言。它至少包括在一堂课内所表现出的时间分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密度。课堂密度主要是指教师在上课前依据一定的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依据一定的教学原则,精心设计的课堂结构。要求整个程序合理,结构严密紧凑,层次清楚,过渡自然。教学时,使整个教学步骤和环节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时要做到疏密相间,科学合理,即每一节课的知识传授量不能过大,过密。密度过大,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势必影响知识的吸收;密度过小,不但白白浪费教学时间,而且由于知识容量少,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

四、深度

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应是新鲜的甘蔗,而非经过教师咀嚼过的甘蔗渣。是层层剥笋的工具和方法,而非一个所谓知识精华的竹笋。教师应摒弃那种照本宣科的讲述,深挖教材中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内容,并加以想象、构思,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内容,分析、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一堂好课应具备自然、到位又不乏大气、高效,并且具备一定的深度。其中对深度的理解是:深度并不是难度,而是对常态課的一种超越。深度课堂一定是有内涵、有冲突、有味道、有实效、有后劲、超越常态的课堂。过去的课堂往往是掐头去尾烧中段,而现在的课堂则更加关注教学起点、学习方法和三维目标。

五、进度

要把握好课堂进度,开始阶段。讲授开始阶段要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主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复习旧课,教师在讲授开始时可简要概括一下前次课的主要内容。复习旧课也可以采取教师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二是明确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哪些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不但复习了前一节课的内容,同时了解了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前后内容之间的衔接关系。并使学生对听课的线索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自觉的态度接受新知识。中间阶段是课堂讲授的主要阶段,系统讲授本次课的内容。在讲授中,教师应按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结合不同课程的内容特点,灵活地采用相应讲授方法,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强课堂的讲授效果。结束阶段教师应简要概括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问题,下节课要讲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同时学生可以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另外,教师根据需要,可布置课程作业。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对于任何一节课堂教学来说,要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广大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要切实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要切实把握好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坡度;要切实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坡度密度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关于公路超高渐变段合成坡度解析与应用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基于图像处理的定位器坡度计算
坡度在岩石风化层解译中的应用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