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

2019-04-15 01:45王杰堂
甘肃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质疑个性人文

王杰堂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新;人文;个性;情境;质疑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5—0046—01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民族進步的不竭动力。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的现代社会更需要拥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迫在眉睫。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鼓励、引导学生质疑,以高效的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凸显语文学科人文性

应试教育时期,初中语文教师一直将语文学科工具性放在首位,忽略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教师要想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人格品质养成教育。教师只有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充分发掘出来,工具性人文性并重,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当中,要对教材所收入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借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人格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杨绛的《老王》一文教学中,面对着当前这群生活在蜜罐当中,大都自私冷漠、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初中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他们读文,感受老王的思想品质,体会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身上所显示出来的美德和善良,并使学生领悟到应该做一个关心他人的人,做一个有爱心、有感恩之心的人。

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传统教学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味听从,个性被逐渐磨平,思维逐渐变得僵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现,从而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个性,在个性表达过程中使创新意识得以觉醒,进而转变为创新能力。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答案,而不是以“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对学生敢于探究、大胆怀疑、勇于表达个人见解的行为及时鼓励和表扬,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更具个性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甘当“配角”,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学生的独特观点、不同见解就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教师要珍视学生这种最为原始的创新意识,对其进行呵护、鼓励,成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互联网+教育给传统教育注入新活力,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变得多样化。为成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教师要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并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另外,借助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还可以使课堂教学容量大大增加,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富直观性、生动性,达到激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的MV,使学生感受父亲的平凡与伟大,让学生谈谈从歌曲当中感受到了什么。在介绍作者朱自清基本情况及本文写作背景之后,教师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再辅以多媒体播放一段忧伤的轻音乐,将学生带入预定的情境当中。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理解了作者行文当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鼓励、引导学生质疑

“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只有勇于质疑、善于交流、巧于释疑,才能有所收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师要转变灌输式教学法,要启发学生质疑,鼓励、引导学生质疑。特别是针对那些教学重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质疑,并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释疑。在对课文质疑、释疑过程中,学生不仅成功理解课文的重难点,拓宽视野,还发展了思维能力。例如,在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时,学生在质疑、探究过程中,发现孔乙己这个没有考中功名的穷酸读书人,在众人心目中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人们不会关注这种小人物的死活,因此,才会有文章结尾部分“大约的确死了”的开放性结尾。在不断质疑、探讨释疑的过程中,学生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教育、科举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认识到了当时社会对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冷漠无情。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不仅是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为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拥有较高综合素养的人才,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实现教学相长。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质疑个性人文
人文绍兴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